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idler DAO in ETHSF: 全球最大區塊鏈黑客松的瘋狂48小時
作者:Rui,Co-founder @Buidler DAO,Twitter: @popolandRuii
ETHSF Hackthon 是世界上最大的線下以太坊黑客松,於11月4至6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辦,BuidlerDAO 在為期三天的比賽中構建了社交背書協議 Dorse 並贏得三例獎項。
這一次的黑客松像是一場夢,如果所有參賽者的飛行的記錄都在世界地圖上畫成線表示的話,你會看到地球上分散的點從中國、迪拜、英國、印度、墨西哥、埃及、法國、德國… 匯集到舊金山,形成一個無比密集的收束線。
這是一場全球性的 Web3 朝聖。在和所有人打招呼的第一句不是 Where are you from,而是 What are you building on? 這句招呼作為開端是讓人興奮的,這代表著你的性別、膚色、地域都並不重要,我們有著超越這些物理隔閡的共通性,我們是一個群體。
速覽:
舊金山的宮殿與贊助商們
解決性騷擾的女工程師
中國、法國、墨西哥的隊友
發消息而得到工作的贊助商
有限資源的最小可行性開發
埃及工程師談到東方不自信
崩潰又恢復理智的開發日常
爆炸頭大哥的凌晨發瘋表演
獲獎,短暫的快樂和漫長的失落
我的懷疑、堅定和期待
以太坊舊金山黑客松:
藝術宮殿與贊助商們 早早的在週四那天去 checkin,在 Palace of Fine Art 裡舉行全球最大的區塊鏈黑客松讓我覺得是今年最浪漫的事情,天鵝在湖上飛行,我穿過巨大的優美洞庭,走向 ETHSF 的標誌入口,恍惚間感覺自己是個古希臘的學者,要進行一場優美的智力決鬥。
路上熙熙攘攘看到穿著各種 Stanford, Yale, Columbia 的年輕男孩滑著滑板意氣風發的跟我打招呼,有點後悔沒穿 NYU 校服過來長長臉。
Palace of fine art 最初是為1915年巴拿馬藝術展建造的 ETH SF 黑客松是為期兩天的開發比賽(週五晚7點到週日早9點),最終會有10支隊伍進入決賽名單,同時每一個項目都可以申請贊助商們的獎池,所有的 sponsor 都是被以太坊基金會精挑細選出來的,代表著官方的支持,分類別看大致是區塊鏈(L1, L2, 側鏈, 模塊化區塊鏈執行層)、KYC、存儲、預言機、數據分析、社交圖譜、跨鏈通信、Defi等。
比賽開始前 Lens Protocol 的宣講
衛生間遇到的美女工程師:
性騷擾問題的區塊鏈解法 在洗手台旁看到一個綠色頭髮的女生在化妝,洗手的時候自然地攀談起來。她們的團隊可能是唯一全女性工程師團隊,希望用區塊鏈的技術解決"性騷擾"這一社會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被強姦、被侵犯的受害者不敢去向司法機關舉報犯罪行為,因為他們怕個人信息被暴露,但利用密碼學的零知識證明技術,就像 XMTP 可以提供端對端加密的通信,完全保護受害者隱私的情況下保證舉報的真實性。
想到曾經自己和身邊人的遭遇,再三表示我對這個想法的認可。走出衛生間那一刹那,覺得自己身為女性,更自信和強壯了。
我們害怕揭露惡行之後,淹沒在別人的惡意中
匿名團隊面基:
來自中國、法國、墨西哥的我們 我和隊友們一直是 discord 匿名網友,見面的時候才知道我們是個超級多元的隊伍,巴黎的 Nael 是合約工程師、巴黎的 Yanis 是前端開發、墨西哥的 Alex 是前端開發、中國的 JP 是數據分析,以及中國的我是產品經理。
可愛的隊友們的初次面基
週五的下午兩點到夜裡兩點,不停歇的腦暴。我們圍繞著跨鏈通信、身份聲譽和借貸等領域:從結合 push protocol 做一個分級消息提醒(廣告->活動->功能更新->重大spam/hack緊急提示)到給烏克蘭人民眾籌平台(可以捐獻NFT, Token和法幣,在平台內進行swap)再到社會信用背書的借貸平台(有點像水滴籌)。腦暴持續了12小時,反復有隊友離桌、暫停討論、重新推翻、再次梳理。
梳理產品方案中的我
當我們拿著一份完整的產品方案,去問官方導師的意見,他說"說實話,你們這個產品看著太嚇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與其構建一個大而全的產品架構,不如深入一個環節做深。凌晨兩點,我再次拿著凌亂的草稿紙回到桌上,"我們重來吧"。
一起拼車的贊助商:
因為一條信息得到一份工作 凌晨四點結束討論,和 PUSH 的負責人一起拼車回酒店。攀談的時候我提到,在 PUSH 還沒有這麼成熟的時候,我在 NFT NYC 上遇到了他們的 Founder,是一個非常可愛厲害的印度女性。
他表示正好是那個時間,他在網上看到了 Push 的信息(之前還叫 EPNS),他覺得跨鏈通信正是區塊鏈最為缺失的部分之一,因為現在個體以錢包為載體,卻沒有"Email" "iMessage" 這種通信方式,導致很多 rug 或者被盜信息只能通過刷推、discord 去看,更不要提如果想錢包對錢包的跨鏈聊天。
他發了一條私信給 push 的團隊"嘿,我能為 push 做點什麼嗎?我不需要工資,只是單純認可你們的價值"。於是他收到了一份工作邀請,現在成為了以太坊黑客松的裁判之一。
有一天凌晨四點我又在會場看到他,問他怎麼走這麼晚,其他 sponsor 早早12點就撤了,他說我必須得幫助所有用 push 的項目解決技術問題。這個世界有很多機會,看到你真的認可的事情就勇敢的爭取,It's never hurt to try.
