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發布虛擬資產政策宣言,謹慎式態度仍占主導

ChainCatcher 精選
2022-10-31 21:54:44
收藏
作為宣言,香港的這番表態仍然“言勝於實”。

作者:潤升,ChainCatcher

半個月前,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高調放出口風,"即將發布有關虛擬資產在港發展的政策宣言,以向全球業界展示推動香港發展成國際虛擬資產中心的願景",表明香港對於發展加密行業的FOMO情緒,也引起加密行業的好奇:香港政府願意為此給出怎樣的監管讓步?

今日香港金融科技周開幕期間,隨著香港財庫局正式發布《有關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就香港虛擬資產行業和生態圈,闡明政府的政策立場和方針。

《宣言》內容分為"願景和方針"、"監管"、"投資者接觸虛擬資產的情況"、"試驗計劃"和"總結和展望"5個部分,共計3600餘字。

"願景和方針"方面,根據虛擬資產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和發展機遇,港府認為虛擬資產在市場上已變得不可或缺,並對全球從事虛擬資產業務的創新人員抱持開放和兼融的態度。

港府認為,只要得到妥善監管,相關技術可有效減少甚至解決支付、結算等方面的現存問題。鑑於新領域開發時"危"與"機"並存,例如金融穩定、消費者保障和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方面所造成的實際和潛在風險,港府繼續貫徹"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的原則,並會參照國際監管態勢變化,適時訂出所需規定。

《宣言》總結過去數年政府和監管機構制定的虛擬資產監管框架,歸納出主要是以"選擇參與"的方式為虛擬資產交易所發牌,並在虛擬資產管理和交易等方面,向相關機構發布指引。

公開資料顯示,香港目前依然沒有專門針對虛擬資產行業的法律體系,而是在現有的金融服務牌照基礎上,為申請虛擬資產牌照的公司頒發虛擬資產框架內的對應牌照。2020年12月,OSL 交易所宣布獲得香港證監會頒發的首張虛擬資產牌照,這也是香港頒發的唯一一張加密貨幣牌照。

不過,港府同樣認可"一致、明確和清晰的整全監管框架"有利於迎接由全球虛擬資產急速發展所帶來的金融創新和科技發展,並"樂意聯繫全球虛擬資產業界,邀請有關交易所在香港開拓商機"。據此,港府近期致力於訂立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新發牌制度"。

此前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期間,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曾就修訂香港法例第 615 章《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和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發牌制度進行公眾諮詢。《修訂草案》在諮詢總結的基礎上,針對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設立發牌及監管制度,並納入成文立法。2022年7月6日,《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修訂草案在香港立法會完成首讀,據政府人士透露,草案可望在2023年第1季度獲得通過。

新舊發牌制度有什麼區別?財庫局局長許正宇今日上午出席金融科技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相比舊發牌制度的選擇參與(opt-in),新發牌制度是法定制度,監管秉持"類似的風險、類似的規管"的原則,對於虛擬資產的交易所或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政府會做出類似金融機構的監管,包括內部控制和披露要求。

新牌照制度是否可以對散戶提供服務?這是業內人士關心的另一個重要話題。畢竟,香港的牌照制度只能面向專業投資者或機構。此前,香港證監會 (SFC) 的牌照主管兼金融科技部門負責人 Elizabeth Wong 證實,監管機構正在考慮允許散戶投資者直接投資加密資產。另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報導,香港計劃於明年 3 月實施的加密貨幣平台強制許可計劃將允許零售交易,細節和時間表尚未最終確定,首先要進行公眾諮詢。

《宣言》對此在"投資者接觸虛擬資產的情況"部分進行了回應,"證監會將會就新發牌制度下零售投資者可買賣虛擬資產的適當程度展開公眾諮詢。許正宇補充解釋,《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是關於如何規管虛擬資產的交易所或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下一步就是散戶參與,"這是分兩步走的"。

《宣言》還指出,對於可否在香港引入虛擬資產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政府抱持歡迎態度,證監會亦快將就此發出通函。政府會加強投資者教育,確保訂有適當的監管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港府開展了三項試驗計劃,以測試虛擬資產帶來的技術效益,並展示其與全球虛擬資產業界攜手合作、探索金融創新的決心。三項試驗計劃分別是:

1、在2022年香港金融科技周發行出席證明的NFT;
2、政府綠色債券發行代幣化,供機構投資者認購;
3、數字港元,作為銜接法定貨幣與虛擬資產之間的"骨幹"和支柱。

其中,發行NFT與證券化代幣都是香港政府的突破性嘗試,此前在主要國家與地區政府中都未曾有過。同時,香港政府還提出將數字港元作為銜接法定貨幣與虛擬資產之間的"骨幹"和支柱,也是其它政府未曾提出的表述。

總而言之,香港今日舉措與此前的美國、英國等政府的監管行動類似,都是提出了大致的監管方向並表達出支持加密行業的態度,但沒有出台具體的監管政策,呈現出"謹慎式開放"的態度。

在競爭全球加密金融中心的道路上,香港仍然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