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EIP3525 提出者 Will:21 克重量的靈魂,是 Web3 不能承受之輕?

DAOrayaki
2022-09-20 16:05:06
收藏
承載了靈魂的 Web3,是會重裝上陣還是更加步履維艱呢?

作者:Hahaho @DAOrayaki.org

整理:DeFi 之道

如今的以太坊,飽受著"過度金融化",深度仿製、女巫攻擊、隱性中心化、無政府資本主義、過度協作等一系列詬病,這已經成為業內共識。迄今為止,其最主要的功能依然只是金融和資產交易,這讓其作為"世界計算機"的定位越來越不明晰:一個只有"地址"沒有"身份"、純契約化、智能合約化的區塊鏈體系,是無法支撐起一個有效、豐富、社會化形態的應用構建的。全文如下文所示。喜歡聽音頻的朋友,可點收聽本期播客。

Shaun

2022 年 5 月 11 日,Vitalik 和 Glen、Puja 共同發表了新論文《去中心化社會:尋找 Web3 的靈魂》,論文集中討論了關於新型 Token SBT(Soulbound Token,靈魂綁定通證)的概念、應用和實現技術,以此尋求打開 Web3 的新局面。論文發表後,迅速成為整個 Web3 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DAOrayaki 作為全球第一個把這篇論文翻譯成中文版,並連續做了三期 Podcast 進行翻譯解讀的去中心化媒體社區,一直保持著對 SBT 的後續發展進行持續性的深入報導及推廣。

如今的以太坊,飽受著"過度金融化",深度仿製、女巫攻擊、隱性中心化、無政府資本主義、過度協作等一系列詬病,這已經成為業內共識。迄今為止,其最主要的功能依然只是金融和資產交易,這讓其作為"世界計算機"的定位越來越不明晰:一個只有"地址"沒有"身份"、純契約化、智能合約化的區塊鏈體系,是無法支撐起一個有效、豐富、社會化形態的應用構建的。

墨西哥電影三傑之一的岡薩雷斯曾在他著名的電影"21 克---生命可以有多重?"中,對靈魂的重量進行了影像化的隱喻。"在人死亡的瞬間,會失去 21 克的重量,那便是靈魂的重量",面對過度金融化的以太坊,SBT 的提出,似乎就像是那個能讓它置死地而後生,鳳凰涅槃的四兩撥千斤的只有 21 g 重量的靈魂?

所以問題是,今天 SBT 在概念化,變為實際應用場景化這條路上,到底走了多遠?離設計的初心是近了還是遠了,SBT 的功能是被理想化了還是有更多未被發掘的潛能?承載了靈魂的 Web3,是會重裝上陣還是更加步履維艱呢?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特別邀請了在業內對 SBT 有深入研究並真正參與建設的 Will 老師,一起開啟今天的話題。

只有 21 克重量的靈魂,會是 Web3 不能承受之輕麼?

首先有請 Will 老師跟大家做個自我介紹。

Will

大家好,感謝 DAOrayaki 組織本次活動。我是 Will,也是 Solv Protocol 的聯合創始人,同時也是以太坊標準協議 EIP3525 的 Proposer,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跟大家做交流分享,今天大致分享的內容一方面是對之前分享過的 SBT 內容的再深入探討,另外是自己跟 SBT 的淵源,以及現在進行的工作。

Shaun

在開啟探討之前,首先恭喜 Solv Protocol 團隊的 EIP3525 正式進入以太坊標準庫,感謝 Will 老師及同仁們對前沿技術領域的支持。

凡事如果要聊透,首先必須要追根溯源,當我們在探討 SBT 時,首先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應該是,"擁有靈魂的 Web3"這個話題是如何開始廣為流傳的?