集合有限的時間和資源:
最小可行性開發 我們確認專注於"社會背書"環節進行開發,引入社會關係的背書可以為他人降低進入門檻,並且增強行為可信度。應用範圍可以是:為避免超額質押,在申請借貸中可以引入社會背書關係;當黑客松組隊時,朋友可以為你的技術棧進行擔保等。
我們取名為 "Dorse",取自 Endorsement,同時也寓意"為他人打開一扇通往鏈上的門"。
Dorse 網站首頁
理想和現實總有差距,我們沒有後端工程師,如果從背書請求者流程開始做,他的請求將無法儲存。所以於可行性原因,我們選擇了從為他人背書者開始。產品邏輯如下:
背書者需要確認他是真人:我們用 WorldCoin, PolygonID 進行 Proof of Personhood;
背書者瀏覽"可能認識的人"的背書請求:我們從 Lens protocol 摘取社交關係,以及利用Covalent分析與你相近的鏈上行為來進行推薦展示;
當背書者點擊某人的請求,會展示他個人的詳情:我們利用 DUNE 給出關於請求者更詳細的鏈上聲譽和行為分析,讓背書者能更好的考慮此人的背景;
當背書者同意某個申請,這種背書關係就會自動上鏈,空投為一個不可轉移的 token (SBT)到雙方的錢包當中;
所有的背書關係都會集成在我們的API裡,利用The graph我們將這種社會關係可視化,所有的DApp都可以輕鬆的使用我們的API。
插敘3/ 排咖啡時的埃及工程師:
東方語境下不自信 閒暇之餘會下樓排隊領咖啡,和後面一個高大的埃及朋友 Mahmoud 簡單寒暄,說到我們彼此都做了些什麼。他是來自 Amazon Prime 的技術總監,現在給成熟公司做諮詢顧問。我把自己從市場、設計、前端、Web2 創業、TikTok 到 Web3 創業的經歷全講了一遍,收穫了對方無數個 wow。
"嘿你真是個激進的女孩兒,每句話都讓我了解一個新的你",但緊接著他說,你讓我想到年輕時候的自己。你的每一句話後面都加了一句"BUT",你在說自己對於市場理解的不足、對沒有技術背景的恐懼、你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多、不夠好。這是一種我們東方特有的不自信和不滿足,你無法和平庸或失敗和解。
說 but 是我的個人習慣,因為覺得要謙虛,主動暴露不足和反省。但當即我意識到,這背後,是我從來沒有一刻對自己的經歷和成就感到滿意。在我大部分時候的語境裡,自信是自滿、是沾沾自喜、是不知天高地厚。在十分鐘內,他戳破了我"謙虛"的泡泡,看到了那個惴惴不安的我。在那一刻也把他認為是真正的朋友。
崩潰又恢復理智:開發日常 有一點關於黑客松很爽的是,只要你對於使用贊助商的服務或 API 有任何疑問,直接下樓找人就行。比如說 Alex 在做真人驗證的時候遇到困難,直接下樓找到 Worldcoin 的負責人解決,以及我們在用 DUNE、Lens 時也同樣進行了諮詢。
我們的日常是:開發、設計、調接口、吃飯、開發、問問題、討論、吃飯、開發…
Nael 聽著法語歌原地蹦迪的同時也能快速寫完合約;Yanis 給美國女朋友打電話,吐槽美國食物實在是太糟了;看著 JP 盯著電腦總是皺緊的眉頭,牽掛著家裡的柴犬狗狗;我和 Alex 時不時地把毛絨玩具拋給對方玩,降智遊戲是我們唯一的娛樂。
爆炸頭大哥的發瘋表演:
我不理解跨鏈 凌晨對面突然來了一個美國爆炸頭大哥,他把所有椅子排到一起,開始在桌子和椅子上爬行:"看,假設我就是一個資產,我通過椅子爬到另一個桌子就完成跨鏈了,這不是很簡單嗎?"
