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上資訊推送服務EPNS,讓你第一時間知道自己被爆倉。
本文發佈於星球日報,作者Azuma。
隨著 DeFi 的繁榮,想必大多數讀者都曾親身體驗過一些 DeFi 產品。與中心化應用相比,DeFi 產品在協議層面提高了資產的安全性,但在實際使用中卻沒有前者那般便利。舉幾個例子:
當你使用某款 DEX 交易或做市時,DEX 無法隨時通知你某個代幣的價格波動狀況以及做市的無常損失程度;
當你使用某款去中心化合約交易平台時,平台也沒有辦法隨時通知你倉位是否安全;
當你使用某款借貸協議時,協議也無法在幣價大幅波動時隨時通知你清算風險的實時變化;
當你使用 NFT 交易平台競拍某款熱門作品時,平台仍然無法隨時通知你的投標價格是已被接受還是已被其他出價超越;
當你在等待更低的 gas 費用時,沒有人會主動告訴你當前的 gas 價格是否已降至了你的心理預期……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你主動去鏈上查看,就用戶體驗來說並不夠完善。
那麼,有沒有什麼解決辦法呢?
最近留意到,一家名為 Ethereum Push Notification Service(EPNS)的項目上個月剛剛完成了 75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這家項目想要做的事情正是在以太坊生態中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的信息推送協議,允許用戶(即錢包地址)接收來自各種 Dapp、智能合約甚至是中心化服務的信息通知。
EPNS 的工作邏輯其實相當簡單,理解協議內部的四個關鍵詞即可:
服務方(Service):顧名思義,即希望向用戶推送信息的 Dapp、智能合約或中心化服務。舉個例子,Aave 希望可以向用戶通知清算風險的實時變化,那麼就可以選擇集成 EPNS 協議。
頻道(Channel):即 EPNS 協議已激活的信息推送服務,用戶可以選擇訂閱自己感興趣的頻道。繼續舉例,如果上文裡的 Aave 完成了對 EPNS 的集成工作,那麼就會激活一個頻道,Aave 用戶便可以通過訂閱這個頻道實時關注自己賬面的清算風險。
用戶(Users):即 EPNS 協議內的所有參與者,是所有不同頻道訂閱者的總稱。
訂閱者(Subscriber):訂閱者是用戶的子集,是指已訂閱了某個具體頻道的用戶,比如上文提到的 Aave 頻道。
對於用戶來說,使用 EPNS 的方式是下載其移動端或桌面端的 APP,再通過 App 連接自己的錢包地址,訂閱感興趣的頻道,之後就可以實時接收來自各種 Dapp、智能合約以及中心化服務的信息通知了,體感上與互聯網世界的應用通知完全一樣。大概會長下邊這樣子:
EPNS 協議給予了信息推送的雙方很大的自由度。服務方可以自由決定向用戶傳達什麼樣的信息,不過每次推送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以 ETH 或 DAI 計價);用戶方也可以自由決定是否訂閱某個頻道。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服務方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推送的內容,所以 EPNS 頻道理論上也可能成為項方的廣告板,當用戶對頻道不滿時可以選擇取消訂閱,還可以描述具體理由並送上 1 星好評(沒有 yygq,EPNS 的評分範圍是 0-1,分值越低代表頻道越優質)。
EPNS 協議的宣傳標語是「Subscribe、Notify、Earn」,Subscribe(訂閱)和 Notify(通知)很好理解,Earn 的內容就要涉及到 EPNS 協議的原生代幣了。EPNS 的代幣名字非常貼切------PUSH,PUSH 是該協議內部參與者之間的交易媒介(簡單來說就是訂閱頻道的支付方式),EPNS 也會為積極參與協議的用戶分發一定的 PUSH 獎勵,持有 PUSH 代幣將有權力參與協議未來發展的各項治理,包括決定全文所提到的服務方需支付的推送費用。
目前,EPNS 協議已在以太坊測試網 Ropsten 上運營,已激活的一些頻道包括「Compound 流動性警報」、「特定錢包的資金跟蹤」、「ENS 域名到期提示」以及「gas 費用預警」等等。
官網信息顯示,EPNS 協議計劃在 2020 年末或是 2021 年初上線以太坊主網,由此來看距離 EPNS 的正式發布應該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