支付巨頭 Stripe 計劃上市,一文了解其“棄而復返”的加密之路
作者:潤升,ChainCatcher
自"鋼鐵俠"馬斯克於去年10月入主推特以來,推特向Crypto轉向的動作,一直是加密行業關注的重點。就在上個月,有傳言稱,推特或將通過與支付巨頭 Stripe 的合作來支持以法幣購買 Twitter Coin。
而近期,有消息人士頻頻透出Stripe正在募資並且要上市的消息。但其估值卻從2021年的 950 億美元幾乎腰斬,目前正在以 550-600 億美元估值募資 30 億美元。儘管行情不佳,Stripe 仍在探索在未來 12 個月內上市,並且已聘請高盛和摩根大通擔任顧問,並正在考慮跳過 IPO 直接上市等選擇。
上次 Stripe 引起加密行業的關注還是在去年3月,當時 Stripe 聯合創始人 John Collison 在推特宣布時隔四年,重新支持加密貨幣,頓時引起市場熱議。連同PayPal、Visa等支付龍頭試水一樣,加密行業期盼Web2巨頭的入局可以帶來真正的用戶增量和資金活水。
實際上,傳統Web2公司的轉型並非是一時衝動,其進退舉動背後往往蘊含著諸多抉擇。在一時的鼓與呼之後,更應該對其具體業務和發展境況進行思考,避免盲目樂觀。以Stripe為例,它為什麼會再次支持加密貨幣?回歸之後,其加密業務有哪些變化?與其他轉型的傳統金融科技公司相比,Stripe 的區別和貢獻是什麼?
一、棄而復返的加密先行者
在遭遇宏觀加息、行業暴雷之後,如果說2022年深陷熊市的幣圈還有什麼好消息,支付巨頭Stripe的重新回歸無疑是其中一個。2022年3月,Stripe 聯創 John Collison 在推特正式宣布重新支持加密貨幣,並尋求與 Web3 建設者的溝通與合作。
Stripe 是美國估值最高的獨角獸之一,憑藉著簡潔的網絡支付解決方案和優異的發展成績,迅速成長為美國最大的私營金融科技公司。在 2021 年 3 月的融資中,其估值一度達 950 億美元,投資者包括a16z、紅杉、老虎環球等頭部vc基金。
回顧Stripe與加密貨幣的歷史可以知道,Stripe是最早接受比特幣支付的主流在線支付平台之一,其對比特幣的支持最早可追溯至2014年。當年3月,Stripe對外透露正在進行比特幣測試計劃,支持部分商戶進行比特幣和法定貨幣的兌換服務,並在2015年2月向所有用戶開放。
不過,這一支持在四年後中斷。2018年4月23日,Stripe 正式停止比特幣支付服務。Stripe 產品經理 Tom Karlo 在一篇博文中透露,放棄的主要原因是使用加密貨幣進行日常正常支付的波動性和交易效率過低,使得比特幣在 Stripe 的商家和用戶中越來越不受歡迎。
可以說,從2018年放棄比特幣業務,到2022年3月重新擁抱加密貨幣,Stripe對加密貨幣經歷了棄而復返的二次抉擇過程。態度的重大轉變不可能在朝夕間完成,ChainCatcher梳理發現,Stripe實則從未離開crypto,反而一直在關注加密賽道的發展機會,2022年的再次支持是其在長期權衡之後的謹慎決定。
信號其實一直都在。2018年宣布放棄比特幣業務的四年裡,Stripe 投資過加密相關項目,屢被曝出與加密項目的合作和重返比特幣的傳聞,也招募過加密管理人才和工程團隊。
2019年,Stripe 作為Facebook 重點加密項目 Libra 協會創始會員,計劃積極支持這個具有宏大願景的金融基礎設施項目。儘管之後因金融監管壓力無奈退出,但此舉或可反映出Stripe密切關注加密的積極態度和借助其他加密金融項目參與的保守策略。
2021年是一個轉折,Stripe擁抱加密的信號由模糊走向清晰,直至官宣。2月和7月,Stone Ridge創始人Ross Stevens、Uniswap 增長負責人 Ashleigh Schap 分別透露了 Stripe 再次轉向加密的意向。當年10月,Stripe工程主管Guillaume Poncin即宣布組建一個加密工程團隊,使命是"構建Web3 支付的未來"。一個月後,加密風投機構Paradigm聯合創始人兼管理合夥人Matt Huang加入Stripe董事會。此外,Stripe還在下半年分別投資了為加密初創公司提供服務的開放銀行TrueLayer、數據身份橋初創公司Burrata。
Stripe為什麼會再次轉向加密世界呢?最根本的原因應該還是加密行業的強勁發展態勢。正如Stripe 聯創John Collison 所言:"我們一直關注比特幣,最近幾年例如 L2、新公鏈、穩定幣、DeFi的發展特別令人興奮。" 如果說2018年加密行業暴露出的諸多問題嚇退Stripe,那麼隨著加密行業的日益成熟,Stripe再次接受也是大勢所趨。