我向他解釋目前跨鏈的一些問題:像 DEX 去中心化交易所需要二次置換自己的 token 產生多餘的費用和步驟;像 CEX 有中心化置換信任的問題;polkadot 需要依賴 reply chain導致多餘費用;興起的 LayerZero 協議提供更輕的解決方法…
大哥疑惑的看著我並繼續爬行,他說你被思維定式困住了,你需要和我一起爬,大家先都不要寫代碼了,都看著我,我要開始跨鏈了。我和法國隊友面面相覷,不明覺厲。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感覺可能這個大哥會創新性解決底層問題。
黑客松獲獎: 短暫的快樂和漫長的失落 週六凌晨的六點終於開始錄製 demo 視頻,大家如果聽視頻裡的聲音,會發現我處在一個木訥無比的狀態。當時我和 Alex 坐在冰冷的台階上,在不休息的23小時後,我覺得神經和生理系統即將全面崩壞,去休息室睡了一小時。
在週日臨截止的前10分鐘,我們的材料還有一大半沒填完,但是隊友實在太可靠了在最後幾分鐘完成了提交。而後馬不停蹄地去主賽區進行了五分鐘的講解,繼而我們兵分五路去向 sponsor 進行路演,排隊30分鐘,演講2分鐘。截止演講的時間是中午12:30,而下午2點就出了比賽結果。我們贏得了三例來自於 Worldcoin, Lens 和 Covalent 的獎項,屬於在意料之內。
不過結束時我和 Alex 面面相覷,他說我的心情很怪,並不是很開心,我打趣道可能是今天舊金山的天氣太差了。而在離開會場的時候,收到 Alex的消息"失落是因為我們再也見不到了",一下子難過起來,像是短時間內進入了一個美好的真空環境,卻又被迫抽離出來。
三天內變得密不可分的團隊
我對區塊鏈行業的懷疑和期待:
僅個人視角,自問自答 Web3是針對問題的解法,而不是所有問題的解法?
由於區塊鏈有"共識"這一層,導致他的成本與速度(理論上)不可能優於現有的中心化網絡。在不可篡改、防攻擊、數據透明的方面,區塊鏈有不可否認的優勢,但是一定所有東西都需要上鏈嗎?看到很多為了 Web3 而 Web3 的產品,不知道是因為太多熱錢在這裡,導致一種是 Web3 的故事就都很性感的錯覺。但是 Ryan 也提供了另一種思路,參考互聯網的發展歷史,Build and then ask why。 在 Mass Adpotion 之前,做非 Defi 應用層產品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現在區塊鏈 buidler 很多、資本很多,但是用戶在哪?大多數人都是一級二級散戶、nft玩家,你會發現所有的應用層都在圍繞著"空投"作為機制,因為現在沒有人是為了尋找好內容、交友來的。在解決入口門檻高與基建安全、成本和互操性的问题之前;在大量用戶湧進來之前,做非 Defi 應用層產品的意義是什麼?由於我個人在做,我目前的結論是,在浪潮來臨之前儲備數據,具有先發者優勢的產品也許更有機會成為殺手級應用。 你理想中的 web3 最終局是什麼?
每當我問出這個問題,身邊的朋友都沉默了,他們會說"問假大空的問題,數你第一""…" Web3 會全面替代 Web2 嗎?Web3 會與 Web2 平行存在嗎?當然沒有人有確切的答案,但我們是這個行業的建設者,理應思考我們應該向何處行駛,例如解決人口對於金融產品的 accessibility;回歸個人對數據的所有權等等,雖然我不知道終局是什麼,但知道終局不是什么,何為而何不為。
想起我和小夥伴發起 Buidler DAO 時候的初心:
"可能還需要數年之後才會有最好的模型,然而新的靈感卻來自今天的基礎,僅此一點就足以讓我們保持開放的心態。"
希望自己記住,此時一起並肩的人。
?: Buidler DAO Fam, Zixun, Alex, Nael, JP, Yanis, Mahmoud, Micheal F, Sara, Jace, Jackson, Mehdi, Ryan一禾, Justin, Charles老王, 家慧, 睿涵, Chris Zhu, Jonason, Wendy W, James, Brian, Jack He, Wendy, Julie, Davion…
Move over hodl, it's time to buidl.
北京週一晚邀請一些朋友做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