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ight Ventures: 打破「圍牆花園」,Web3 重塑社交範式
撰文:Alice,Foresight Ventures
摘要
- Web3 社交需要更多 Crypto-native 的創新玩法,而非 Web2 Copycat。社交範式的變革將是一場以「平台為中心」到「用戶為中心」的社交文藝復興,新敘事包括五個關鍵主題:社交圖譜、去中心化身份、隱私保護、可組合性、代幣化,我們仍處於社交範式變革的早期。
- 社交賽道從下至上可劃分成四個 Layers:數據層,協議層,隱私層和應用層。其中協議層最為核心。協議層長期看好能持續吸引用戶產生新的關係、身份、榮譽的社交協議和基礎數據網絡。應用層看好能形成可持續 tokenomics 的社交應用。此外,靈魂綁定代幣(SBT)形成的社交關係或許可以兼顧可組合性與弱金融屬性,將鏈上社交代幣的核心價值回歸到關係證明本身,成為真正有效的社交憑證。
Web3 去中心化的社交網絡應當是什麼樣的?
如今很多 Web3 社交產品仍舊沿用 Web2 商業模式,但這樣的單打獨鬥很難。我們需要的不是諸如 Web 3 Twitter,Web 3 Facebook 之類的 copycat,而是更多 native 的創新玩法。
漫談 Web3 社交範式變革
Web2 每個人都生活在社交巨頭們鑄造的「圍牆花園」中,用戶待在「圍牆花園」裡的時間越長,「圍牆」締造者就對他們越了解,但一旦去到另一座花園我們必須捨棄所有的社交關係和數據,淨身出戶。在 Web3 塑造一個更加公正、自由、平等的互聯網環境將變得可能。
正如歐洲文藝復興帶來了從「神」到「人」的人文主義思潮變革,Web2 社交到 Web3 社交的演化,也將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從以「平台為中心」到以「用戶為中心」的社交文藝復興。
筆者認為,社交範式變革的新敘事將包括五個關鍵主題:社交圖譜、去中心化身份、隱私保護、可組合性、代幣化。
關係變革:社交圖譜物歸原主
在 Web3 的敘事中,用戶社交圖譜將不再被某個公司所壟斷而是完整地保存在鏈上。
Web3 社交也許就像是元宇宙中的社交:你可以在魔獸世界裡看到你微信上的好友,像電影《頭號玩家》中男主角與他們的小夥伴們在不同的場景中保持好友關係,甚至可以通過算法找到精神伴侶。
實際上社交圖譜數據並不容易獲得。
形成完整的社交圖譜首先需要強大的多源數據清理、關聯、歸集算法能力。而且用戶的關係不能純粹從鏈上行為來分析,很多社交信息仍存儲在鏈下伺服器。最後,社交圖譜往往不只是現有數據的管理,還需要多走一步通過開發產品功能來引導用戶形成自己的關係網絡數據。
身份變革:可追溯,無需證明的去中心化身份
究竟什麼是 Web3 社交?下圖簡單明瞭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在 Web1、Web2 時代,我們需要進行繁瑣流程,證明自己是帳號持有人。Web3 僅需使用錢包私鑰對一個字符串進行簽名就能證明地址歸屬權。
去中心化身份(DID)或許將成為 Web3 用戶最重要的資產。鏈上數據的透明和不可篡改確立了身份信任的基石,Dapp 數據跨項目讀取調用則確保了身份的通用性與可組合性。無論是個人信用、NFT 持有、金融借貸、票據、身份證書、執照護照等,都可以轉化為用戶擁有完全控制權且獨有的鏈上信息,通過一個身份協議來訪問所有應用。
- 對於項目方而言,可以在冷啟動階段輕易找到空投的核心人群。
- 對於社交 Dapp 而言,去中心化身份能原生地把社交關係和群組關係建立起來。特定的入群門檻可以原生地通過讀取地址鏈上的資產信息和歷史證明進行自動判斷,無需證明。
隱私變革:多帳號,信息授權,隱私計算,隱私交易
鏈上數據屬於每個人自己,同時也對每個人可讀,也許你會覺得這樣的公開沒有隱私可言?
