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N:與死亡螺旋角力的誘惑

六一資本
2022-06-19 11:25:48
收藏
Web2遊戲一將功成萬骨枯,也就是那麼幾個遊戲具備長期生命力。這個規律在Web3裡面,有可能直接以大項目大起大落的方式呈現。

作者: Coral,六一資本

前兩天,有文章將StepN比作西西里的美麗少婦,誰都對她懷有非分的欲望,誰都想趁機撈一把便宜,誰又都嫉妒她、都想污名化她,使她被遊街侮辱------客觀說,這個比喻用來形容Gamefi的生態非常恰當:大家都想獲取暴利,大家又都對天然具備龐氏模型的、崩塌之後的遊戲狠狠痛骂。遊戲模型處於上升週期時大部分聲音將其誇為機制創新,崩塌後則又有一批人堅稱一開始就斥之為龐氏,與沒有出逃的玩家一起,從輿論上將之踩在腳下。

但不要忘了,這是兩個對經營機制類遊戲絲毫不陌生的創始人做出來的產品,他們是非常明確的遊戲經營方,模型崩塌的時刻,項目方提取利潤,在BNB反彈見頂位置賣出,收回幾億美金利潤的操作,改變了此前回購銷毀GMT的慣例。

這是一個不成熟的遊戲,與我們津津樂道的、經濟模型漂亮的Web2大作相比,與《星戰前夜》、經濟模型連續不崩存在了20年的"不服不行"的煮肘大作《夢幻西游》相比,它操作太嫩,起得太猛,崩得太快。

但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遊戲經營案例,就像此前死去的算穩和公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項目樣本:生態參與各方,除了一開始和現在這種崩盤後依然繼續進場的真正的跑步者,基本可以分為項目方、鞋廠、中小玩家三類。這三個方面,無人清白無辜,全部屬於"知盤玩盤",博弈造就繁榮,這其實就是機制類遊戲的精髓,也是它非常容易死掉的根源。

Web2遊戲一將功成萬骨枯,也就是那麼幾個遊戲具備長期生命力。這個規律在Web3裡面,有可能直接以大項目大起大落的方式呈現。

對依靠"遊戲機制"、經濟模型帶來爆發的遊戲來說(這也是我認為當前Gamefi中最有機會的一類遊戲),死亡螺旋猶如一把達摩克里斯劍,永遠懸在頭頂,很多動作都是信誓旦旦的要拉住它不掉下來,但大多數項目,這把劍都最終掉下來了,區別是拉住了多久。

但與死亡螺旋的引力不斷周旋、角力和共舞,這正是項目經營的真實過程和有趣之處。

產品

當我們看到StepN產品的時候,不得不說是驚豔的。這是一個同時具備了GameFi、SocialFi和Web3 Keep的運動APP特質的東西。

而但凡是這樣稍稍出乎意料又有效結合的產品,其火爆的概率就很大。

StepN一開始自己一直宣稱是運動App,的確這幾個月也有大量玩家稱自己瘦掉了幾斤十幾斤不等,這個屬性被市場驗證是站得住腳的。

SocialFi,這個屬性除了高等級的鞋子炫耀,類似於猴子、豪車,還有項方正在世界各個城市運營的"線下約跑"、遠期的社交平台規劃,以及社區自己的各種想像。這個也算是站得住腳,畢竟隨便一個手遊都可以線下組團開黑,更不要說必須實體線下出門跑步的鞋子。

但最重要的屬性,其實還是這個龐氏模型+卡西諾模型(開盲盒)的Gamefi屬性。這點其實在一開始的討論中被大大低估,項目方說自己請了EVE(星戰前夜)的經濟學家,又傳出團隊裡有《夢幻西游》的前團隊成員,都被市場忽略了,當然最後還傳出"團隊裡有前趣步高管"這樣無法證實的說法。

總之,依靠前面兩個站得住腳的運動App+SocialFi屬性作為一個站得住腳的基本面、有效敘事,疊加了後面真正使其能夠"其興也勃"的龐氏和盲盒,這才是StepN基本全面的模型。

社區有個非常精妙的比喻,說StepN是一個開在體育館裡的賭場,觀眾席上還坐滿了人------這真是特別好的概括了上面三個屬性。

image

一家開在體育館裡的賭場,觀眾席上還坐滿了人

體育運動這件事提供了巨大的基數和黏性,賭場提供了場內貨幣消耗的方式和爆發式膨脹的龐氏模型,SocialFi 屬性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傳播力量:互相安利互相傳染,導致一起買鞋走路,並且一起開盒子炫耀。

爆發、鬥爭和意外

六月的鞋子猶如核彈爆炸後的一地雞毛,各種聲音紛紛出來質問:是不是爆發得太快了?

