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Galxe 的 Passport 事件出發,看靈魂綁定代幣發展的四個趨勢

DeFi之道
2022-09-17 10:54:59
收藏
Web3 憑證數據網絡項目 Galxe 在推出自己的 Passport 後,遭到罵聲一片,其倒行逆施的做法難以讓 Web3 用戶買單,也再次將靈魂綁定 Token SBT 再次被推向聚光燈下。

作者:wesely,Defi之道

當一個 Web3 項目開始推出需要 KYC 的服務時,結果可想而知。

知名 Web3 憑證數據網絡項目 Galxe 在推出自己的 Passport 後,遭到罵聲一片,因為需要用戶的身份和臉部信息,雖然一再強調其加密存儲和安全性,但倒行逆施的做法還是難以讓 Web3 用戶買單,與此同時,也再一次將靈魂綁定Token SBT 再次被推向聚光燈下。

image

第一次聽到靈魂綁定這個名詞時,我覺得這個名字太過於玄學,似乎不怎麼靠譜,像是一個算命先生起的名字。在看完Vitalik·Buterin與 E. Glen Weyl、Puja Ohlhaver 聯合撰寫的《去中心化社會:找尋Web3的靈魂》論文以及眾多相關文章後,一些想法開始湧現出來,有好有壞,最終在一種似是而非的感覺中完成了以下內容。

文章主要簡述了我認為靈魂綁定代幣的未來發展的幾點趨勢以及它在發展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問題,僅是一家之言,歡迎與我探討學習。

如何理解靈魂綁定Token?

我將其視為一種從屬關係證明或者更簡單點就是一個標籤,一個被貼上了就不可轉移性質的標籤,這個標籤可以是某種身份、某份證書、某個活動,也可以是某種鏈上行為,比如:Nansen 對不同錢包所做的諸如"稀有NFT收藏家"、"精英DEX交易員"等標籤,如果將這些標籤 SBT 化,本質就是一種靈魂綁定代幣,代表了錢包所有者的某種特製,通過這些SBT的標籤,可以構建一個原生的數字身份畫像,它可以與現實世界關聯,也可以選擇不與現實世界關聯,但在數字世界中,各種 SBT 的集合就可以塑造出獨立的鏈上數字人身份畫像

其實,這是從鏈上的角度出發,鏈上活動的記錄本就是 SBT 的一種體現,SBT 只是將鏈上活動顯性化了。如果是從鏈下角度考慮,SBT 則會與發行方強相關,發行方所處的行業、應用定位決定了這個 SBT 的用途和影響力,比如此次幣安發行的 BAB,它代表的是一個經過了 KYC 的真實用戶所以 BAB 這個 SBT 本質就是一個鏈上的身份證,證明擁有這個 SBT 的錢包背後是一個獨立且唯一的用戶,自然也就好理解為什麼基於 SBT 的空投可能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因為這樣能非常簡單的就能實現 Token 分散,也在很大程度的避免女巫攻擊。

談及靈魂綁定Token的使用場景,大致可以彙總為以下幾類:

  • 數字身份證或會員資格

  • 成就證明,例如工作經歷、教育、出席活動的驗證、聲譽等

  • 無抵押借貸

  • 社交恢復錢包

  • 靈魂空投

  • DAO治理防禦

SBT的四個發展趨勢

如果我們理解了"各種 SBT 的集合可以塑造出獨立的鏈上數字人身份畫像"這句話,對上面的應用場景以及發展的趨勢解讀也能很容易的理解,他們都是圍繞著"身份"這個關鍵詞展開。

1、DID與鏈上身份

如果構建一個與現實世界類似的數字社會,首先的要素會是什麼?

當然是人,有人才能稱之為一個社會,那如何定義一個鏈上數字人呢?通過鏈上數據嗎?可以,但這種費時費力,目前,諸如BrightID、Proof of Humanity 等鏈上 DID 的發展一直在泥沼中掙扎,高企的成本、緩慢的增長速度無法讓 DID 產生該有的影響力,而且即使通過 SBT 的打標籤的方式,也需要彙集足夠多的標籤才能有一個完整畫像,最簡單的就是打通現實世界的KYC,比如幣安的 BAB,簡單直接一步到位。所以 SBT 與鏈上 DID 的結合會是一個未來的趨勢,特別是在傳統行業中擁有大量真實 KYC 數據的企業,會在這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

DID 是一個非常大的賽道,無論是發展潛力還是應用場景都非常豐富,一些Web3的企業也希望能跑馬圈地搶得先發優勢,無論是 Gitcoin 推出的捆綁傳統社交賬戶的 Passport,還是 Galxe 需要 KYC 的 Passport ,都想要做一套自己的DID系統,這些數據比鏈上數據更有價值。