數據隱私問題可以拆分成三個層面:社交應用層,交互層與數據存儲層。
- 在社交應用層,問題解決方式是:多帳號與信息授權。多帳號,即不同的錢包可以有不同的圈子和身份。但如果一個 DID 可以對應多個錢包地址,那更穩妥的解決方案是讓用戶在社交圖譜、DID 協議中選擇哪部分數據信息可以被公開讀取。
- 在交互層,引入隱私計算協議,在保障數據隱私安全的基礎上,讓數據以「可用不可見」的方式進行安全流通。
- 在數據存儲層,區塊鏈數據不可變與公開的本質與隱私相矛盾,隱私問題變得更加複雜。由於數據一經上鏈就無法更改,而將帳戶和交易全部加密又非常昂貴和耗時。Mid-way solution 可能是事前讓用戶選擇哪部分數據需要隱私保護,不想公開數據直接進行鏈下存放。
關於 Web3 隱私,推薦大家去閱讀這篇深度文章:Foresight Ventures: 讀懂 Web3 的另一面「隱私」,在這裡不過多展開論述。
可組合性:可組合性之於軟件就像複利之於金融
可組合性將使加密貨幣處於金融和其他行業革命的前沿,這將像互聯網一樣從根本上改變行業,並將開闢一個無限可能性的新世界。
我們認為「可組合性」包含幾方面要素:
- 軟件可組合性:即「直接獲取其他協議生成的資產或數據,然後與另一個協議組合使用」的能力。這樣的不斷組合和被組合,讓每一個創新的成果都成為下一輪創新的起點,在軟件組合之中誕生更強大的模式。如,借貸協議與社交協議的組合可以形成「社交信貸」。
- 數據可組合性:新產品不再需要從頭開始累積用戶數據,去中心化數據庫把用戶的身份信息、社交圖譜、社交歷史等數據存儲在同一套數據模型中(如 Ceramic),供 Dapps 進行統一訪問和原生互操作。
- 身份可組合性:Dapp 數據可以跨項目讀取調用,不像 Web2 那樣被隔離存儲在中心化的伺服器上,確保了用戶身份在鏈上世界的通用性與可組合性。
- 可拆卸性:用戶應當有權力選擇僅向特定和應用協議授權部分個人信息,並可以隨時取消第三方信息 access。
代幣化:為收益而來,為網絡而留
如果 Web2 是「為了工具而來,為了網絡而留」,那麼 Web3 將是「為了收益而來,為了網絡而留」。
Web3 社交應用中出現了有很多有意思的共享收益玩法,值得長期關注:
- 粉絲經濟:Rally 幫助創作者發行粉絲代幣,去掉中間商抽成。隨著創作者人氣上升,代幣價值也會上升,創作者和持幣粉絲共享這一收益。
- 創作內容 NFT 化:Mirror 幫助作者將一篇文章鑄造為 NFT 並發起 DAO 眾籌。可以把每篇文章 NFT 理解為基金,每個人都可以持有一定的份額,而持有人的主要收益就是 NFT 轉手費用的分紅以及份額的升值空間。
- 社會關係 NFT 化:Lens Protocol 將用戶社會關係鑄造為 NFT,這些 NFT 將隨著內容 NFT 的增值而增值,在創作者和用戶,內容之間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共生關係;這為社區提供了良好土壤,Atem Network 就通過 NFT 將社區連接起來,用戶可以在 NFT 社區中討論、交易並且共同治理。
Mirror 文章眾籌
然而,我們能觀察到幾個共性問題:
- 絕大多數的創作者由於粉絲不夠多,得不到足夠的激勵。最多的打賞或 NFT 眾籌都流向了頭部項目,越不缺錢的人,越能拿到錢。
- NFT 鑄造 Gas 費太高,中小創作者和用戶鑄造 NFT 的收益可能還趕不上 Gas 費。未來 NFT-driven 應用的解決方案很有可能是上 L2 或者在其他公鏈做 Appchain,才能把費用降下來。
Web3 社交全景圖
筆者認為,社交從下至上可以分成四個 Layer:數據層,協議層,隱私層和應用層。
數據層
數據層包括去中心化數據網絡和數據庫,如 Arweave, IPFS,Ceramic,Kwil 等,用於存儲用戶鏈上身份數據,社交關係和通信內容。
