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o Network:一個不能忽略的Cosmos平台級項目
原文作者:0x76/律動 BlockBeats
如果提起 Cosmos 生態,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往往便是跨鏈。的確,Cosmos 憑藉高效的底層 IBC 跨鏈協議,以及便捷的區塊鏈開發工具 Cosmos SDK,構建了一個欣欣向榮的多鏈生態系統。
但是,開發者加入 Cosmos 生態只能通過應用鏈嗎?我們能否像在以太坊中一樣,直接在 Cosmos 中部署智能合約?如果能,那麼可以在哪裡部署?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對 Cosmos 生態進行了重新的掃描。本篇文章,便要介紹一個在中文互聯網中極少被提到的項目:Juno。
應用鏈還是智能合約?
想要真正理解 Cosmos 這樣的多鏈生態,我們首先需要打破許多人們長期在單體架構區塊鏈平台(以太坊)中形成的固有概念。
在 Cosmos 生態中,對於任何一個新遇到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首先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便是:你是一條鏈嗎?
下面我們首先將 Cosmos 生態中常見的一些項目進行分類。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項目在選擇底層技術架構時會有不同的考量。例如最基本的交易平台類項目中,面向整個 Cosmos 生態資產交易需求的 Osmosis 便選擇通過應用鏈構建。
以便於利用 IBC 協議更好的吸納整個生態中的資產。而 TerraSwap 則主要解決 Terra 公鏈中的原生資產交易問題,因此直接在 Terra 鏈上通過智能合約部署便是更合理的選擇。
此外還要注意的是,雖然支持智能合約已經成了新一代公鏈的標準配置,但是 Cosmos 生態中的應用鏈們並不是都可以無準入的部署智能合約。嚴格來說,絕大多數應用鏈都不能部署外部的智能合約。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Cosmos 生態中的應用鏈往往有著自己的核心目標。以最基礎的 Cosmos Hub 為例,其最核心的職能便是盡可能穩定的連接生態中的其他應用鏈。而如果直接開放在其上部署智能合約功能,新的應用需求必然會擠佔 Cosmos Hub 的計算資源,進而影響應用鏈核心功能的實現。
這就造成了當前 Cosmos 生態中的應用鏈,絕大多數都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
但是,智能合約憑藉其更低的開發難度,在開發者中依然存在著極高的使用需求。如果我們認為 Cosmos 生態會在未來繼續蓬勃發展,那麼很難想象這個生態中竟然沒有一個可靠且無準入的智能合約部署平台。
而由 Cosmos 官方團隊開發的 Juno 項目,便是 Cosmos 生態中這一基礎設施級別的平台級公鏈。(另一個有相似潛質的智能合約平台鏈是 Evmos,與 Juno 的主要區別在於其可以兼容 EVM,在本篇中暫不討論。)
Juno 公鏈的特點與優勢
作為一條智能合約平台型公鏈,在討論其生態前還是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他的各項基本參數。
1. 共識與性能
Juno 公鏈依托於 Cosmos SDK 開發,因此也一並繼承了 Tendermint 共識與 PoS 機制,並且原生支持 IBC 跨鏈交易。依據官方公布的信息,Juno 預計可以達到 10000TPS 的交易吞吐量。
2. 智能合約
Juno 公鏈所支持的智能合約並不是我們熟悉的 EVM 兼容公鏈所支持的 Solidity,而是 CosmWasm。
CosmWasm 支持 WASM 虛擬機,可以讓開發者使用多種更常見的語言開發更加安全的智能合約。簡單的說,開發者可以使用他們之前已經熟悉的編程語言(如 rust、Go、C、C++)直接在 Juno 上開發應用。
相對於以太坊生態中已經十分成熟的 Solidity,CosmWasm 是一種更先進,但目前生態尚在發展中的新一代開發標準,且 CosmWasm 智能合約原生支持在 Cosmos 生態的跨鏈互操作能力。
3.Token 標準
CW20 是 Cosmos 版本的 ERC20Token 標準,其在基本繼承了 ERC20 主要特點的同時,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進,如為 Token 增加元數據以存儲 Token 的 Logo 等。未來部署在 Juno 上的應用,其發行 Token 大概率都將遵循 CW20 標準。
這裡需要多補充一句,我們常見的許多 Cosmos 生態中的 Token 如 ATOM 以及 JUNO、OSMO 等,都並不遵循 CW20 標準。因為這些 Token 都是由獨立的應用鏈所定義(類似於以太坊中的 ETH),而 CW20 標準主要是針對 Cosmos 生態中由智能合約定義並發行的項目 Token。