用戶數發展過快、團隊賺錢過快、形勢變化過快,導致項目方掌握不住項目,甚至財務自由也不想辛苦做項目了,導致項目塌台……其實不是,如果一個項目能火,必然有一個爆發期,這個爆發期就是量價齊升,節奏奇快,雞犬升天,隨時暴雷……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個先來,說的就是這樣的時期。

但是如果一個項目一直沒有爆發期,那它基本就是一個啞炮。

即便是一個市場預期非常高的巨額融資豪華團隊大項目,你們可以給予極大的期望,剛上線可以來一波PR得到的疑似熱潮,但是遊戲真實入場數據上線即見頂,市場從不為陣容的華麗買單。

簡言之,一個遊戲,不爆即死,你各方面配置再好沒有用,市場不買單就是一切白費,這個Web2的遊戲殘酷定律到了Web3依然有效。

好的Gamefi項目必然經歷爆火,爆發期必然是生死考驗,爆發而不死是一個足夠牛X的項目和足夠牛X的項目方的必備經歷。(由於是龐氏模型打底的遊戲項目,這裡不便使用偉大項目這個限定詞彙,只能降級為牛X)

花費這麼多字數扯"爆火",實在是Defi和公鏈這類項目優秀即爆量的認知太過深入人心,而Gamefi,更接近"漲到買不起就都好看可愛審美拉滿"、"不漲再好看也沒用"的NFT項目,暴漲和爆火才是道理,暴漲和爆火某種程度上更高於"好"和"不好"------對NFT來說,猴子和月鳥(MoonBird),兩個藍籌暴漲之前,大家都覺得挺醜的,暴漲之後大家審美"紛紛跟上來了",覺得猴子很有審美水準和風格,而月鳥哪哪都顯得可愛且彰顯值錢。遊戲也一樣,火了你可以分析為什麼爆火,不火也沒必要分析到底有多好。

StepN經歷過至少兩輪真正的爆發期。

一輪是Solana上的爆發,3月初到4月末,增長曲線從平緩到陡坡。50天內,玩家賬戶從總數1萬增長到日增過萬,總量從1萬到30萬,實現了圈內爆發和初步出圈。這一輪基本沒有失控,僅僅是最後幾天出現了異像。

第二輪則是近乎瘋狂、爭議極大的BSC上的爆發,時間大概是5月一整個月。

而這期間,實際上最重要的是,它其實經歷了穩定可控增長,以及四次不受控的爆發和並不意外的崩盤。

大部分人印象中,Solana鏈上的鞋價一直像我4月中進場時一樣平穩受控,直到6月份由BSC上的鞋價崩盤導致下跌。其實並不是。

儘管後來BSC上的幾次暴漲令人目瞪狗呆,但這股被外界稱為深圳老哥的市場力量,是在Solana上首次顯露鋒芒,並和項目方交手,只是這段短暫的歷史,卻被大部分的鞋眾忘得一乾二淨。

4月末,BSC的鞋子剛剛經歷了BA上的抽獎發售,10 BNB一個聯名鞋的價格令人望而卻步,大部分人翹首等待BSC鞋價下跌,此時Solana上的gst和鞋價突然開始有規律的暴漲。

三天之內,GST從不到4突然拉漲到9,一雙地板灰鞋的價格,從此前穩定了將近一個月的11SOL左右,被瘋狂拉漲到18,伴隨的則是一小波熱潮:我身邊的同伴們或咬牙高位梭哈,或者咬牙拿灰鞋在高位換了7000u起步的綠鞋。然後大家一起以驚呆的姿勢不斷刷新GST的價格------每次刷新都再上漲一些。

項目方迅速出擊,宣布三倍雙胞胎活動------Mint一次生出兩個鞋盒的概率上浮為平時的三倍:鞋友們說要有鞋,那就來多多的鞋。

很快,面對飆升的GST,又宣布講GST上線FTX------並且是現貨和合約一起上,顯然,用做空機制壓住明顯被控盤的GST價格,以市場力量壓制市場力量,算是一個聰明辦法。

更重要的是,宣布BSC上空投1萬雙給Solana的創世鞋持有者。

這波操作下來,Solana上的gst和鞋價應聲而落,撐了幾天之後再不回頭,GST一路下跌到今天的0.6u。

而BSC上的鞋子開啟了第一輪暴漲後的暴跌,首發的2000雙鞋因為宣布空投從38BNB的價格暴跌到5BNB,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目光。

