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理解跨鏈橋方案:單點外部驗證、多點外部驗證與原生驗證等
作者:五火球教主
原标题:《多鏈時代爆發,5個角度全面說透那些有「前途」的新方案》
「要想富,先修路」。
相信你只要不是年齡太小,對這句口號應該都無比熟悉。這跟區塊鏈有什麼關係?因為我們也開始「修路」了,只不過在這兒,我們叫它「橋」。
原先世界上只有一個以太坊,就像一個大村子,所有的生產消費活動等都在那里,鐵匠鋪、農場、錢莊、集市……大家挨著都很近,不存在什麼「修路」的問題。
而現在的區塊鏈正式進入多鏈時代,以太村旁邊開了許多個其他的村子,雖然規模都沒有以太村大,但是也都有自己的鐵匠鋪、農場、錢莊、集市……
慢慢的許多嫌棄以太村太擠太貴的村民「移民」去了別的村,漸漸的幾個村子的人也都多了起來,以太村一家獨大的日子徹底結束了。
然後修路這事兒便正式被提上了日程,畢竟幾個村子之間還是得有經濟和消息往來,許多村民的資金也需要在各個村子之間周轉。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路(橋)應該怎麼修?聰明的人們想到了以下幾種方法:
找銀行
以太村原先有幾家大的錢莊,比如便安、水幣之類的,隨著周邊幾個村子逐漸變得興盛,它們在其他幾個村子也開了分行,由於這幾家錢莊一向口碑不錯,所以村民們也都信任它們。
在需要資金周轉,或是匯錢到其他村子的時候,往往會去找這些錢莊,他們也都提供各個村子的資金存取或是周轉服務,這便是最早我們常用的CEX方案。
嚴格意義來說,這根本不能算是「橋」,但這確實是個簡單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案,或者說在橋時代之前,唯一的解決方案。
然而只有錢莊是不夠的,畢竟錢莊也可能倒閉,且更重要的是,在區塊鏈這麼一個講究「去中心化」的環境裡,這麼重要的業務卻總需要借助「中心化」的錢莊來處理,太沒面子了……
於是有了其他幾種方案。
單點外部驗證
簡明理解跨鏈橋方案:單點外部驗證、多點外部驗證與原生驗證等
拋開錢莊中心化的弊端不談,很多場景下,錢莊完全無法滿足人們的要求。
比如比特村村民手裡的比特幣,其實每個村子都認,但是這個比特幣卻不能帶出比特村,人們又想在以太村或是其他村子使用比特幣,該怎麼辦呢?
有人找到了一位不屬於任何村落的德高望重的長者,跟他商量了這麼一件事:比特村的村民如果來長者這裡存入一筆比特幣,長者便給他發一個票據,這個票據可以在以太村自由流通,票據代表的面額和村民在長者那裡存入的比特幣等值。
同時,長者那裡存入的比特幣也「鎖定」在長者那裡,不得流通,直到有人拿票據來「解鎖」這些比特幣。
這麼做的好處是很方便,比特村的人想要去以太村用自己手裡的比特幣時,只需要找到長者存錢,拿票據即可,票據在以太村就像比特幣一樣好用。
壞處就是,這位德高望重的長者,雖說信譽良好,但萬一沒有抵禦住糖衣炮彈的誘惑,帶著大家存取的比特幣跑路了怎麼辦?
以太村流通的那些比特幣票據,由於失去了這些存取的比特幣資產背書直接會變成廢紙一張,讓用戶損失慘重。你一定不難看出,這就是以WBTC為代表的「單點外部驗證」的橋。
所有的安全性,都取決於托管BTC並發行WBTC的這家機構信譽。
多點外部驗證
既然我們不太放心那位「德高望重」的長者,那麼找多個聲譽還不錯的長者,一起來做這份存取、鎖定和發放票據的工作如何?
他們每個人的聲譽和品德都趕不上之前那位「德高望重」的長者,但它們人多啊!而且他們通常都得質押大量資產,才能夠獲得這個「驗證者」的資格。
那麼在資產質押+博弈的條件下,他們集體「犯混」的可能性便降低了許多,整體上比那位單個的長者更加靠譜了一些。
要不怎麼說「去中心化」呢,多點外部驗證的代表,比如最近大火特火的Anyswap、Synapse,還有之前火了好久的Rune都是這一類風格。
原生驗證
簡明理解跨鏈橋方案:單點外部驗證、多點外部驗證與原生驗證等
聽起來很高大上,那麼什麼叫原生驗證?大家知道每個村子的秩序,都是靠村子裡的警察(礦工)來維持的。
像是比特村,以太村這些歷史悠久的村子,治安一直非常好,大家對警察的信任度也非常的高。新進崛起的幾個村落,雖然暫時還沒有積累出足夠的沉澱,但像是Near村,Cosmos村等也都聲譽良好,治安井井有條。
如果我們在兩個聲譽良好的村子之間進行資產轉移的時候,是通過兩邊村子警察(礦工)的集體見證和擔保的前提下進行的呢?是不是就不再需要從外部世界,找一個或者多個長者了?
更加優秀的是,在兩邊警察的見證下,兩邊村子的人不僅能夠轉移資產,還能夠互相傳遞消息!真正的實現「隔空喊話」。很明顯,原生驗證這種模式的安全可靠,也不需要從外邊找人,也不需要質押資產……
不過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每次都得讓兩個村子的警察參與進來(任何兩條鏈之間部署這種原生驗證橋,開發者都需要在源鏈和目標鏈上開發部署新的輕客戶端智能合約),所以靈活性上和外部驗證模式差了不少。
這種風格的橋,自然以大家熟知的Cosmos的IBC和Near的彩虹橋為代表。多幣和幣安Lab最新投資的Layer Zero,則是絕對值得關注的新秀。
本地驗證(流動性網絡)
這種模式基本都是基於比特幣閃電網絡模型下的延伸,要理解這種橋的典型模式,得先理解兩個詞:原子交換和哈希時間鎖定。
啥意思呢?比如一個人,想把他手裡的以太坊從A村轉移到B村,有什麼比長者,甚至比兩個村警察更靠譜的方法不?
還真有,那就是沒有感情和道德瑕疵的機器人!基於哈希鎖定的原子交換就是這麼一種機器人,機器人在A村收到來自你地址帶哈希鎖的付款,並指定一個過期時間鎖,然後去B村上你的地址發送了一筆同樣哈希鎖的轉賬。
你在B村的地址發現這筆轉賬之後,在A村公布密鑰,解開哈希鎖,把資金釋放給機器人。然後機器人在B村用同樣的密鑰解開哈希鎖,把資金給你。如果你不公布密鑰,則雙方都可以在時間鎖過期後,各自通過合約退回自己的資金。
在這種情況下,你完全不需要依賴機器人的名譽聲望和道德水準,而是依賴密碼學實現了Code is Law,叫做「路由器」。提供流動性的中繼節點+合約,組成了上文裡的「機器人」。
這種橋的代表無疑是最近最火的橋Celer,另外沒發Token的Hop和Connext在技術實現上和Celer略有不同,但整體也都屬於本地驗證的流動性網絡橋模式。
小結
目前來說,主流的橋暫時都可以歸類到這五個大類,然而區塊鏈的世界日新月異,多鏈時代正式來臨,各個公鏈在不斷技術發展的同時,橋的底層技術、經濟激勵和博弈模型等也一定會不斷發展。
不同的場景,以及不同的需求也一定會有不同類型的橋去滿足,讓我們拭目以待公鏈的「百花齊放」與殘酷的「百橋大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