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T:開啟DeSoc的未來之鑰

火必研究院
2022-12-04 10:35:36
收藏
SBT 到底是什麼,是一個博人眼球的概念,還是能推動加密行業開創新領域的智慧火花?

原文標題:《SBT: the Key to Unlock the Future of DeSoc

作者:火必研究院

摘要
SBT 由 Vitalik 受遊戲《魔獸世界》啟發後在論文中提出,是一種公開可見、不可轉讓,但可以被撤回的代幣類型。綁定這些 SBT 的帳戶就是靈魂,靈魂可以對應個人、機構、組織等等,且一個靈魂可以擁有多個 SBT。SBT 將用戶的特徵和成就在鏈上以代幣形式進行標記,並且附帶可驗證的信息。SBT 可以幫助用戶在web3.0 世界中構築原生數字身份,最終實現去中心化社會的願景。SBT 與 DID 的概念有重合的地方,從功能上講,它們都是希望通過證書或標識符的形式來描述用戶的特徵,進而構建出一個數字身份。SBT 是從下而上的解決方案,是實現去中心化身份的一種手段。

當前基於 SBT 的項目主要有 3 類,分別是證書類、身份類和半信用貸類。證書類項目會為用戶的鏈上行為頒發 SBT 形式的證書,代表用戶的經歷或資質。與之合作的項目可以依靠用戶擁有的證書更精確地定位和過濾用戶,以開展其他活動或業務。身份類項目可以看作是一種聚合了由自身發行的多個證書的高階項目,直接用 SBT 作為身份的憑證,並可以包含其他如 KYC 信息等證書。半信用借貸類項目通過描述用戶信用 SBT 衡量用戶的信用風險,並以此為信用好的用戶提供更具資本效率的服務。

SBT 賽道還在早期,主要面臨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難以兼顧隱私保護與可驗證性和部分應用場景存在漏洞的難題。待其積累了一定基礎後,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用例,比如跨越平台的 SBT 讓用戶操作更自由,精細化的 SBT 讓營銷更精準和基於 SBT 的信用借貸。

今年夏天 Vitalik 提出了個聽起來新奇的名詞"靈魂綁定代幣",並暢想了它的使用場景。受到他的啟發,一批 SBT 概念項目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可惜由於加密市場整體趨於下行,SBT 的熱度很快就被淹沒。10 月,Vitalik 鑄造了可用於兌換帕勞共和國數字身份(SBT)的 NFT;近日 Huobi Global 宣布支持帕勞共和國 ID 進行 KYC 身份驗證。SBT 這個神奇的名字再一次引起了人們的興趣。那麼 SBT 到底是什麼,它僅僅是天才不切實際的突發奇想,是一個博人眼球的概念,還是能推動加密行業開創新領域的智慧火花。本文旨在帶領讀者認識 SBT,探尋它的含義、發展現狀和價值。

1. 緣起:SBT 的前世今生
1.1 詞源與含義
Soulbound 一詞來源於《魔獸世界》,它是該遊戲為定義某些強力裝備的所有權而實施的一種底層機制。當玩家通關副本或完成特定任務時即可獲得相應的遊戲裝備作為獎勵,這些裝備道具一旦被拾取後,就與玩家唯一綁定,無法再轉讓和出售了。正是這種特殊設計,給予了玩家獨一無二的體驗,助力《魔獸世界》風靡全球數十載。

隨著 NFT 市場的火熱,NFT 憑藉獨一無二、不可分割的特性被廣泛應用在稀缺數字資產的確權上,形式上也與遊戲內稀缺道具相當契合。不僅如此,它還有一些其他作用,比如用作某種能力、資質或社會地位的證明。但是,由於 NFT 可以自由轉移,尤其是在這兩年內出現了很多關於 NFT 的造富故事,導致人們過於關注它的交易屬性。此時若 NFT 仍作為獎章或能力的憑證,那麼便無法判斷持有人是真的擁有這項資質還是僅僅有足夠的財富。因此,Vitalik 從靈魂綁定機制獲得啟發,試圖將二者相互結合,開拓一些新的應用場景。

