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應用:當設計風格成為競爭優勢
作者:EDZ,律動研究所
再只是為了御寒,時尚、美觀、潮流、有型等藝術性因素佔據了更高的優劣判定權重。
當我們再也離不開軟體的時候,軟體的發展週期已經步入了成熟階段,其功能性已不再是軟體的唯一決定性因素,我們更想使用一款與自身更加「契合」的應用。
UI/UX 的設計逐漸成為了應用軟體的重中之重,它決定了一款應用的「調性」,並自動對用戶類型進行了篩選。當用戶在諸多相似功能的應用中選擇了一款與其自身風格相對「契合」的應用時,一個小型社區已經初步形成,他們有著相似的「審美」「嗅覺」,他們屬於「一類人」。
本文出自協同創作軟體 Figma 產品設計師 Molly Mielke,就軟體風格設計的歷史及底層邏輯進行了詳盡分析。律動 BlockBeats 對原文進行了翻譯:
在過去的幾年裡,科技公司的數位設計開始有了趨同的架勢:它們的設計都有些許單調、古怪或者保守。從無襯線字體到柔和調色,從呆板的白色背景到按鈕的彎曲形狀和色調,大多數現代軟體都逐漸統一成了一種樣式,讓人不仔細看的話都很難分清。
過去,軟體的外觀設計一般都會反映時代的風貌,而且許多年來這種做法一直都頗具成效。這種自動調諧的設計讓產品既酷炫又容易被接受;既年輕又讓人感到值得信賴。然而最近,這種時尚設計已經變得枯燥無味了,正如大量外觀相似的網站所呈現的那樣。
現代軟體的平淡無奇、缺乏個性讓用戶越發的渴求那些更加有趣且更有思想的工具,那些更像我們人類的工具------或者比我們人更優秀、更有趣、更古怪的工具。
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在選擇軟體時不光會看它是否能解決問題,還會更關注它如何表達個性,就像我們挑選衣服一樣。而且,這一觀念上的轉變已經在悄然發生了。在一些高度個性化的領域,如筆記工具和加密消費品,人們往往會根據自身身份來選擇使用哪款軟體。我認為,軟體的風格設計正在重新流行起來,而我們正在見證這一過程:人們將對於自我的認知映射於產品之上,賦予那些像素文件以生命。這一轉變直接影響到了產品的用戶類型以及相關社區的形成。
形式大於功能
自現代計算機行業(IBM、惠普和貝爾實驗室)的早期發展以來,軟體開發者(當時也是軟體設計師)一直為自己在軟體性能而非軟體外觀方面的成就感到驕傲。早期的計算機和軟體堅持使用黑色、白色和米色的色調,而使用米色據說還是因為它能夠遮擋。至少在 20 世紀 70 年代之前,他們都太過執著於功能而忽略了形式,形成了一種無視美感的風氣。當時,不夠實用的的外觀設計以及情感角度的訴求曾一度被認為毫無用處,同時,當時的計算機帶寬也不支持這些訴求。
但是,隨著 20 世紀 80 年代和 90 年代行業的持續發展,軟體設計不再只看重基礎層面的功能性,其藝術性也有了更大的發展和選擇空間。正如 Nader Salha 在他的《人機界面早期發展中的美學與藝術》一書中指出的那樣,"格式規範與數學推理必須和非正式的、直觀的、審美感受相結合。如果想讓電腦更為大眾所接受的話,科學與文學之間的鴻溝也必須被彌合起來"。
80 年代 Xerox Star 獨特的縱向顯示和對兒童友好的圖形用戶界面、早期 Windows 操作系統的圖案和色彩設計(甚至包括 Clippy 助手)、Kid Pix這樣好玩的早期軟體,以及 90 年代半透明、水果色外觀設計的 iMac 都反映了這一趨勢。在計算機的外觀與使用感受方面,這些產品都傳達了自己的獨特見解,同時還暗示了其目標人群。
但在這一時期,個人電腦尚未得到廣泛普及,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會使用個人電腦。因此,當時的軟體往往是為了某一特定人群,甚至是為單獨一個人而開發出來的。比如說,Kid Pix 的誕生就是因為一位父親看到自己兒子在學習 MacPaint 時遇到了很大困難,於是便製作出了這款操作簡單且更有趣味的軟體。在當時,軟體不需要有大量受眾,計算機也不用為此而推廣其使用。
時至今日,各類軟體正不斷擴大其市場,並試圖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但這也意味著,它們的目標市場變成了市場裡的所有人。