Stripe自身的上市發展需要也促使其轉向。今年1月,《華爾街日報》報導 Stripe 正在考慮上市,並設定一年期限作出決定。不過,科技新聞網站 The Information 披露 Stripe 已將估值削減至 550-600 億美元,加上去年11月 Stripe 裁員14%,重新轉向加密貨幣作為業務新增長點以謀求上市,或許是驅動Stripe再次轉向的重要因素。此外,Stripe聯合創始人兼總裁John Collison也一直宣稱是比特幣的粉絲,其在背後的助推因素不容忽視。
二、再次抉擇的謹慎與困境
與2018年之前相比,Stripe 此次重新擁抱加密貨幣有何不同?Stripe 聯創 John Collison 在推特上一語道破,"Stripe 現在支持的加密業務包括:交易所、入口、錢包和 NFT 市場 。不僅是存款(pay-in),還包括付款(payouts)、KYC 和身份驗證、防止欺詐等。"
也就是說,與2014年初次擁抱加密貨幣時相比,Stripe不再局限於法幣和比特幣兌換業務,也不再局限於商戶支付服務,而是將業務範圍和對象進行拓展,在充分發揮其在 KYC、欺詐和合規方面優勢的同時,也對加密行業熱門的交易所、錢包和NFT賽道進行發力。
目前,Stripe 已將加密貨幣列為該公司的核心解決方案之一,並定位為"Web3全球支付解決方案"。官網介紹,Stripe的加密業務包括:法幣直接交易加密貨幣、使用可擴展的法幣支付 API 助力加密業務、為加密企業打造工具套件、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加密策略等。去年12月,Stripe推出可定制部件onramp,可以直接嵌入到去中心化交易所、NFT平台、錢包或dApp中,允許客戶在 Web3 產品中即時便捷地購買加密貨幣。
資料顯示,自去年3月宣布重新支持加密貨幣以來,Stripe 已先後與 Blockchain.com、Magic Eden、Orca、OpenNode 等十餘個項目達成集成合作協議,合作項目大多數基於Solana構建。但值得一提的是,在Stripe復出之際,最先拋出橄欖枝的FTX及其密切合作的 Solana,卻在之後深陷危機。
Stripe 的另一個重點方向是創作者經濟。其為自由職業者開啟 USDC 支付功能,允許自由職業者用USDC接收資金。並與去中心化音樂平台 Audius 合作開通藝術家打賞功能,與推特合作支持創作者通過社交媒體網站將其內容貨幣化。
此外,Stripe推出自己的 NFT 系列"Cube Thingies",並將收益全部捐給醫療非營利組織。Stripe及其高管也以公司或個人的名義投資了涉及加密業務的股權管理創企Pulley、投資基金 Entrepreneur First、金融科技初創公司lemon.markets等。
不過,擠入加密賽道的傳統支付巨頭,並非只有Stripe一家。早在2014年Stripe測試比特幣業務時,PayPal便也有限試水比特幣支付服務,並從2020年10月開始正式入局加密貨幣服務。PayPal的優勢不僅是入局時間早,加密數據平台RootData顯示,PayPal旗下風投部門已在加密領域投資了Aptos、LayerZero等明星項目。另外,Visa、MasterCard等支付巨頭也紛紛通過推出加密借記卡、發行NFT系列等進行加密領域的嘗試。
在此競爭格局下,加之各國政府對加密的監管政策尚未明晰、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危機,Stripe的加密拓展前景實際並不明朗。這也導致Stripe再次入局加密行業時仍然以謹慎克制為主,作為法幣和加密貨幣交易的入口,並未涉及加密內核。當然,這也是傳統金融機構轉型所共同面臨的守成創新問題。
三、總結
熊市寒冬下,傳統支付巨頭Stripe的再次入局曾給市場帶來一絲暖意。如同對Web2大廠和傳統奢侈品牌入局的關注一樣,市場亟需增量用戶和資金的支持。Stripe擁有順暢的支付體驗和海量的用戶群體,也具有合規性方面的長期積累,其對加密貨幣的支持自然可以帶來不少新用戶,或許是下一輪牛市的重要助推力量。這對 Stripe 來說也是雙贏,Stripe表示,支持USDC支付之後,其跨境支付覆蓋到110多個國家超過44億人。
不過,拋開這些樂觀的邏輯推演,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畢竟,現有的加密熊市只會使得傳統Web2用戶和機構更加謹慎,而既有存量用戶的問題症結也不只是支付門檻。對Stripe而言,裁員和估值削減的近期動作也表明,其面臨的業務增長問題不會因加密業務而根本緩解,更何況它還只邁了一小步。未來前景如何,Stripe是繼續拓展加密業務,還是再次放棄?這一切還需要静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