在《Decentralized Society: Finding Web3's Soul 》一文中,Vitalik 將他的構想做出了詳細闡述,並對靈魂綁定代幣(SBT,soulbound token)給出明確定義。SBT 是公開可見、不可轉讓,但可以被撤回的 NFT。這個 NFT 代表了用戶在鏈上有過某種行為或經歷。由於這些行為發生在區塊鏈上,它們天然地可追溯。綁定這些 SBT 的相關帳戶就是靈魂,靈魂可以對應個人、機構、組織等等,且一個靈魂可以擁有多個 SBT。不僅如此,SBT 通常被用來構成web3世界中社會關係的承諾、證書或是從屬關係,其作用就像一份可擴展的簡歷,將對應靈魂的特徵和成就在區塊鏈上以代幣的形式進行標記,並且附帶可驗證的信息。由此,SBT 可以幫助用戶在web3.0 世界中構築一個與現實社會映射的原生數字身份,通過建立並不斷擴大這種社會關係網絡,最終實現去中心化社會的願景。
1.2 去中心化身份的新型解決方案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產生了疑問,SBT 似乎與已有的 DID 賽道十分相似,認為 SBT 是 DID 的翻版。誠然,這兩個賽道關聯甚多,概念之間也有很多交叉的部分。因此,我們有必要理清二者的區別,並對各自的價值和發展路徑作出闡述。

DID 的全稱是去中心化標識符,Decentralized Identifier,它強調去中心化,希望用戶能夠完全擁有對自己身份的控制權,而不是像web2世界中由大型中心化平台控制著用戶的身份數據。這一點也是之前 DID 類項目的核心敘事。

至於"ID",人們存在不同的理解,有"符號"和"身份"的雙重含義。DID 的標準概念由 W 3 C 在 2019 年發布的關於 DID 的工作草案中提出和闡釋。之後在 2021 年發布了《發布去中心化標識符(DIDs) 1.0 版提案推薦標準》,詳細解釋了 DID 的含義。它說"實體由去中心化標識符標識,並且可以通過證明(例如,數字簽名、保護隱私的生物特徵協議等)進行身份驗證。"從這裡可以看出,DID 是用於標識某個實體的符號。這個符號可以用來標識什麼,標準裡沒有明確規定。

DID 的出現是想要改變當前數字身份由中心機構控制的現狀。它旨在將數字身份數據的所有權歸還給用戶的同時構建出一個全球性的數字身份。正如現實生活中的身份證號,每人只有 1 個且不能轉移,一切其他的證書都可以與它相關聯。因此,有人更傾向於將 DID 解釋為 Decentralized Identity,一個包括了用戶的各種特徵的全球性身份。

從架構上看,DID 體系大致包括去中心化標識符和 DID 文檔、DID 解析器、可驗證憑證(VC)、可驗證數據註冊表等其他組成部分。
image

在 W 3 C 的一系列推薦標準裡,DID 使用可驗證憑證(verifiable credential,VC)作為驗證手段。VC 由第三方(Issuer)生成,用於證明用戶具備某種屬性。出於對隱私的保護,通常用戶的身份信息存儲在鏈下,Issuer 有權訪問這些數據,對此生成零知識證明並上傳至鏈上。這樣就能在不洩露隱私的情況下證明用戶的身份。用戶可以把 VC 存在錢包裡重用,就像是持有其他加密資產一樣。
image 這樣看來,VC 和 SBT 雖然都是 DID 的解決方案,但又稍有不同。關於 VC 和 SBT 的特點,我們在下表進行了歸納。
image 相信看到這裡大家就都明白了,容易引起困惑的地方就在於 DID 有雙重含義。當 DID 項目用某種標識符表示一般的證書,尤其是當這個證書不能轉讓時,它與 SBT 實現的功能是一樣的。而當 DID 用於表示身份時,它本身就是與 SBT 綁定的那個靈魂(the Soul Bound by Tokens)。

綜上,我們概括了 SBT 及 DID 的主要區別:( 1 )SBT 是從下而上的解決方案,是實現身份的一種手段。 它更著眼於頒發什麼樣證書,將什麼樣的能力和資質用不可轉讓的 NFT 的形式集中體現出來;而 DID 是鏈上身份的結果。它著眼於聚合起多個標籤、多個地址甚至是多鏈的地址,形成一個具有全球性的身份標誌。( 2 )SBT 構建的身份是以地址為單位的解決方案,而 DID 在某種程度上希望實現以地址的集合為單位的方案。

在未來,可能的理想狀態是這樣的:每個用戶對應一個唯一的去中心化身份,這個身份下有很多張不可轉讓的憑證,它們分別表示用戶在不同領域的經歷、技能和資質。這個身份可以是一個地址,也可能是多個地址的集合。

於是,憑證和身份的行業競爭格局也自然清晰了。任何組織都可以給用戶頒發憑證,這個業務的門檻較低,但是需要有幾個大型的、有影響力的組織來將憑證匯聚成一個能在多個應用甚至是多個網絡間通用的身份,這個業務的價值很大,門檻也相對較高。