由於鏈上數據不全、存取效率不高等原因,目前部分數據仍在 AWS 等中心化的伺服器中。隨著更多用戶數據上鏈,去中心化數據庫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Ceramic
Ceramic 是一個基於 IPFS 構建的去中心化的、可跨鏈的、能管理動態內容數據的數據庫服務。
- Ceramic 通過存儲數據流(Stream)解決了動態存儲問題,還提供了非常強大的內嵌身份驗證機制 3ID DID 和 IDX 跨鏈身份協議。目前已有多個社交項目在 Ceramic 上開發,比如社交圖譜 CyberConnect,Web3 推特 Orbis,即時通訊平台 The Convo Space 等等。
- 去年 12 月份 CyberConnect 用戶大量湧入曾導致 Ceramic 當機,其高並發解決方案有待時間檢驗。
協議層
協議層主要包括去中心化身份和社交圖譜協議,筆者認為這將是社交賽道的核心層。主要原因如下:
- 普適性極強,不論用戶使用哪款社交 Dapp,用戶都需要用社交圖譜和 DID。
- 協議層有較強的規模效應,未來很可能會跑出來一家或者幾家全網通用協議。
- 社交圖譜和 DID 賽道都處於發展早期,一方面是行業內部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另一方面用戶的認知較淺,行業競爭格局尚不成熟,存在較高的投資價值。
從更宏大的視角看,為了構建一個真正自由言論的互聯網環境我們需要的是協議,而不是平台。正如《Protocol, Not Platforms》一文所論述的,做協議至少給了我們自由的可能性,做平台又陷入到了圍牆花園式的舊話語體系中。
推薦閱讀《Protocols, Not Platforms: A Technological Approach to Free Speech》------ MIKE MASNICK
社交圖譜
社交圖譜賽道中的熱門項目包括 CyberConnect, Lens Protocol,5 Degree 基本總結如下:
核三大產品都支持 Profile (個人主頁) 和鏈上社交關係,Lens Protocol 和 CyberConnect 則有內容和通訊方面的擴展,我們重點比較一下兩者:
CyberConnect
CyberConnect 旨在聚合鏈上鏈下數據,提供一個標準的數據層。開發者可以通過 API 實現調用。所有的 DID 的關係數據和 Dapp 的使用數據將會通過 Ceramic Network 存儲在 IPFS 上。
這種方案的優點是輕量、可插拔,CyberConnect 註冊用戶達 140 萬 +,70 + 項目已經實現 API 接入。
缺點是目前社交圖譜能提供的功能有限。同時,無成本的社交圖譜讀寫在接入中容易產生冗餘數據。此前 Facebook 的社交圖譜就曾深受 Zynga 困擾,在處理和接入數據上需要更多平衡。
Lens Protocol
Lens 旨在成為開源的社交基礎設施,它將生態內所有的社會關係 NFT 化以構成社交圖譜;Lens 也自建了協議標準,吸引開發者在此基礎上開發功能模塊和應用,更像是做公鏈生態的思路。
Lens 的優勢:
- 它是 Polygon 上的智能合約,模塊間的可組合性非常強,生態內的應用可以共享社交內容、關係和模塊組件;CyberConnect 是基於 IPFS 的協議,可組合性要差一些。
- Lens 將個人主頁、內容、粉絲關係鑄造成 NFT,具備較強的貨幣化空間和想像力,e.g: Lens 個人主頁 NFT 一個月內地板價 10X,未來還會有更多的 NFT 發行活動。