沒有人知道,這波控盤GST和鞋價首戰失利的"深圳老哥",已悄然轉移到BSC上,並迅速控盤了這個嬰兒期的盤子。

(注:由於"深圳老哥"這個群體的真實存在未能被100%證實,此處為一個泛稱,代指一股明顯存在的市場力量)

深圳老哥、其他中小鞋友和項目方的互相博弈,上演了資本妖精和宏觀調控的幾波交手,為BSC鞋子市場的野蠻生長造就了幾波暴漲暴跌,最終一地雞毛。

創世鞋擁有者回憶說,早期的Solana鞋市生態也和BSC一樣猶如一座活火山,鞋價和GST都噴發到20,然後被項目方調控了下來。後來就一直平穩了。每天被精準的調控在1100U以下,按照當時大概100u的SOL計價,大概一直在11SOl左右。走路和Mint收益都相當確定,大部分人非常規矩的在每天走路和升級裡倒數回本週期,收益確定得彷彿上班打金、Work To Earn。

大概這正是BSC上第二輪鞋價和GST開始拉漲時項目方不夠在意的原因。

BSC上10000雙空投落地之前,所有人都預期空投將帶來暴跌,甚至10億大佬在500人大群勸人:賣了吧,明天空投下來有更便宜更極品的鞋子可以撿。

結果卻是空投前一天開始,鞋價見底反彈,市場上那個神秘的翻雲覆雨手開始悄悄操作。伴隨著空投和接下來大家同步進行的鞋子一批批升級、兩天一次Mint,GST顯著的需求大於供給,開始飛速上漲,從一開始本已令人側目的11U,一路上漲到45U。此時打金最多者能達到一組鞋一天5000U,"一天走路三萬多塊,真有點不好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Solana上的GST和BSC上的GST無法跨鏈互通,實際上是兩個從供需到價值都毫無關係的代幣。

同時,灰鞋地板價從底部的5BNB,飛漲到45BNB,暴漲9倍,而隔壁Solana玩家紛紛被一天打金兩千U三千U的暴利驚動,想拿一雙Sol綠換一個Bsc灰,不好意思,換不到。

------此時一雙極品灰Jogger要價能到50多BNB,"十萬rmb一雙鞋,你們瘋了嗎?"Sol玩家非常憤怒。

據說此輪深圳老哥已經在出貨,鞋子瘋狂的暴漲,前期進場BSC者均獲得不小的收益。

同時,鞋子賣出的詭異感受,也明確顯示了控盤者的存在:如果你按照相似屬性的地板價格掛出鞋子,瞬間會有幾雙略低於你價格的鞋子掛到你前面,如果你降價,又會再冒出幾雙更低的……直到你以顯著低於市場的價格掛出鞋子,它會被秒。一雙市場掛價約60BNB的鞋子,甚至要40BNB才能實際賣出。市場流動性弱的堪比平穩期的NFT圖片市場。

在GST一天暴漲40%到45的時刻,項目方再次出手,宣布修改Mint所需要的GST和GMT比例,從200GST直接修改為100GST+100GMT(後來進一步修改為動態配比,比如40GST+160GMT,目前為360GST+GMT),GST頓時暴跌,鞋價隨之暴跌。最低處達到了12BNB,當之無愧的膝蓋斬。

此時一個邏輯才真正浮現:鞋價其實是圍繞GST 價格波動的,真正支撐鞋價的是GST 價格,因為這是鞋子作為生產資料的真實產出和實際成本------鞋子Mint 和升級需要GST 作為主要成本,鞋子產出的也是GST ,如果說鞋子是鏟子,那麼GST 就是它所能挖出的黃金。

這一個特殊時刻,還伴隨著五月的大盤暴跌:BNB從300左右跳水到最低210,然後迅速拉回;而SOL則是直接從100下滑幾天,然後腰斬到50,並且不斷往30下探。

鞋價和本幣雙殺,幾乎導致市場一片死寂。

但是有一個數據預示了後來BSC上鞋子最瘋狂、規模最大的一次暴漲,也是它第三輪暴跌後未能再暴漲的原因,以及SOL上鞋子一路向下的原因:進場人數

SOL上的進場人數,從1月到3月的每天幾百一千,到4月份的每天幾千人,以及4月末暴漲那一波的日增進場過萬,它實現了進場人數的三級跳,最後一波,深圳老哥的控盤試水和小玩家的市場情緒,助推項目跨入了日增一萬的大門檻。

而這個在SOL上長達半年的進程,在BSC上縮短到了兩個月。

在上述兩輪BSC上的鞋子從10BNB暴漲到38B,暴跌回5B,再暴漲到45B,然後暴跌到12B的過程,每日新增始終不超過1000人,而一直在每天新增500-800之間徘徊。我甚至一度猜測,它還要孵蛋多久?