花樣的設計,有限的作用
伴隨著 2010 年代軟體數量的激增,一種被稱為實物紋理風格的美學理念也隨之興起。微軟、蘋果等知名科技公司紛紛開始崇尚這種能引發用戶共鳴的現實風格,並傾向於使用光彩界面(比如 Windows Vista 和 iOS 6)。他們採用了人盡皆知的象徵性圖標(比如垃圾桶和文件夾),成功地讓這種設計風格既引人注目,又易於新用戶理解。
為了讓螢幕上的一切都看著盡可能逼真,這類軟體基本上不需要定義風格或立場,只需要反映外部世界就足夠了。
但是,隨著社會文化向著更加扁平化、簡約化的方向發展,許多科技公司也開始按照這種方式調整自己當下的品牌風格,最終都變得大同小異。這種極簡風格借鑒了蘋果公司的簡潔曲線、瑞士的平面設計、包豪斯現代主義風格(這是對包豪斯的曲解)、現代無襯線字體以及柔和調色方法,打造出了一種讓目標群體(千禧一代和越來越多的 Z 世代)感到熟悉、親近的外觀。
從 Airbnb 到谷歌再到 Spotify,這是一個屬於那些讓人感到親切的消費者(甚至是企業)品牌的時代,我們的生活已然被這些品牌的商品化所定義。
雖然這類品牌運用了大量簡潔的線條、漸變以及圓形圖樣,但卻沒有得到人們特別的喜愛。而且,即便這些品牌一直在努力吸引「正確的」群體來使用它們的軟體,卻很難與用戶建立真正有價值的聯繫------其產品就像一塊有著獨特風格的空白石板。
重歸特定性
我們在軟體和科技品牌設計領域又再次回到了原點。軟體設計的初衷是為了面向特定人群,甚至只面向一個單獨個體。但是,在設計的過程當中,為了讓受眾群體更加廣泛,其目標人群也在一步步擴展,最終失去了其原本的特質。既然科技行業已經意識到了這一普遍的品牌身份危機,我們應該把重點重新放到特定性上,從而更廣泛地吸引用戶。
但是,軟體和工具設計師又將如何做到這一點?軟體的風格又是什麼?
風格的設計遠比單純使用一種醒目的顏色或繪製一個好玩的實物紋理樣式圖標要複雜得多。我們很難給出具體的定義,不過總的來講它指的是人在和某件事物互動的過程中得到的整體體驗。風格設計不是簡單地在企業軟體頁面上放點色彩图案或動畫來進行優化,而是用戶在使用軟體的過程中,能夠欣然接受並能感到共鳴的特殊感受。
風格對於我們的經濟、社會以及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有著重要意義,我們可以通過風格來展示我們當前的個人形象與預期形象。人們普遍認為風格是消費者在購買服裝等產品時做出購買決定的驅動力,在我看來,技術和軟體領域也同樣是如此。
舉個例子:人們之所以願意向一個設計精巧的電子郵件客戶端每月支付 30 美元,甚至願意被其列入等候名單,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它不僅可以給人帶來獨特感受,也能讓人感覺到其設計的靈魂與核心所在------每一個編輯性設計的背景、每一次與用戶的溝通、每一部微動畫都有其用意。時至今日,正是這種風格在有機地將產品文化傳播給那些具有審美能力的高級用戶。
然而,風格不只是關乎於目的性與吸引力,也可以是 Notion 這樣的軟體公司從一開始就與眾不同的關鍵所在。Notion軟體不僅有著乾淨的操作頁面、妙趣橫生的插圖,還有著可玩性極高的文獻引用功能,這讓它在一眾筆記應用中脫穎而出。雖然這些特質從功能的視角來看起不到任何作用,但卻能讓用戶與 Notion 和其理念產生共鳴,從而培養出了一批忠實受眾。
我認為,他們所做的是將意識與思想重新納入到軟體的設計框架當中,讓軟體能有自己的態度。比如說,Linear光滑明亮的界面感受和簡明有效的工具方法,都表明了它對於像素級別完美質量的執著追求,著實讓人深深著迷。同樣,像Cash App 這樣的產品也向我們生動的展示了,風格設計是如何打破傳統行業的桎梏,讓傳統金融工具變得令人難忘且耐人尋味的。從公司的網頁插圖再到其語氣口吻都在說明一件事情------它們正在努力地(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成功地)讓自己的產品在千禧一代和 Z 世代的人眼中成為酷炫的代名詞。
