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新公鏈:ChainBreaker Podcast 第六期回顧
以下為本次直播活動的觀點摘要。
背景介紹
近期,許多公鏈的代幣價格都取得了不錯的漲幅,同時,也有許多新公鏈,如 DFINITY、Terra、Solana、Avalanche 等,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本期我們將會聊聊這些新公鏈,他們各自到底有怎樣的特點?
區塊先生 Chris
今年看來,隨著 GameFi 出現以及 DeFi 進入到 TradeFi,鏈的需求明顯提升了許多,以太坊漸漸呈現出載量的問題。
在市場情緒非常瘋狂的時候,公鏈的投資都是非常高風險的。許多公鏈都會有核心的問題,比如能不能去中心化,夠不夠安全等。為什麼以太坊非常有價值?就是因為安全。對比來看,以太坊經典經歷過兩三次的 51% 攻擊,Avalanche 在二三月份也出過一次問題。
鏈聞 潘致雄
我們通常把能夠承載應用,能做應用開發,做 Web 3.0,做 DeFi 或者各式各樣去中心化應用的平台稱作公鏈,比特幣網絡也可以被認為是公鏈。
在 EVM 兼容鏈之外,還是需要一些新型的公鏈去拓展以太坊做不到的一些事情,無論是從功能上、性能上還是從範式轉換上,都可以為以太坊去補充原來做不到的一些事情,因為以太坊實在太早期了,這麼多年下來,以太坊欠下的許多技術債,或者是當時沒有考慮特別清楚的一些問題,到現在都慢慢浮現了出來。雖然以太坊現在還是有非常大的用戶規模和用戶體量,但是從長遠來看,它還是需要迭代發展,或者大家需要一個新的領域,新的地方去探索更多不一樣的應用。
未來的公鏈可能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半年到一年內有機會以非常快的速度發展,包括波卡、Cosmos、BSC、Polygon,這些鏈都是 EVM 兼容的,而且做了有一段時間了,肯定是有機會的。同時半年到一年內還有一些新型的公鏈也是有非常大的機會的,比如 Terra、Solana、Avalanche、NEAR、Conflux、Flow 等等,他們都是從不同的點去拓展。更長的時間來看,有些公鏈做得非常不錯,但是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搭建和孵化他們的生態,比如 DFINITY、PlatON、Mina、Anoma 等等。
Terra 非常關注金融場景,運營、marketing、整體的推動力都非常強。但社區對 Terra 算法穩定幣能否長期錨定住一個價格還是存在疑問的。
Solana 和 Avalanche 最近發展速度都很快,這兩個鏈本身採用的共識或設計完全不一樣。Solana 通過 Proof-of-History 來達到一個非常快的交易性能,可以同等於或者超過 Visa 級別的交易性能,而且成本非常低。未來大概率是會走金融場景的,Solana 也比較適合遊戲場景。Avalanche 是最近才開始起步的,它非常關注金融場景並且做了很多金融類的應用,它早期做了 EVM 兼容。
NEAR 最近十分關注 DeFi 領域,做了 Skyward,章魚網絡可以幫助 NEAR 做類似 Polkadot 這種應用鏈。NEAR 現在還沒有分片,目前還是單網絡的,正式分片的網絡應該會在今年末上線,屆時網絡性能會得到極大提升。
國內有兩個項目做得相當不錯,Nervos 和 Conflux,Nervos 在密碼學底層和抽象層面做得非常出色,所以在 Web 3.0 和 NFT 領域會有非常強的競爭力,Conflux 在 NFT 和 DeFi 相關領域做得非常多。
Flow 最近 NBA Top Shot 項目做得非常好,NFT 相關的項目非常強,可以拿到非常好的 IP 然後在 Flow 公鏈上運行。
關於鏈的安全性,很多公鏈相對於以太坊來講都是非常早期的,甚至以太坊也是比較早期的階段,所以這些公鏈的不確定性還是非常高的。對這些新公鏈來講,他們共識安不安全,網絡底層安不安全都需要時間來驗證的,幾個月的成功實踐並不能證明這些公鏈就是安全的。比特幣網絡經過了 10 年的檢驗,大家逐漸認可 PoW 這套共識的安全性,才願意使用比特幣,在 BTC 鏈上做一些大額的交易。
但是對於用 PoS 或者其他更快達成共識的鏈,能否經得起這麼長時間的驗證目前還不清楚。當他們能證明自己的安全性後,可能會有溢價,但是無法證明擁有長期安全性的話,就會有折價。