Will

這個話題大家可能了解過相關歷史,尤其是 DAOrayaki 的參與者們。在今年 1 月份的時候,Vitalik 寫了一篇有關 Soulbound 的文章,主要回顧總結了《魔獸世界》裡系統設定的特點,並闡述了 Soulbound 的定義。緊接著在 5 月份,Glen Weyl,Puja 和 Vitalik 三個人合寫了 Soulbound Token,把 Soulbound 的概念延伸到了 Token 上,並在文章中提出了去中心化社會的概念,認為去中心化社會可以藉由 Soulbound Token 的基礎得以實現。

但其實從更廣義的層面講,這個話題從區塊鏈誕生以來就一直存在。區塊鏈錢包地址與私鑰加密的技術體系,有時很難與現實世界映射,很多人在做類似嘗試時,很自然的想到將"身份"引入到區塊鏈。比如說 DID(去中心化身份),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 DID 是 SBT 概念的前身(或是同一個賽道)。

並且稍後我會介紹,我在研究關於身份與契約的話題時,會發現其實這件事很早就有人做過相關論述,這跟我們談到的區塊鏈上引入身份有很大相關性,可能也是一個有關 SBT 的更深入的解讀視角。

Shaun

當時我們在翻譯 Vitalik 這篇論文的時候,有社區的小夥伴詢問過關於作者背景資料的相關問題,像 Vitalik 大家都比較熟悉了,所以大家對 Glen Weyl 跟 Puja 可能會感覺陌生也更感興趣,您可以在這裡跟大家做一個詳細的介紹嗎?

Will

這個話題我想從我自己跟 SBT 的淵源聊起。關於 SBT 的概念,實際上也是討論去中心化社會的身份的話題;我之所以關注這個話題,也是因為在我自己我跟另外一位夥伴一起做的播客《文理兩開花》裡,恰好討論到了身份與契約的話題,有個英國的法學家 Henry Maine,在《古代法》裡提到,人們從古代到現代社會的進步,也伴隨著身份到契約的進步,也就是說古代人實際上只有基於家庭部落種族的身份,而因為經濟的發展,到了人与人之間可以建立契約關係的新階段。

我覺得這個話題其實跟現在整個 Web3(或者區塊鏈)的發展其實非常相關,整個 Crypto 世界的發展也是從身份到契約的進步,大家想要去建立一種更加純粹的契約關係,並能用智能合約來編寫我們之間的契約關係。後來我們聊了很多次有關身份與契約的話題,非常巧的是,我們大概在 1 月初的時候聊到這個話題,還發了一兩篇播客的文章,然後緊接著 Vitalik 在 1 月 2 號發布了 Soulbound 的文章,5 月份發了 SBT 的文章。

初看這篇文章時,我還有些不以為然,文章明顯希望通過 SBT 來建立"身份"的體系,但實際上 Token 的概念,之前在以太坊上一直是作為"資產"的形態存在,即可交易的可轉讓的資產;所以在第一次看到 SBT 的概念時,覺得這件事好像不應該通過以太坊實現,應該是由一種超越區塊鏈的技術體系實現。

但 Vitalik 文章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所以後來我開始全面詳細的看這篇文章,看的過程中發現 Vitalik 其實是第三作者,第一作者是 Glen Weyl,第二個作者 Puja。當時覺得 Glen Weyl 這個名字總覺得好像在哪見過,後來在無意之中看《激進市場》(《Radical Markets》)這本書時,發現 Glen Weyl 就是這本書的作者;並且發現整個 SBT 的社區,包括中文社區和英文社區,很少有人提及 Glen Weyl 是《Radical Markets》的作者。而實際上 SBT 這篇文章的內容,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其實也來自於 Glen Weyl 和 Vitalik 對各自所從事的工作的一種反思。這就是要說到背景了,Glen Weyl 寫的《Radical Markets》的內容就是激進市場,是以一種更加經濟化、契約化、市場化的模型,來改造現代社會,比如說他提出政治投票可以不是一人一票,而是由合約的算法實現,每個人的票的權重有多少,書裡也提到數據是生產力,相信大家會想到國內的提法,叫數據是生產要素。

書中提出的概念相對比較激進,且邏輯也非常符合從身份到契約的發展過程,但到了 SBT 這篇文章中,就會發現它完全採用了一个相反的論述,從 Vitalik 的角度來看,以太坊現在是一個過度金融化,並且只有純契約(只有錢包交互)的一套體系,這套體系除了金融(DeFi 或其它)領域之外,很難跟現實世界建立聯繫,反過來也無法幫現實世界建立一個更契約化、市場化的體系。