正是 Cash App 的風格與其「重新定義世界與金錢的關係」的使命之間的顯著關聯,讓它能對目標群體產生如此強大的吸引力。這種精神體現在品牌的方方面面,從其服裝線到品牌故事的講述,都涵蓋了這一精神內核。其中,它把品牌故事設計成了一個名叫「我的第一個比特幣和中本聰的傳奇故事」的微型網站,上面以導言的形式講述了產品的功能和優勢------所有內容都與他們的使命相一致,對金融行業來說屬於文化層面上的進步。
雖然上述這類平台成功吸引到了用戶,但我們依然需要探討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社區和身份的關係。雖然 Crypto 曾一度將功能而非形式放在首位,但最近該領域已經開始更多地去關注風格,並成為了所有將風格作為競爭優勢的行業中的領頭羊。
如今的 Crypto 行業一方面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風格、身份和社區三者的有機結合,另一方面,它也從藝術和時尚行業已然成熟的風格炒作模式中汲取了大量營養------即拍賣和空投,用以推動行業發展、創造稀缺性並吸引早期用戶。一旦你成為了 Crypto 社區的成員之一,無論是錢包的選擇還是你想購買的Cryptopunk款式,都與你的身份息息相關。
審視過去,引導未來
退一步講,我們在疫情期間已經深諳線上疲勞的可怕------過量的通知消息和各類應用程序,以及大量的信息瀏覽與網絡會議已經讓我們疲憊不堪。這種情緒激起了人們對於過去那種人与科技互動方式的懷念,那時的科技在我們眼中既新穎又有趣,而且我們也能有更多自我選擇的空間。
在設計領域,我們從 8 位元藝術、像素藝術再到寶可夢,都可以看到這種懷舊情緒的影子。這是讓功能重新大於形式的一種倒退式的「回歸」,其中這些形式毫無疑問地反映了軟體正試圖面向更小範圍、更為精準的受眾群體。鑑於此,像Craigslist和Are.na這樣的網站便引起了人們的共鳴:他們模擬互聯網式的風格以及原始按鍵形式在這樣的現代背景下顯得十分大膽且有趣。與我們今天頻繁使用的那些司空見慣、藍色商標的現代工具(也是這些風格一致的工具造成了前文提到的那種千篇一律的局面)相比,這樣的網頁工具可以說是相當有個性了。雖然它不一定會讓你產生共鳴,但在陳舊中萌生新葉,總比在簇新中毫無進取要好。
另一方面,風格設計也會讓那些試圖重塑品牌的大型科技公司看起來缺乏信仰與深度。也就是說,它們品牌的形象設計只不過是為了充充門面,與其真正的行為和個性完全脫節,無法讓人們產生共鳴。這種風格失真的問題往往發生在大公司身上,當它們試圖統一眾多子品牌的外觀時,在品牌一致性的名義下,它們讓每個子品牌變成了一個又一個毫無特點的複製版本。
我認為,我們並沒有理由要去保留子品牌的風格特性,因為人們更關心的是風格的一致性,而不是一個品牌的組織結構(除非它確實影響到了軟體的使用體驗)。雖然說,隨著員工主觀感受和理解的不斷改變,風格很難加以調控,但有些大型企業卻做到了這一點,比如蘋果就成功地保留了自己的一貫風格。究其原因在於,蘋果有著十分詳盡的品牌指南、只招收具有特定審美判斷的員工、並將設計(或如他們所說的,用戶體驗)作為公司的核心價值之一,這些都為實現風格統一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結語
人們開始從風格樣式和用戶感受的視角對軟體作出評價,說明人們對於科技的看法已經發生了改變。科技已然在人們眼中成為了社會和個人特質的一部分,而不再單單只是沒有靈魂、沒有思想的工具了。軟體也早已從單純的可用性當中脫離出來,變得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了。在這種新的大環境下,軟體的風格特點就能直接反映其設計理念與目標人群,但是現如今很多科技品牌一直未能將其應用到自己的產品當中。
「我們在塑造工具的同時工具也在反向塑造著我們」,這一概念已經成了當今世界的廣泛共識,而身處於這樣世界當中的軟體公司,又將如何用藝術的力量重塑我們的社會文化?更重要的是,對於我們這些設計師和建造者來說,又將如何營造我們的工作環境,讓擁有相同風格理念的團隊得以設計出更加人性化的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