- 相較於 Deso 社交網絡公鏈,Lens 的生態與經濟體系更加開放,這對於社交網絡而言非常重要。Deso 生態中的社交 App 均需要使用 $DESO 代幣,而出現明顯流動性不足,用戶量較少。
Lens 的局限:
- 從落地情況上看,Lens 目前只是建立了社交聯繫,和圖譜還有一定的距離,需要開發者自己去抓鏈上數據(目前大部分開發者使用 The Graph)。
- 當然 Lens 還面臨著另一個問題,它每一次交互都需要調出小狐狸錢包支付 Gas,用戶體驗不夠流暢,CyberConnect 則是把內容存入到 IPFS,用戶體驗更好一些。
Lens 生態建設模式較重,對項目方的市場拓展能力要求高。Lens 背靠 Aave 團隊,目前還在內測階段但整體建設進度較好,頭部項目包括 Phaver (Share-to-earn 社交應用),Lenster (去中心化論壇) 等,Dapps 可以依靠 Lens 的精準流量進行快速冷啟動。Lens 未來與 Aave 業務的協同潛力也值得長期關注。
去中心化身份 DID
Amber Group 於 2021 年 11 月勾勒了 DID 生態系統。DID 位於 Layer3,處於整個生態的樞紐位置。
DID 項目可以大致劃分為四個賽道:鏈下身份認證類、鏈上身份聚合類、鏈上信用評分類、鏈上行為認證類。值得強調的是,DID 成熟形態尚不清晰並沒有嚴格的定義,有些項目是身份協議,有些是憑證網絡或者身份應用,且專注於不同的應用場景。未來 DID 很可能是一個整體其中有各種組成部分。
a.鏈下身份認證
假設一個人畢業於斯坦福大學,曾在谷歌當工程師,在矽谷有兩套房,如果上述信息能夠得到認證而與這個人持有的一個地址綁定,那麼這將為他在鏈上的社交、借貸等各種活動提供加持。
BrightID
BrightID 是真人身份驗證的代表性項目,它構建了一種社交身份網絡,目前其已有超過 5.7 萬名用戶。用戶需要預約 zoom 視頻會議,通過人臉識別和驗證官復核保證身份唯一性。
Verite
Verite 由 UDSC 的發行方 Circle 公司於 5 月 10 日推出,其中 KYC 是其身份驗證的關鍵之一,具體細節有待項目方進一步披露。
b.鏈上身份認證
這類的 DID 項目並不關注線下的情況,而是通過「數字身份」這一概念實現鏈上身份信息的聚合管理。
Unipass
Unipass 是這類項目的代表之一,它做的事情正是鏈上身份的聚合管理:通過一個 Unipass ID,用戶可以綁定郵箱、多個 ETH 地址,並連接社交圖譜(CyberConnect)、信息聚合平台(RSS3)等協議,變成用戶在 Web3 的「One Pass」。
Spruce
Spruce 是一個數字身份認證系統,其產品套件為用戶的身份驗證、憑證和存儲提供支持,提供數據去中心化訪問控制以及 Web2 API 與 Web3 之間的互操作。與 Web2 現有平台帳號的綁定,對於一些已經在 Web2 中有一定影響力的人而言,是一個很不錯身份增強方案。
c.鏈上信用評分
這類項目的初心非常直接 ------ 拓展 Defi 借貸的場景,把現實世界中金融行業的信用機制在 Web3 中找到某種實現。
ARCx
ACRx 通過發行「DeFi Passport」,根據每個 DeFi Passport 信用分來量化其信譽度。相比於前兩類 DID 項目,鏈上信用評分類項目更聚焦於用戶「數字金融身份」,使用的也多是鏈上交易數據而非其社交數據。
d. 鏈上行為認證
這類項目的核心邏輯是,引導用戶參與某些合作方要求的活動、行為,並對其頒發鏈上認證。
Project Galaxy
Project Galaxy 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身份協議,而是一種憑證網絡。用戶連接錢包後即可生成一張「銀河身份證」,根據地址的歷史行為,自動貼上比如「Uniswap 交易員」、「OpenSea 交易員」等等認證。項目方與 Galaxy 交互會被收取費用,同時 Galaxy 也會給予對應的 curator(數據提供方)代幣獎勵。