DFINITY 的機會可能需要更久的時間,DFINITY 今年才上線,對於開發者而言,它做了一個全棧的解決方案,端到端一整套。它做的不僅僅是計算,而是替代 AWS 或者亞馬遜雲的一種設施,它希望能把數據存儲和計算甚至是前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打包給 DFINITY 網絡去處理。對於開發者而言,他們就不需要去接 AWS、谷歌和百度雲等各種雲,只需要在 DFINITY 上考慮好他們的方案,然後部署到 DFINITY 上,就可以讓 DFINITY 來幫助處理業務邏輯。這種架構非常複雜,囊括的東西非常多,所以發展起來不會十分的快速,還需要一些時間。此外,考慮到目前它上面的這些應用,DIFINITY 整體的估值還是非常高的。
隱私或者零知識證明相關的技術目前還是處於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相關的應用多了之後,大家才會考慮到或者意識到隱私對於整個區塊鏈的價值和作用。目前隱私方面的項目具有代表性的就是 PlatON 和 PlatON 的先行網絡 Alaya,他們主打隱私計算、安全多方計算,未來可能會切入 AI。
關於 Mina,Mina 是在做零知識證明相關的事,把零知識證明聚合做到了網絡上。這個區塊鏈非常有意思,整個區塊鏈只有 22KB,它可以把整個區塊鏈的狀態、交易聚合在一個只有 22KB 的空間裡面,所以能夠極大降低驗證交易的成本。未來它有一些衍生出去的機會,例如怎樣與以太坊結合去做一些隱私類的應用。還有一些更新的鏈,比如年初才融完資的 Anoma,Coinbase 也參與了投資,他們希望能做零知識證明方向的公鏈或者工具,使開發者能夠很簡單地去搭建一些隱私相關的應用,還有 Coinbase 投的 Aleo,這些都非常早期,甚至沒有上主網,可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上線。
用戶提問
1、新公鏈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 怎麼才能突破性發展?
鏈聞 潘致雄:
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去孵化生態。這些公鏈在發展他們生態的時候一般是這樣做的,成立一個生態基金做一些 Grants Program,給大家一些資助,比如會給一些小團隊創始資金讓他們把項目啟動起來,等項目啟動起來做大了以後,生態基金會增加投資。所以現在大多數公鏈遇到的問題就是怎樣去找出更多自然生長的應用或者 DeFi、NFT 生態,如果沒有辦法自然生長,可能需要通過一些投資或者運營的手段,讓開發者能夠在鏈上去不斷開發應用。雖然技術方面也會有一些挑戰,但是我認為如何更快發展應用是最大的挑戰。
2、新公鏈目前如果想要和以太坊和 BSC 競爭,從哪個點切入比較合適?
鏈聞 潘致雄:
如果參照以太坊來說,有兩種方向,一種就是把以太坊歷史上踩過的坑都避免掉,同時還可以有自己特點。另外一種就是做一種完全不一樣的公鏈,能做比以太坊多的東西,這是一種範式的轉變,兩類項目都有。
對於第一種,Flow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的團隊 Dapper Labs,也是早期迷戀貓的團隊,他們在以太坊上做過一些應用,知道以太坊有什麼問題,所以他們在做 Flow 的時候,在賬戶層面、資源設計層面都考慮得非常清楚,能把以太坊曾經和現在存在的問題很好地解決掉,能夠提供一個可持續運作的鏈,共識方面他們也有很深的思考。
還有一類完全不一樣的,包括 DFINITY、Mina 等等,他們是和以太坊徹底不一樣的東西,切入點都不一樣。DFINITY 可以做一個全棧的解決方案,前端存儲、應用邏輯、業務邏輯全都可以在一個 DFINITY 上完成。
Mina 的特點就是能夠以非常小的區塊空間來運作,未來還會擴展更多的應用,他們做的一些嘗試是以太坊完全不可能做到的,還有包括 Arweave、Filecoin,他們做的是存儲方向,也不會和以太坊有正面的衝突。所以我認為,這些新公鏈要不然比以太坊強更多,要不然和以太坊完全不一樣,未來可以通過某個方式接入以太坊或者與以太坊合作,把整個生態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