2. 典型的基於 SBT 的應用
Vitalik 的論文中列舉了 8 種基於 SBT 的用例,如聲譽提供、SBT 社區恢復、靈魂空投、靈魂治理及靈魂借貸等。因此本文不再贅述,這裡僅對他的設想做個歸類:

  1. 用 SBT 作為證書,建立身份;

  2. 用已經基於 SBT 建立的身份實現更高級的功能,如信用借貸、更民主的治理、社區恢復密鑰等;

  3. 用 SBT 作為不可轉讓的特殊資產的載體。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前 2 類應用,我們結合典型項目看看 SBT 和基於它的身份的作用。

2.1 證書類
由於 SBT 不可轉移的特點,它很適合用於表示持有者的某種由自身的行為而獲得的能力和資質,而不是由資產帶來的特徵。目前看來,基於 SBT 的應用以證書類項目為最多。這類項目以 POAP、Project Galaxy、RabbitHole 為代表,共同點是會為用戶的鏈上/鏈下行為頒發 SBT 形式的證書。這個證書代表用戶的經歷或資質。與之合作的項目可以依靠用戶擁有的證書更精確地定位和過濾用戶,以開展其他活動或業務。下面以 RabbitHole 為例說明這類項目的典型運行模式。(個別項目的證書是可轉讓的 NFT,但是它們的設計思路是相同的。)

RabbitHole 是一個有獎的新手課堂。它通過發布有獎任務來吸引用戶,讓用戶學習並使用特定的Web3應用之後領取獎勵。獎勵包括活動定制的 NFT 和由項目方提供的代幣獎勵。

為了有參與有獎活動的資格,用戶首先需要在 RabbitHole 的 Skills 訓練營中完成基礎技能的學習和認證,獲取 SBT 形式的技能證書。比如為了獲得 Intro to L2證書,用戶需要完成 3 個小任務,分別是使用 Hop 跨鏈橋將 ETH 轉移到 Optimism 網絡上,在 Uniswap 上把 ETH 兌換成 OP,在 Quix 上鑄造一個 NFT。
image

獲得了技能證書後,用戶就能以此為前提條件,參與更多的有獎任務。比如之前 Uniswap 曾與 RabbitHole 合作,發布了 Learn L2s with Uniswap 任務 Quest。完成這個任務的前提條件是要擁有 Bright ID 認證(真人認證)和由 RabbitHole 自己頒發的 Intro to DeFi 證書(當時還沒有 Intro to L2證書)。Quest 分為 4 個小任務 tasks,本別是在部署在 Arbitrum 和 Optimism 上的 Uniswap 裡提供流動性和交易。完成了這 4 個小任務後,用戶可以獲得 2 枚 UNI 代幣獎勵和一個 NFT。
證書類項目有點像是鏈上的數據服務商。 合作項目可以直接查詢它們發的證書,而不用去親自讀取用戶的交互記錄。這為合作項目節省了處理數據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它們的盈利模式也就是向合作項目收取一定服務費。

我們仍以 RabbitHole 為例,它們會與合作項目一起運營整個活動,包括活動起止時間、任務設置、獎勵與預計參與人數設置、社群與媒體宣傳、製作教程等。RabbitHole 會向合作方收取活動獎勵金額的 20% 作為服務費,並鎖倉 1 年。這樣看來,這筆服務費更像是運營的費用,數據使用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證書類項目的關鍵點在於要有合作方認可它們的證書,並基於證書開展活動。一方面,它們的收入比較依賴市場整體的活躍程度,當市場活躍,各類項目能夠拿出獲客資金時,它們的收入就有了保證。而當市場冷清時,它們也就沒有太多生意可做了。另一方面,它們的收入依賴它們的市場影響力。如果某個項目運行時間較長,社群人數多且活躍,能夠吸引用戶關注,它們的證書就更有可能得到認可,從而產生實際的作用。

2.2 身份類
基於 SBT 的身份類項目使用 SBT 直接作為用戶的身份憑證。在這個體系中,SBT 實現了 DID 的功能。身份類項目的代表有 BAB 和開頭提過的帕勞數字身份證。