所以 Glen Weyl 和 Vitalik 兩個人對各自工作做了反思,都認為一勞永逸的想讓所有人的關係都通過智能合約來連接的想法不現實,所以只能妥協,讓智能合約,區塊鏈,錢包地址的體系,跟現實世界建立一種有效的對應關係,得出的結論就是 SBT,就是針對區塊鏈的地址,創建基於社會關係發放的 Token 來建立社會關係,而不是單純基於交易,金融建立的關係。

Shaun

感謝 Will 老師,我在拜讀您的文章時,發現您對 SBT 裡"身份"的概念有特別獨到的見解,您可以跟大家詳細的分享一下嗎?

Will

我們所說的身份或我自己提倡身份,在英文中指的是 Status,而在說區塊鏈身份的時候,往往是指 Identity,我們用一比喻,Identity 指的是身份證的身份,Status 指的是身份地位的身份。

這就比較有意思,中文裡我們都用"身份"一詞統指,但英文中 Identity 和 Status 代表著兩種思維方式的差異。比如 DID 的角度就是通過多方的信息補充 ID,在區塊鏈的世界裡運行,舉例當你需要 KYC 時你可以通過這個 ID 做 KYC,這是從 ID 的角度探討身份。

而 SBT 是從 Status 的角度來表達的,SBT 的邏輯是,一個地址可以擁有多個不同的 SBT(可以擁有很多的身份信息),比如可以給你一個以太坊志願者的 SBT,那麼你就擁有了以太坊志願者的身份,如果你從哈佛大學畢業,它把畢業證發到你的錢包地址上,你就擁有了哈佛大學畢業生的身份。所以從這個角度講,ID 一般跟個人的"肉身"綁定,是一個符號,而身份地位卻是複雜的。

但恰恰在 SBT 這篇文章中,沒有提到 Status 身份的概念,他並沒有明確的把 SBT 這種方式,作為 Status 的一種實現手段。我個人認為是因為他想避免把 SBT 的概念,建立在一個目前整個行業都不成熟的概念(Status)之上,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對"身份地位"的概念感受很深,但在目前 Web3,甚至 Web2 的領域裡,這個概念並沒有很好地與技術手段產生聯繫。

所以我個人也在做相關努力,希望 Status 這個概念能被整個 Crypto 社區接受。事實上也確實有了一些進展,前段時間我也看到了一篇英文文章,其中引用了我提過的 Contractual Status 和 Relational Status 兩個概念。

同時我也為此在推特上跟 Glen Weyl 進行了互動,把我有關 Web3 和 SBT 的文章視頻 @了他,他也迅速的轉發了,所以我想這可能也證明著這個觀點正逐漸在變得有影響力吧。

Shaun

那我們接著這個話題往下聊,今天的 Web3 關於"身份"的困境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會在 Web3 的語境裡討論關於"身份"的話題呢?

Will

我曾和《文理兩開花》的另一位夥伴寫過一篇文章,叫《Web3 的三個支柱》,其中就提到身份。這件事也很契合今天的題目:"生命無法承受之輕",我覺得非常貼切,因為靈魂在人的生命中占主導地位,但一個幾十公斤的人的靈魂只有 21 克,也就是靈魂看起來很小很不起眼,但在人的整個系統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也很像現在 Web3 的狀況,幾乎看不到 Status 的存在。也有前面提到的原因,Web2 在某種意義上就否定人的具體身份,從這個角度發展的區塊鏈技術,也不依賴"身份"的體系。如前面所講,缺少了這個東西,就像缺少了那 21 克的靈魂,想把現實社會引入到更契約化,經濟化的目標也根本無從實現,會有一系列的問題。

所以我覺得 Status 在未來一定會很重要,用我們自己的觀點來說,在未來的 Web3 中,身份應該是三分之一:也就是信息、資產和身份這三個基礎設施(或基本概念),才能撐起一個有意義的 Web3。