隱私層
隱私計算協議旨在讓數據以「可用不可見」的方式進行安全流通。主要包括零知識證明、安全多方計算、基於現代密碼學的聯邦學習、可信執行環節(TEE)等技術。目前比較知名的區塊鏈隱私計算網絡有 Oasis Network、PlatON、Phala Network、ARPA、Aleph Zero、Findora 和 Deeper Network 等。
- 隱私計算網絡目前的實際應用場景亦比較有限,因為很少被產業型項目所採用,部分技術也尚不成熟。
- 未來社交需求爆發或將為隱私計算贏得更多用戶,但是隱私層的投資優先級或許並不會像其他層這麼高。因為一個用戶需要隱私處理的數據可能只有一小撮,且還需要滿足 web3 社交需求普及 + 用戶隱私保護意識覺醒 + 願意為其付費這三個前提。
應用層
Web3 社交應用圖譜 - 按社交形式分類
低門檻的社交應用也許能成為普通人進入 Web3 汪洋大海的一次嘗試。
社交賽道中仍沒有跑出現象級的產品,主要的問題是:很多應用只有 token 獲取場景,缺乏消耗場景,用戶習慣性「挖提賣」,無法形成網絡效應;token 無限制地流向二級市場也導致價格持續走低。
筆者認為可能的社交產品形態有:
- 基於 NFT 的社交應用。NFT holder 可以加入 holder 群,信用評分高的用戶可以直接找到 NFT 買賣家進行 P2P 交易、Swap、借貸。其中典型如 Atem Network,希望通過 NFT 形成社區,用戶可以在自己持有 NFT 的社區中討論、交易並且共同治理社區。
- 跨平台跨鏈的 IM 應用。用戶在一個 Dapp 中管理 Gamefi、Dao 社區、NFT 社群內的好友關係,也能通過狀態更新了解朋友們正在玩哪款遊戲,又入手了哪些 NFT。
- Gamefi 打金的玩法。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Phaver, 是 Lens 生態中領先的 Share-to-earn 應用。用戶可以通過改善他人體驗獲得代幣獎勵(發布優質內容,發掘優質內容,審核信息),消耗代幣以提升自己的體驗(內容質押、購買流量、訂閱付費內容、鑄造 NFT 等)。
- 基於 Defi 經歷 or 個人投資成就的大 V 社區,類似雪球。用戶可以將個人挖礦經歷、投資成就展示在 profile 頁,大 V 們輸出優質內容獲得代幣獎勵,也可以發行粉絲代幣。
- 基於 Dao 的內容社交應用。依靠 DAO 實現社區自治和內容審核,應用產生的所有收益也將根據治理提案分配給 DAO 成員。
投資方向
Web3 社交賽道處於早期階段,競爭格局尚不清晰;社會關係 NFT 化、粉絲經濟等新興商業模式值得長期關注。
應用層機會:看好能形成良好經濟循環、利益共享的社交應用,如 mirror。核心是判斷產品是否有足夠的造富效應和可持續的 tokenomics,以留住核心用戶 + 優質創作者並形成內生經濟循環。
協議層機會:長期看好能吸引用戶產生新的關係、身份、榮譽徽章的協議和數據網絡,這類產品一方面是社交數據的基礎設施,另一方面也是 C 端流量入口。
SoulBound Tokens 的社交網絡探索:今天社交協議主要方案還是圍繞 NFT 或者鏈下數據庫,前者金融屬性過強、後者由於不上鏈而導致可組合性較弱;基於 SoulBound Tokens 形成的社交關係可能可以兼顧可組合性與弱金融屬性,將鏈上社交 token 的核心價值回歸關係證明本身,成為真正有效的社交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