BAB 是交易所 Binance 於 2022 年 9 月推出的基於 BNB Chain 的首個靈魂綁定代幣,它是 SBT 概念在身份證明賽道上的具體落地。BAB 與幣安帳戶綁定,遵循 ERC-721 標準,只有在該交易平台進行過 KYC 的用戶才能申請,且單個帳戶 ID 只可鑄造一枚,鑄造費為 1 BUSD。鑄造完成後,BAB 不可轉讓,只可以撤銷。
image BAB 雖然誕生不久,但它的切實落地也帶來了一些可預見的機會。

( 1 )對持有用戶來說,雖然 BAB 的不可轉讓特性使其不具備直接的金融和財富價值,但它代表著該地址對應的鏈上行為憑證,並且可供他人驗證。用戶只需持有便可以證明他已經成功通過了 Binance 的 KYC 流程,能有效避免自己被列入機器人帳戶從而錯失潛在的空投獎勵。

( 2 )對 Binance 來說,它不僅可以通過提供鑄造 BAB 渠道來賺取一定的鏈上收入,還可以對用戶鑄造 BAB 的時間進行驗證,以此判斷該用戶的忠誠程度,甚至在未來通過分析持有者的鏈上行為來提供精準服務。

( 3 )對生態項目方來說,無論是以空投或是其他激勵方法,若能夠快速將自家生態與 BAB 進行融合,承接到這一部分真實用戶,對自身社區的建設和項目發展都是不小的幫助。基於這一目的,僅 BAB 推出不到一周的時間內,BNB Chain 內就有 14 個生態項目承諾為 BAB 持有者提供獎勵。

帕勞的數字身份證也是一種身份類 SBT。申請租用(一年 US$ 248 )這個 SBT 需要經過 KYC 手續,包括上傳身份證照片、頭像、填寫身高體重等。它的計劃用例包括地址驗證、KYC 驗證、訪問數字銀行、合法驗證的鏈簽名、數字公司註冊服務以及其他潛在產品,如資產所有權和保險。官方還特別說明可以將它用於任何需要政府頒發的 ID 的應用中。

image
身份類項目可以看作是一種聚合了由自身發行的多個證書的高階項目。 BAB 本身就是一個身份,它包含了一個用戶的 Binance KYC"證書",未來還可能會包含更多信息如 BNB Chain 上的交互和持倉信息等。其中的 KYC 證書是連接真人用戶與賽博世界的紐帶,一般的區塊鏈項目無力為用戶頒發,只有交易所、資管公司等才會頒發。知名的交易所又擁有較大的流量優勢,所以它們成為了發行基於 SBT 的身份的首選。未來可能會出現幾個大型交易所結合與自身關係緊密的公鏈,各自發行鏈上身份的情況。這將有力降低機器人用戶對加密應用的干擾,讓普通用戶獲得更加舒適的鏈上使用體驗。若某個交易所發行的鏈上身份能獲得較大規模的共識,甚至是跨越幾個公鏈的共識,這個 SBT 則會為交易所吸引增量用戶和資沉,實現反哺。

2.3 半信用借貸類
自 2020 年 DeFi 之夏以來,借貸類項目發展迅速,但絕大多數都是抵押借貸項目。抵押借貸符合加密世界無許可、無門檻的特點,但是在資金利用效率上有先天的不足。信用借貸類項目如 TrueFi、Goldfinch、Maple 隨後嶄露頭角,它們為經過了鏈下 KYC 的加密企業提供信用貸款,擴大了借貸的市場規模,提升了機構交易者和加密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但是一般的用戶仍然較難憑藉信用獲得貸款。一個原因就是鏈上缺乏身份和信用的認證,讓出借方難以衡量借款人的信用風險。於是 Vitalik 才在論文中提出了"靈魂借貸"的概念,希望 SBT 可以作為信用的歷史記錄,以證明用戶有良好的聲譽,從而無需抵押而直接獲得貸款。

目前行業中還沒有完全以 SBT 作為依據給一般用戶提供信用貸款的項目。但是出現了依據用戶的行為判別其信用風險等級,並以此調整他的最大可借款比例(loan-to-value,LTV)的半信用借貸類項目。我們把這類項目歸為基於 SBT 的第二大類應用場景。下面以 ARCx 為典型代表介紹 SBT 如何推動這類項目的運行。