Shaun

那我們可以就您提到的三個支柱深入聊一聊。

Will

我有關三個支柱最早的概念,也是從 Henry Maine 的《古代法》以及 SBT,這兩篇文章中綜合出來的。從一個人(主體或 Identity)的視角來看,世界上有三個東西與它是一定有關聯的,第一個是 information(信息),作為一個主體跟信息之間,其實也是 Read 和 Write 的關係,這實際上被 Web1 與 Web2 兩套體系,基本上已經比較完美的解決了。

第二個是資產(Asset),在傳統 Web2 的體系中,實體資產歸屬採用的是信息登記的模式,也就是把資產的信息錄入到計算機內,根據登記系統決定資產屬於誰;到了 Web3 和 Blockchain 時代,數字資產被私鑰控制。所以數字資產加現實世界的資產(實體資產),也被 Web3 與 Web2 聯合起來完美解決了。這也是很多人認為的 Web3 的名稱由來,即 Read、write 和 Own 的結合,認為"我"在 Web3 時代終於可以"擁有"某些東西了。

但這個說法其實不太準確,因為在 Web3 時代也只 Own 你自己的數字資產,比如你在讀了一篇文章後,你就算是擁有它嗎?所以"擁有"這個概念只能針對資產,而在 Web3 時代,它就是針對數字資產。

所以到了現階段,解決了信息和資產的問題,但身份的問題還沒解決,以太坊貢獻者、哈佛大學畢業生、芝加哥大學教授的身份跟主體一定不是 Read、Write、Own 的關係,ID 跟 Status 之間是一個綁定關係,也就是常說的 You are、I am、He is 的問題。

這個問題在 Web2 時代是怎麼表達的?同時也是大家對 Web2 時期巨頭不滿的原因之一,你的身份信息登記到了巨頭的系統之中,綁定的關係是在私人數據庫中建立的,外人無法獲取或無法根據你的意願轉移給別人。舉例來說,你的芝麻信用分再高也無法在騰訊的微粒貸中借款。

而今天的 Web3(基於區塊鏈),其實也沒解決好身份的問題,因為你在區塊鏈上根本就沒身份,你在現實世界的身份又被 Web2 巨頭壟斷,它們之間不共享,無法為你創造價值。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如果有一個完整的 Web3,或者我們希望讓現實社會更加算法化,契約化,其實應該有一個統一的身份體系(專職 Status 的體系),這套體系既具備了信息傳遞,讀取寫入的高效性,又具備 Crypto 領域的保密性及全局性。也就是 Web2 與 Web3 兩者的中間狀態,既有身份,又是一個統一的公開的基礎設施,還會有一些保護隱私的基礎功能在。

所以身份這個概念,除了信息和資產之外,完全有資格成為 Web3 的第三根支柱。它既不隸屬於 Web3 的信息體系,也不可能完全被 Blockchain 的資產體系覆蓋或替代。

Shaun

那現有的以太坊會是實現 SBT 第三根支柱的最好載體嗎?

Will

我在之前的分享中開過一個腦洞,現有的以太坊從底層邏輯上,是有一定能力實現 Status 的,因為以太坊本身的目標就是成為世界計算機,從世界計算機的角度講,它該有能力實現身份體系。

其次,大家應該知道以太坊有一個 World State(世界狀態),以太坊作為新一代智能合約和數字資產平台,不完全基於 Blockchain,還有一個與 Blockchain 平行的一套體系:世界狀態體系。技術上是通過 Merkle tree 解決的,這套體系使以太坊具有記錄全局狀態的能力。

此外,State 和 Status 這兩個詞顯然有共同的詞根,在技術體系中二者也常互相替代,所以從這個角度講,記錄和改變 State 的計算機體系,顯然也適合記錄 Status 的邏輯。