沒想到爆發來得如此之快。

等待每日新增破千花了大約20天,但是一旦破千,卻以第一天1000+,第二天2000+,第三天3000+……第七天7000+這種速度暴增,此前有文章分析,總新增每天2%,由項目方以邀請碼控制,每天就發2%邀請碼,再多就沒有了。但BSC上的新增很大程度是SOL上的原有賬號遷徙,根本無需邀請碼,既有的幾十萬用戶,一天遷過來一萬人完全可能。

伴隨著新增人數爆炸式的開啟大遷徙,以及大盤穩定,鞋價開啟了又一輪肆無忌憚的暴漲,再次從12B衝到35B,然後快速回調到25B,並且在這個位置上居然實現了幾天的價格穩定。

而此時,全網瘋傳一張簡單的算數截圖:一雙鞋Mint成本大概是3B,地板價卻是25B,一雙鞋差不多賺22B,每48小時Mint一雙鞋------也就是買兩雙鞋,4天回本,8天翻倍,指數裂變,一個月數十倍……

五月末那一周,整個圈內都是這種言論,此時的拋壓卻已經達到無可挽回的數據:每天近萬人進場,這些人購買的鞋子在幾天之後都會回報給市場幾萬雙鞋的拋壓,這還不算場內已有的玩家那幾萬雙鞋的拋壓……以及對GST的拋壓……除非進場人數達到一天幾萬,否則根本接不住此等拋壓。

就在這樣岌岌可危的時刻,場內玩家"每天心驚膽戰的賺個十幾萬"的時刻,圈內NFT的玩家們、Defi的玩家們,開始紛紛私信要求進場……有些被攔住了,有些看著25B的鞋價不顧一切下場接盤了。

此輪狂歡的最高點,是朱啸虎,作為傳統資本大佬,朱發朋友圈說自己買下了一雙BSC的灰Runner,並說StepN"不完全是龐氏"。

BSC的鞋價史無前例的在25BNB這個泡沫巨大的高點上持續了將近一周的時間。

正當所有人沉浸在殘暴歡愉中載歌載舞的時候,市場開始出現謠言,項目方的闢謠、AMA,擋不住鞋價不斷的隨著"技術團隊被抓"的傳言不斷暴跌,最後,在項目方一個滿是利好的AMA結束後不到3小時,凌晨12點半,清退中國用戶的公告來了。

此後幾天內,鞋價一路破1BNB,距離高點跌去了98%。

StepN項目方則在不斷將數萬個BNB和數十萬個SOL不斷轉入各個中心化交易所賣出。

社區還在不斷幻想項目方拿著賣幣得到的資金拉盤GST或者拉起鞋價,即便在數日之後,因為更新嚴重拉胯,"技術團隊出問題青黃不接"這一事實被基本默認,社區依然抱有期待。

但實質上,即便國內技術團隊的變故令人震驚------這有點像V神的核心開發者們集體車禍去世導致以太坊停滯一樣荒唐,但實質上使得鞋價高位俯衝再也起不來的原因,還是機制原因------越高的價格和越多的場內人數,需要更多的進場人數和資金支撐。

如果能一直做到像一度Solana上維持的大約1100U(或者其他價格)的鞋價,以及大約4u的GST(或者其他價格),這樣的穩定的產出穩定進場穩定消耗,或許能夠將這個龐氏打底的經濟模型一直維持下去。

但是沒有如果,深圳老哥的入場,散戶們被動卷入主動享受的殘暴歡愉,大大透支了遊戲模型的發展速度,項目方努力過,但是當他們發現控制不住局面時,也加入了"一天流水1億美金收入600萬美金"狂歡,畢竟龐然大物如騰訊,憑藉14億人口的市場,巔峰時期也不過如此。

目前的StepN陷入了和Axie一樣的死亡螺旋:鞋價波動下跌,GST波動下跌,雖然無論何時進場都可以算出是35天左右回本(如果GST價格不繼續下跌),但實際此時進場已經很難回本,真的已經變身一個Web3健身年卡:一直有一個回本收益的誘惑,但只是激勵換健康。回本?只能從一開始就放棄這個想法。

image

回本激勵和損失厭惡:"永遠再走35天回本"

絲毫不必懷疑,項目方原本希望通過限量皮膚燃燒寶石、燃燒鞋子、卷軸Mint、開新的Realm等方式(不用管都是啥,總之都是遊戲內消耗手段和續命手段),能夠一次一次的和死亡螺旋拔河,把它來回一個基本平衡的狀態,使StepN有機會像《夢幻西游》一樣成為20年不崩的遊戲。畢竟,你好不容易做出一個印鈔機,肯定希望他是一個20年的印鈔機……或者至少2年?

