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Animoca 創始人 Yat Siu:我們為何會在18年重注 NFT 賽道?

福布斯
2022-01-28 09:10:13
收藏
“我們是種子輪和 A 輪投資者,因為我們是運營資本,而不是金融資本。”

作者:Steven Ehrlich

原标题:《How Animoca Brands Built A $5 Billion NFT Fortune

編譯:谷昱,鏈捕手

福布斯:你能告訴我 Animoca 的歷史嗎?

Siu:我們確實是從一家手機遊戲業務開始的,在2012年蘋果不喜歡我們交叉推廣該公司應用程序的方式,不光彩地將我們平台下架之前,我們是亞洲最大的手機遊戲公司之一。那時,我們的安裝量遠遠超過 4000 萬次,年收入達到 2000 萬美元。

福布斯:是什麼讓你專注於加密貨幣?

Siu:我們在 2017 年底通過 CryptoKitties進入了區塊鏈和 NFT。我們當時正在完成對加拿大一家名為 Fuel Powered 的工作室的收購,該工作室與另一家名為 Axiom Zen 的公司共用一個辦公室。他們正在共同開發這個名為 CryptoKitties 的小東西,它於 2017 年 11 月推出。

Fuel Powered 的聯合創始人被邀請作為聯合創始人加入 Dapper Labs。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於 2018 年 1 月成為 Dapper Labs 的股東和 CryptoKitties 的出版商。當我們看到 NFT 的潛力時,它對我們來說代表了數字產權,我們基本上全力以赴,從不回頭。

福布斯:你是如何構建你早期的投資組合的?

Siu:我們投資了 Decentraland、OpenSea、Wax 和 Axie Infinity 的開發商 Sky Mavis。我們還收購了The Sandbox。這一切都發生在 2018-2019 年間。那是非常非常早期的日子,我們在這個領域有點獨行俠。如果你還記得,在 2018 年,尤其是在 2018 年末,每個人都在逃離NFT的場景,而這裡我們談論的是NFT。

你可以想像當時對我們(或任何人)來說是多麼困難。我們是當時極少數真正追求它的人之一。我們知道比特幣,也知道去中心化是一種技術。但真正吸引我們想像力的不是可替代代幣,因為它們更關注金錢。讓我們興奮的是 NFT 所代表的東西。這基本上就是我們決定全力以赴的原因,我想我們是在市場真正被壓垮的時候到來的------在更廣泛的加密意義上,事後來看,這給了我們很多機會。

福布斯:這對你的融資有何影響?你是如何負擔所有這些收購的?

Siu: 在此之前,我們是一家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上市公司。我們最終失去了在該交易所的上市地位,因為我們深入研究了 NFT 和加密貨幣。這是一種不同的去平台化。2018 年,當我們看到 NFT 的潛力時,我們還是澳大利亞一家非常小的上市公司。作為董事長,我帶領公司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我們用 50 萬美元對公司進行了資本重組。我們當時的市值只有 300 萬美元。

當我們在 2020 年被摘牌時(儘管我們在 2019 年被停牌),我們公司的價值約為 1 億美元。我們與停牌抗爭了七八個月,所以我們在那段時間沒有交易,最終,我們被驅逐出交易所,主要是為了交易加密貨幣,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當時對加密貨幣懷有敵意。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在進行過程中籌集了資金,但這些都是小額籌款活動。到我們第一次達到獨角獸地位時,我們只籌集了大約 2000 萬美元。因此,我們進行交易的其中一種方式------這是讓我們陷入困境的部分原因------是大量的股票互換 。這意味著,對於與 Sky Mavis 和 OpenSea 的交易,我們成為了彼此的股東。但我們上一次正式融資是在 10 月,我認為我們以 22 億美元的估值籌集了 6500 萬美元。(編者按:1 月 18 日,Animoca 以 50 億美元的估值完成了 3.5 億美元的融資。

福布斯:就投資規模而言,你的最佳選擇是什麼?

Siu:在資金資源方面,如果需要,我們當然有能力與大玩家競爭,但我們不是這樣玩的。如果你看一下我們非常尊重的風險投資公司 Andreessen Horowitz,相對而言,他們往往來得更晚。例如,該公司領導了 Axie Infinity 的最後一輪融資,並於去年進入了 OpenSea。幾年前,我們以種子輪估值從事這些業務。我們最終在 2019 年向 Sky Mavis 投資了不到 80 萬美元。

所以像Andreessen這樣的人為了進入而付出了過高的代價。我不認為他們不負責任,但他們必須付出更多才能進入。我們是種子輪和 A 輪投資者,因為我們是運營資本,而不是金融資本。

福布斯:讓我們談談你的投資方式在過去幾年的演變。我看到你正在擴展到托管和錢包等基礎設施,並成為網絡驗證者。

Siu:我們是很多鏈的驗證者,包括Flow。對我們來說,從廣義上講,當考慮我們為幫助構建元宇宙/Web3 所做的一切投資時,它們中的每一個都是為了在這個元宇宙中部署對產權的重視,對我們來說,這就是 NFT。

為了促進這一點,我們需要創造一些東西來幫助建立所有這些 NFT 的網絡效應。舉例來說,這意味著通過投資以更輕鬆地讓用戶使用。我們投資了像 Kikitrade 這樣的平台,這基本上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加密入口;例如,我們投資於驗證器之類的項目,我們在生態系統中擁有代幣。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對沖策略。由於我們對 Dapper Labs 的投資,我們是 FLOW 的大股東;我們是 AXS 的大持有者,並且在該領域還有 100 多個代幣。對我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種投資方式,這是一種對沖自己並幫助發展生態系統的方法。如果我們相信未來在元宇宙中,我們需要擁有越來越多的在該空間中增長的貨幣。在現實世界中兌現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回到現實世界是昂貴的。

福布斯:Sandbox 最近受到了很多關注,尤其是與阿迪達斯和百威等品牌合作夥伴關係。這種夥伴關係戰略是什麼樣的?更一般地說,你如何處理合作夥伴關係?

Siu:我們早期在遊戲等領域建立了數字品牌關係,這很有幫助,我們可以利用這些關係將它們帶入 NFT 和區塊鏈。有時他們對我們說:"當然。是的,我們相信你。我們做生意已經很長時間了。讓我們繼續。" 但他們並不太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從那以後,我們最終將一些大品牌引入了Sandbox,比如F1、Carebears 和藍精靈。今天,我們與數百個品牌合作,有些已宣布,有些未宣布。

就阿迪達斯而言,它特別關注Sandbox,它本身已成為一種平台。但是我們的其他品牌關係通常是自上而下的,我們許可關係、合作夥伴關係或有時是合資企業,然後我們與所有公司合作。我想說,Sandbox 本身已經變得獨一無二,因為它確實抓住了成為數字曼哈頓的想法。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塊土地。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