但凡事都有另一面,以太坊多年來始終向著更加金融化,智能合約化的方向發展,所以當你用一套體系同時記錄資產和 Status,就會發現容易把很多東西混在一起。比如最近以太坊在進行 Merge,如果分叉成功,會發現裡面記錄的很多 Asset 是無法被拆分的,比如 USDC,否則就會導致兩條分叉鏈有一筆同樣數量的 USDC,原本的一 USDC 就能兌換兩美元,這是不可能發生的。

而資產的記錄規律和 Status 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在以太坊上構建了去中心化社會,Status 一旦分叉,應該是兩個分叉上的狀態都存在,因為不能阻止大家使用分叉 a 或者分叉 b 去繼續社會的數據記錄,如果你始終用一套技術體系或數據庫記錄去記錄它們的話,肯定會產生矛盾。

所以從這個基本原則來講,如果我們考慮到身份作為未來 Web3 的支柱的話,那麼以太坊說不定未來會把 Asset 和 Status,對應兩套記錄方式做一個拆分。畢竟一切都有可能。

如果以太坊不往這個方向發展,那麼在身份越來越重要的情況下,一定會有新時代的基礎設施出現。所以也是我在第一次看到 SBT 時的第一反應,或許 SBT 在以太坊上無法實現,再加上 Glen Weyl 是微軟的研究員,我就在想微軟是不是準備進軍下一代數據基礎設施,然後跟 Vitalik 聯合提出一個新概念呢,說不定微軟的下一代雲,是要做身份的基礎設施。因為我畢竟其實還是技術出身,喜歡從技術的角度去看問題,後來在仔細研究了 SBT 和相應邏輯之後,我的這個觀點不但沒有消除,反而還更堅定了。

Shaun

那從技術角度出發,您覺得要實現 SBT 還需要走多遠的路呢?

Will

比較通俗的答案,應該就是分成短中長期。

短期來看,SBT 的概念蠻好實現。因為 SBT 的論文裡提到它的基本特性,就是不可主動轉讓,且發行人可以撤銷。這和現行的 Token 邏輯很不一樣了,在數字資產基礎上的 Token 可以轉讓,不可以撤銷。所以短期來看,一個符合這兩點特性的智能合約 Token 就算是 SBT 了,現在也有很多人在提交有關 SBT 的標準的提案。我之前也提到過,ERC3525 可能是短期內實現 SBT 的最佳方案。

因為根據兩點特性,可以認為 SBT 天然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勳章類,我給你一個身份卡,證明你有某個身份,比如以太坊社區貢獻者,但其實在現行技術下,發個 ERC721 就好了,發個 721 的 Token,給你一張小圖片就可以了。

另一類 SBT 呢,就是剛才舉的芝麻信用分的例子,芝麻信用分本質也是阿里發給你,不能轉讓,出現問題又會扣減,所以芝麻信用分就是天然的 SBT,但是這個 SBT 是個數,它既然是個數字,那麼它就應該是 ERC20。

那問題就來了,如果想實現 SBT,那 EIP 標準是跟 ERC721 兼容,還是跟 ERC20 兼容呢?這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所以當你想推行一個標準,就會發現我得推行一個勳章類 SBT 標準,還得推行一個積分類 SBT 標準,這無疑很消耗,但 ERC3525 實現了這一點,它既有一個 ID 又有一個 Value,ERC3525 實現了既可以發勳章類的 SBT,也可以發積分類的 SBT。

但事實上 3525 的提出比 SBT 概念早了大概一年半的時間,但是為什麼會變成了一個有可能實現 SBT 的最佳方案呢,它不是為了滿足某個具體應用場景做的,它可以做金融票據,可以做存款憑證,也可以做 SBT,3525 的設計結構和理念更加底層邏輯,用哲學詞彙就是它的設計理念更加 Ontological(本體論),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管什麼 Token,只要適合 3525 的結構,一定就適合用 3525 來實現。

所以短期的 SBT,其實在以太坊上用智能合約發 Token 就可以有效模擬 SBT 的實現。同時我也相信 ERC3525 的模型,是 SBT 的有利競爭者,或者說就是最佳方案。