很難說最後到底是因為技術團隊的哪個問題,導致的更新實質停頓,還是因為遊戲數據因經營不善或者項目方鬥深圳老哥失敗而數據增長失控,更難以分辨是哪個原因導致了崩盤------我認為進入到一個無法提供穩定回本預期並持續較長時間的階段已經可以算是崩盤了。同時,現在的進場人數呈現明顯下滑,高峰期Solana上進場人數達15000+,BSC上進場人數接近1w,,BSC上進場人數接近1w,現在Solana上進場人數下滑為6000+,BSC上不到1000。

對一個確實以龐氏模型打底的遊戲來說,這進入了一個非常不健康的階段,可見的增長萎縮,暫時步入了和Axie同樣的螺旋。

image

Solana上6月9日進場人下降至6000多人

來源:https://dune.com/nguyentoan/STEPN-(GMT-GST)-Core-Metrics

image

6月9日,BSC進場人數已低於1000,僅900多人

來源:https://dune.com/waterstone/fork-Stepn-Analysis-(BSC)

毫無疑問,如果想做一個常青樹,他們至少暫時是失敗了,雖然新增一天也還有五千多人。

後續,我們還會繼續觀察這個實力依然不錯的團隊的發展,畢竟無論我們如何憤怒責怪Axie和StepN的團隊,他們都是僅有的創造了第一代和第二代火爆的Gamefi的項目方。

其他仿盤的水準與這兩個相比更不值得一提。

或許StepN仍將低位滑行一段時間,並給Jerry和Yawn這兩個的確具備理論和經營水準的傢伙一個時間窗口,來使得他們有機會項目回到一個可能實現數百萬用戶的軌道上。

最近幾天,項目方發消息稱他們認識到"穩定經濟模型和價格是他們的責任"(大意)。

得失

從整個過程來看,項目方經歷了幾個過程:"平穩慢速增長------可控爆發------失控爆發------向下螺旋"這幾個階段,數據的爆發可以說是意料之中,如果不出意外,當前數據和發展絕對目前的局面。

意外因素主要是兩個:第一是作為一股強市場力量與項目方爭奪遊戲中鞋子和GST量價控制權的"深圳老哥";第二,是四月末五月初宣布了五月限定"熊貓皮膚"之後,突然出現的技術團隊或者技術更新的大問題。

前者導致了數據加速爆炸和遊戲生命縮短和透支,後者則使得項目方本可以用於爭奪控制權和快速應對項目發展的大量"武器"無法拿出來,只能修改一下Mint參數和做做AMA來調整市場預期和調控遊戲。

如果說從根本上維持運動健康這個模型,比較實際的建議是:賣出鞋子的一部分手續費直接用於銷毀代幣,等於買入鞋子也是一種消耗方式,使得買賣本身,主要是新玩家/新賬號進場本身成為一種類似買點卡的活動。

但其實,在前一段時間,更重要的操作是,設法使得鞋價重回緩慢上漲通道,或者說在合適的節奏上推出新的Realm,前一種努力的目標,是使得模型能夠回到進場人數暴增後不斷下降的乏力狀態之前,但是看數據,BSC和Solnala上的Realm都不太可能回去了,最可能的還是開新的Realm。但從維持信心來看,要能夠維持此前兩個Realm的基本平衡,基本別太快下跌,因為一個項目如果對玩家來說信心暴跌,可能其增長潛力就不再了。

而在技術團隊這樣的命脈人員部分,強烈盡早使用Web3的去中心化工作架構,畢竟Web3不是一定要在公司框架內進行,也不適合在公司框架內進行。

作為一個在經營上很有想法的團隊和一個快速火爆的遊戲項方,StepN團隊遭遇的應該算是正常等級的市場考驗,無論是深圳老哥還是技術團隊問題------如果遊戲做成並真正成為常青樹,這個等級的問題會時不時出現,並且只有團隊不斷完善才能一一應對。

所以與其說向他們提供更多的建議,不如說建議團隊看到其本身還有非常多的需要改進的地方,一路高歌猛進的4月和5月,實在是太容易讓一個年輕的團隊得意忘形了。而接下去無論他們是打算在StepN項目上繼續調整延續並做大,還是再發一個項目,最重要的其實是團隊的誠信值和外界的信心值。

或許這就是區塊鏈中文世界裡常說的,考驗格局的時刻。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banner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