首先需要說明,在 ARCx 的官方文檔中,沒有明確出現"SBT"的字樣,但是它的做法與 SBT 類似,所以本文將其視為一種 SBT 項目。

ARCx 的推出了一種類似於 SBT 的信用分數 DeFi Credit Score。它根據用戶在 ARCx 與其他借貸平台的行為來為用戶評分,分數範圍是 0 分至 999 分。這個分數體現了用戶的風險偏好、風險管理能力和對借貸產品與市場狀態的了解。ARCx 設置 3 個檔位的借貸池,用戶信用積分越高,就能獲得更高的最大 LTV,也就是抵押同樣價值的資產,能夠借出更多錢。

image
ARCx 的信用分數根據用戶的地址在鏈上(Polygon 和 Ethereum)與借貸協議的交互記錄計算,計算公式完全公開。信用分數由 3 大項組成,分別是每日分數獎勵、生存分數獎勵和清算分數懲罰。每日分數獎勵是獎勵在 120 天以內使用 ARCx 平台的用戶,根據用戶借款使用率(實際借貸 LTV 占最大 LTV 的比例)計算獎勵係數。ARCx 根據對 Compound 的調研發現,最有經驗和能力的用戶的借款使用率大多在 60% 左右,他們會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獲得合理的最大資金使用效率。所以當 ARCx 的用戶的借款使用率在 60% 時,他們會獲得更多的分數,而偏離這個比例,無論是更高還是更低,分數的增速都會下降。生存分數獎勵和清算分數懲罰都是衡量用戶有多少被清算的風險,這兩項都要考察用戶在所有借貸協議中的表現。如果借貸市場出現了大量的清算事件,而用戶卻避免了被清算,這說明這個用戶的風控能力很突出,應該給他更高的分數。而如果市場很平穩,一般用戶都不會被清算,此時就不會獲得很高的分數。懲罰更好理解,如果用戶在 120 天內有過被清算記錄,直接扣掉 250 分。總分只有 999 分,短期內被清算過一次就無法使用 ARCx 最高借款使用率的池子了。

類似 ARCx 這樣的半信用借貸項目,其實仍然在抵押借貸的安全範圍內運行。它們通過描述用戶信用 SBT 衡量用戶的信用風險,並以此為信用好的用戶提供更具資本效率的服務。目前看來這種設計符合加密行業的發展現狀,是對傳統超額抵押借貸的有效補充。

3. 當前 SBT 賽道的發展難題
儘管在 Vitalik 發表論文後,各種 SBT 項目紛紛湧現出來,但是它們還存在一些發展難度,阻礙了其進一步獲得市場認可。
3.1 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
在以太坊上發行 token,本質上是通過在某地址下建立一個新的智能合約賬本來實現的,其上記錄了所有用戶與其交互的全部交易記錄。這種發行方法已形成幾個統一的標準,例如 ERC-20 ,ERC-721 ,開發者只需按照規則按部就班,即可構造出對應類型的新加密代幣。

SBT 向web3世界展現了一種新的 token 類型,但現有的 SBT 大多是在 ERC-721 的基礎上進行略微修改,其概念中不可交易、可撤銷及驗證的特性在現有的 API 中尚不存在專門的技術接口。沒有正式定義的接口,不僅加大了合約代碼部署前的安全審計工作,還可能在運行時引發意料之外的攻擊事件。另一方面,不同代幣標準的 SBT 會為集成它們的其他項目帶來額外工作量,不利於它們獲得更大範圍的採用與認同。

這個問題的解還是比較容易的。我們需要一種統一的具有大眾共識的 SBT 技術標準,這樣才能為 SBT 的應用打好基礎。

除此之外,SBT 也具有可編程性,未來非常有希望與動態 NFT 相結合,引入預言機進行屬性上的動態更新。當然這需要包含在它的統一的技術標準裡。
3.2 保護隱私與可驗證難以兼顧
對於 SBT 來說,保護隱私與可驗證性是很難平衡和兼顧的。 一方面,SBT 是根據用戶的鏈上行為生成的,它天生就是可驗證的。也正是因為它可驗證,才具有了公信力。但另一方面,SBT 相當於總結歸納了用戶原本相對分散的行為,並為它貼了一個標籤。這就加重了用戶隱私暴露的風險, 鏈上分析工具可以輕鬆掌握用戶的行為習慣。尤其是那些需要 KYC 認證的項目會面臨兩難的困境,若用戶的 KYC 信息不能得到第三方的驗證,它們的 SBT 或多或少會缺乏公信力,進而限制使用範圍。但是如果讓其他實體驗證用戶的 KYC 信息,則難免造成信息洩露,比如洩露用戶在現實生活中的信息,並引發不必要的麻煩,當然這也會對這個項目和它發行的 SBT 的品牌美譽度造成損失。因此,如何在保證用戶隱私的前提下,又能獲取到盡可能真實的用戶數據從而構建出共識高的憑證,對每個 SBT 項目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未來可能會用到如零知識證明、多方安全計算(MPC)等技術來起到兼顧隱私與驗證的作用,從而解決這一難題。
3.3 部分應用場景存在漏洞
以將 SBT 用於更民主的治理為例,當前 DAO 依賴的代幣投票機制往往會遇到女巫攻擊和操縱選票的問題。SBT 的出現可以幫助社區有效的篩選出虛假的機器人帳戶和社區外成員,緩解 DAO 治理時投票不公平的問題。但是,現實生活中投票存在的問題映射在區塊鏈世界裡也同樣奏效,例如賄賂。有了 SBT 後,那些擁有投票權重高的靈魂更容易被有心之人發現,一旦賄賂事件發生,顯然與 SBT 想要幫助實現社區公平治理的初衷相違背。這一點較難解決,它已經超出了計算機科學的範疇,進入了社會學的領域。