2、鏈上徵信與鏈上數據分析

無抵押借貸似乎是所有 Crypto 人的一個理想,而無抵押借貸的前提是身份和信用的系統的完善,身份即一個完備的鏈上數字人,包含各種諸如數字人格、行為習慣等信息;信用的構建則需要通過鏈上行為構建出一套鏈上徵信的體系,對不同的對象進行信用評級,比如,未來存在一家鏈上徵信的評級機構,可以通過對鏈上行為、所持的 SBT 進行分析,並以 SBT 的形式呈現對相關錢包持有人的信用評級,當然這需要足夠多的信息才能完備的展示真實的信用評級,所有才引有對後文 SBT 的跨鏈關聯的半段,這也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而這種評級機構需要對鏈上數據有著較強的處理能力,所以基於鏈上數據分析的項目,比如像Nansen、Token Terminal,Dune Analytics、Skew 等鏈上數據分析平台或將展示出更大的價值和影響力。

3、動態SBT+跨鏈

真實用戶都是多鏈用戶,所以支持跨鏈關聯的 SBT 一定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在單鏈模式下,通過 SBT 構建用戶畫像會有很多限制,相對片面,如果能在不同公鏈之間串聯起所有的SBT,通過對不同鏈上數據和不同種類的 SBT 的分類彙總,就能更快速、更完整的彙總出真實的用戶特質,同時也能最大化不同 SBT 的作用。

此外,因為 SBT 本質就是不能轉移的NFT,而 NFT 的動態化是未來 NFT 走向智能化的趨勢,比如此次 consensys 為慶祝以太坊合併做出名為"Proof of Merge "的NFT,本質就是一個動態的SBT,而動態 SBT 會以一種更加靈活和智能的方式反應數字人的鏈上活動,會在遊戲、社交等領域展示出更多的趣味性。

當前的Crypto行業,是一個超金融化的行業,所有的應用都和金融綁定,無論是社交、DAO 治理,而超金融化絕不是一個行業的全部,投機也不是應該成為 Crypto 的核心,還有更大的市場和想像力可以去發掘,一個連接現有的物理世界,能將傳統商業以一種更合理的方式接入鏈上,動態 SBT+跨鏈的方式會更加容易的連接物理社會,創作出更多的潛在應用場景。

4、SBT:Web2 企業進入Crypto的新視角

目前,以傳統 Web2 企業的全球視界來看 Crypto 行業的話,Crypto 還是一個處在法律模糊地帶的產物,出於對於風險考量,Web2 企業往往會以一種審慎的態度參與,想要深入切入這個行業,Token 和 NFT 都會產生潛在的隱患,而 SBT 的不可交易屬性,讓他們有了一種全新的視角。

無論是會員體系下的 SBT ,還是將線下 KYC 以 SBT 的方式接入到鏈上,風險會更小,同時通過 Web2 的方式打造多個維度的SBT,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對去中心化社會 DeSoc 中鏈上身份的構建和完善,說不定未來還會出現以此為主要業務的實體機構,其實,最近星巴克的 NFT 活動如果能與SBT結合,或許會是一個不錯的嘗試,未來,SBT 的發行方比 SBT 本身會可能更加重要。

但從這個角度切入,會受限於 Web2 企業的業務範圍和屬性,沒有 NFT 這種萬金油式的打法好用,同時由於 SBT 的金融屬性被剔除,會讓一些以追求收益的為主的項目方沒有了參與動力,進而讓 SBT 基礎設施、以及其他應用場景的構建相對緩慢。

SBT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介紹了 SBT 的優點,我們再來盤一盤它的缺點。

首先就是隱私與安全性的问题

一方面是 SBT 的隱私問題,哪些 SBT 可以公開,哪些不適合公開,可否實現自定義範圍和條件公開等,這些都還有待解決,針對這個問題可能需要引入零知識證明的等技術來平衡隱私與公開的關係。特別是與現實 KYC 進行綁定的SBT,安全性會更加重要。

此外,與 SBT 關聯地址的安全也將會進一步突顯,一旦私鑰丟失,將會產生更大的影響,比如:此地址擁有學歷證書、身份證明的SBT,借助無抵押貸款等機制,黑客會非常容易的完成無風險的套利。

未來,伴隨不同 SBT 類型的推出,發行方的可信度將會是一個核心的考量因素,所以能夠驗證發行方也將至關重要,SBT是需要依賴發行方的,而發行方的造假或是做惡,是沒法衡量和判斷的,所以發行方的中心化問題將會是一個制約 SBT 發展的因素。

SBT 的鏈上歧視

當有人發送惡意的 SBT,會對地址身份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針對不同的 SBT 的歧視,推出諸如價格歧視、服務限制、準入門檻等 Web2 式的操作也將變得更加容易。除此之外,"養號"或將成為一種產業,特別是加上鏈上身份的特製後,打造一個高品質的鏈上身份,然後在鏈上金融社會中以更低成本、甚至是無成本地進行金融活動,而背後數字人的真實道德和身份卻是虛假的,這會成為一顆隨時引爆的金融地雷。

上述的這種鏈上歧視會為去中心化社會 DeSoc 引入太多的負面因子,在 DeSoc 社會中僅僅依靠鏈上信用可能不太夠,可能依舊需要權威的機構來加持。

目前來看,SBT 還處於一個萌芽的階段,所有的應用場景、趨勢和問題的研判都是基於現有環境所做出的判斷,SBT 真正的未來還需要時間去驗證。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banner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