4. 開發團隊
Cosmos 生態中缺少像以太坊中類似 V 神這種地位的項目創始人,整個開發團隊以相對鬆散的模式進行組織。目前較為活躍的官方開發團隊主要分為兩組,分別被稱為 Core-1 以及 Core-2。
而 Juno 便是由 Core-1 所推動開發的獨立項目。因此我們可以將 Juno 視為與 Cosmos Hub、Gravity Bridge 等同級別的 Cosmos 生態基礎設施類公鏈。
Juno 中的生態應用
作為一條以承載智能合約應用生態為主要宗旨的平台級公鏈,Juno 也在不斷推動其生態的發展。在經歷過幾次黑客松活動後,目前 Juno 上的生態已經初具規模。雖然許多項目依然處於開發早期,但已經出現了不少值得關注的項目。
Junoswap
Junoswap 是 Juno 鏈上的原生資產交易平台,與 Osmosis 面向這個那個 Cosmos 生態資產交易需求不同,Junoswap 的目標更多是針對 Juno 生態中的本地 CW20 資產交易。
目前 Junoswap 已經結束測試階段,V1 版已經於 1 月 13 日正式上線。從下方的交易界面截圖中可以看出,其交易界面與常見的 DEX 並無明顯不同。
然而目前支持的主流資產,依然是其他應用鏈的原生 Token,而不是本地的 CW20 標準 Token。與 Osmosis 類似,Junoswap 也提供了基於 IBC 跨鏈協議的資產充提功能。
根據官方發布的消息,目前的 Junoswap V1 版本只是個臨時的過渡版本。接下來馬上推出的 V2 版本預計會通過發行 Junoswap 的原始 CW20 Token 對流動性提供者進行激勵,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關注下官方的進一步信息。
JunoMint
JunoMint 是 Juno 上 CW20Token 的一鍵式發行平台。通過 JunoMint,用戶不再需要直接部署智能合約,而是可以通過直接填寫如 Token 名稱、小數位數、總供應量等核心參數,一鍵式發行自己項目的 Token。此外,JunoMint 還提供了多種模板供用戶選擇。
DAO DAO
DAO DAO 是一個 Juno 上的去中心化協作組織創建工具。與 JunoMint 的設計邏輯類似,都是將原本複雜的智能合約部署工作簡化為了標準的用戶一鍵部署用戶界面。用戶在其中可以直接創建 DAOToken,設定投票規則等。
NETA
NETA 這個項目其實沒太多可說的。項目的 Token NETA 目前沒有任何實際用途,但總量有限並致力於成為 Juno 生態中的價值存儲標的。
不過鑑於 NETAToken 都免費空投給了 Juno 生態的早期質押者,並在一開始便實現了完全的去中心化,且後續將通過 NETA Dao 來決定項目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大家可以暫且將其作為一個社會實驗進行觀察。
(de)NS
Juno 上的域名註冊系統,目前還處於測試階段。
Juno 的優勢與風險
在 21 年已經陸續崛起了多條新生態型公鏈後,為什麼還有必要再開發一條新的平台型公鏈出來?這或許是許多人看到 Juno 這個項目後想到的第一個問題。
首先,隨著 Cosmos 生態的不斷發展,必然會有更多的應用試圖部署在 Cosmos 中,而 Juno 是幾乎唯一可以選擇的智能合約平台。隔壁的 Evmos 其存在意義更多在於兼容以太坊生態,而開發者若想要利用新一代智能合約技術高效地部署應用,還是選在 Juno 更有優勢。
此外,Juno 所支持的新一代智能合約語言,可以更好的利用 Cosmos 生態中原生的跨鏈功能,實現與其他應用鏈的直接跨鏈交互。而這如果真的能夠實現,恐怕會成為 Juno 區別於其他公鏈生態的一個關鍵特徵。(備註:我理解這個功能的核心是通過智能合約直接實現信息跨鏈而不是現在主流的資產跨鏈。
但目前我還沒能找到相關實現的 demo 或應用,所以是真正的技術突破還是行銷噱頭,在此不敢下定論。也歡迎有了解相關技術進展的開發者朋友與我聯繫討論。)
在說完優勢之後,我們也必須承認,目前的 Juno 生態依然具有很大的風險。
首先,對於一個採用全新智能合約語言的新生態型公鏈,其必然會經歷更加漫長的冷啟動周期。此外,Juno 未來的發展前景也會更多的受制於 Cosmos 本身應用鏈生態的發展繁榮。而包括 Juno 團隊在內的整個 Cosmos 生態核心開發者,都具有比較明顯的技術極客氣質,因此往往在市場推廣與行銷上不夠重視。
這對於整個生態產品的曝光與價值發現,都會構成一定的障礙。我在準備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發現作為 Cosmos 生態中的平台級基礎設施,Juno 項目在中文互聯網中,居然除了空投信息以外幾乎沒有任何詳細的介紹。
因此,寫作本文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中文社區在信息層面的嚴重不足,希望能夠幫助讀者更詳細的了解 Cosmos 生態中基礎的核心組件。雖然我們不能預測 Juno 的生態最終能不能成功爆發,但至少不致於完全忽略這類平台級基礎設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