4. 展望:SBT 的潛在用例
目前 SBT 與鏈上身份賽道處於早期,更多項目都著眼於怎麼發行 SBT。假設我們有了更統一的技術標準,能在保護隱私的同時充分利用信息,SBT 的作用將不僅限於靈魂空投和治理。
4.1 跨越平台的 SBT 讓用戶操作更自由
現在互聯網應用已經可以實現基於谷歌、Facebook、微信等帳號跨多個應用登錄,但是用戶若使用一些同類型 APP,還是會被要求填寫同樣的註冊信息,或者需要經歷一個證明自己使用水平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上講,SBT 在區塊鏈上生成,信息公開可查,有利於跨應用與平台共享。不過目前 SBT 的應用範圍還局限在某個平台內,如果未來 SBT 能夠實現互通,則會大幅度提升用戶體驗。比如某個射擊類遊戲用戶,想挑選一款自己最喜歡的遊戲長期玩,他憑藉著遊戲 A 發給他的"神槍手"SBT,可以在遊戲 B 中直接去高手場競賽,免去了升級和積累排位等級的重複過程。如果他放棄了 A 而選擇了 B,遊戲 B 再向遊戲 A 支付一定獲客費用。

4.2 精細化的 SBT 讓營銷更精準
當前的 SBT 衡量用戶的行為的維度相對較少,且相對淺層,主要包括與某個應用交互、獲得過某個空投等信息。有一些項目已經對更深一層的用戶行為進行了記錄和分析,我們還需要讓 SBT 的信息繼續精細化,體現出包括用戶操作的金額、風險偏好、時間段、使用時長等多方面的信息。尤其是再結合到交易所的信息如交易頻度和策略偏好,用戶在媒體上關注什麼消息等等,會讓 SBT 刻畫出的這個靈魂更接近用戶真實的樣子。各類項目基於更精細的用戶畫像,將會開展更精準的營銷活動,以更低的成本找到最合適的潛在用戶。
4.3 更廣泛應用的 SBT 助力實現信用貸
現實中的信用貸能夠實現,主要是依靠對失信人施加各種限制。若借款人違約,他的信用受損,會失去很多方面的便利服務。例如對失信人進行消費限制,不能乘坐飛機、火車軟臥、輪船二等以上艙位,不能在星級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不能購買不動產或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不能租賃高檔寫字樓、賓館、公寓等場所辦公等。還會依據相關規定向政府相關部門、金融及監管機構、行業協會等通報,供相關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實施聯合信用懲戒,採取更多的經濟活動限制,限制的種類包括:政府採購、行政審批、招標投標、政府扶持、融資信貸、資質認定、市場准入、公司事項、發行債券、任職董事監事高管等方面。

如果我們借鑒現實生活中的做法,設法標記失信人,並對他的鏈上行為做出限制,實現信用借貸倒也不是沒有可能。若某些借貸協議形成聯盟,發行具有全行業共識的信用 SBT,再有其他協議和交易所的共同配合,它們共同對失信人的行為進行限制,例如拒絕為其服務,失信人面臨的違約成本就會很高。如果某些合規交易所能把用戶的鏈上違約記錄同步給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並聯合行動,一般用戶就不敢輕易失信,完全的信用貸就很可能實現。

參考資料:

  1. 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 abstract_id= 4105763

  2. https://vitalik.ca/general/2022/01/26/soulbound.html

  3. https://docs.rabbithole.gg/rabbithole-docs

  4. https://wiki.arcx.money/welcome/arcx-credit-introduction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VJK 69830511 WPT 2.html

  6. https://www.w 3.org/TR/vc-data-model/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banner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