而中期就稍微有點複雜,SBT 這篇文章的後半部分有很多篇幅在論述 SBT 應該怎麼實現,比如說把現實世界的數值做哈希上鏈,形成鏈上鏈下的映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鏈下的某種關係想要上鏈,比如鏈下你是哈佛大學的教授,當想將信息上鏈又想保護隱私,該怎麼辦呢,我就把它做個哈希值跟你的 ID 綁定,隨後只需要把數據的哈希和你擁有的哈希做對比,就能證明。這是典型的哈希上鏈。

另一種是 Merkle tree,我在 2019 年時也提出了一種模型,叫可動態變化的 Merkle tree。後來 SBT 文章裡也使用了類似模型,後來我查了一下,這個模型是在今年年初由一位項目創始人,也是中國的一位女性,使用一種門動態 Merkle tree 的模型做鏈下數據到鏈上的採集,跟我當時提出的模型不太一樣。有意思的是 SBT 論文中提出的模型,我感覺跟我提出的模型比較像,跟年初的模型還不太一樣。所以我覺得這應該屬於殊途同歸吧,這也是技術的特點,它沒有獨占性或保密性,大家往往在同一個時間段,先後領悟到了一个技術的關鍵點。

所以會發現 SBT 這篇文章中,關於 SBT 的實現,其實是一個中期的視角。發一個智能合約 SBT 太簡單了,並不能實現去中心化社會的鏈下映射。因為隱私問題是至關重要的,簡單上鏈就一切都公開了而不管是哈希上鏈,還是 Merkle tree 的方式,都是某種程度上保護隱私的映射方式。所以要實現一個系統的世界信息上鏈,還需要更多的技術來填補,這絕不是能很快實現的,所以所謂的中期,我覺得肯定是以年為單位的。

而長期,其實更多是一個願景,就是專門記錄身份信息的基礎設施的出現,當然這可能更快,比如剛剛開腦洞提到以太坊最近在 Merge,可能明年就推出 3.0,也許就有類似 Status Chain 的概念出現。

Shaun

最後一個話題,如果有一天 Web3 實現了 SBT,您覺得它會如何改變現有的生活方式呢?

Will

其實這個問題還真比較難回答,因為在 Web3 時代,我們對生活的這個概念的角度都不一樣。SBT 的文章中也舉了一个例子,所謂無抵押貸款,也就是基於信用,基於信用自然就要有身份,而想要在 Web3 時代有身份呢,就需要 SBT。但貸款這件事,不光是有身份能解決的,涉及到信用等等多方面的問題,把問題簡單化會使人誤導。所以還是要具體場景去不同的看待。

Shaun

我們溯源了 SBT 概念的產生背景,深入剖析了 SBT 目前的發展現狀,從整條脈絡來看,Web3 的新局面將不僅僅是 SBT 論文所描述的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社會,而是基於將 SBT 的狀態互聯網概念深入研究後,所形成的新的 Web3 世界。

SBT 概念的進一步研究,以及隨之而來的技術實現,將為 Web3 的世界帶來新的基礎設施、技術標準、以及各類應用形態。除了在相關概念和應用層面的創新、實踐,包括像 Solv Protocol 所提交的半均質化通證標準 ERC-3525,都有可能在 Web3 未來基礎設施,和技術標準領域,大有所為。

引用 Will 老師最新發表的文章中的一段做為總結:去中心化社會理念的實現,需要搭建一個新的基礎設施"身份層",需要能夠同時承載"Web III"的三根支柱------"信息網絡"、"資產網絡"和"身份網絡"。

從契約自由、到《激進市場》、再到 SBT 和去中心化社會,既然"身份"和"契約"這兩條串起人類社會一切活動和發展的紐帶,早在 150 年前梅因的大腦中便已出現,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由"契約互聯網"和"身份互聯網"所支撐起的"Web3"和去中心化社會的實現,只是一个時間問題------區別是,誰能得到天時地利人和,早一步可能成為先烈,晚一步會被時代巨輪無情碾過。

再次感謝 Will 老師的傾情分享,讓社區的小夥伴受益良多,謝謝 Will 老師。同時也感謝 DAOrayaki 社區。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banner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