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hiswap vs Uniswap:DeFi協議之戰的黎明
本文發布於Coinbase blog,作者Justin Mart,並由鏈得得編譯,譯者Shirley。
前言:"Around the Block"是知名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推出的一個內容專欄,旨在解讀加密領域存在的關鍵問題。本期作者Justin Mart將圍繞"DeFi協議之戰"及其他重要內容展開討論。
基於區塊鏈的應用程序默認都是開放和透明的。這是有好處的,因為任何人都可以對項目進行檢查,並確保一切都在正常運轉。但這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副作用。由於源代碼是公開的,因此方便了人們去複製現有項目(或進行"分叉"),更改其中一些內容,並發布一個與之競爭的平台。
隨著DeFi生態系統的逐步完善,一些項目開始享受強大的產品及市場需求,擁有了真正的收益流。但無疑,社區正在全力應對"協議之戰"背後所帶來的影響,即任何人都有能力對一個成功的項目進行分叉,並試圖掠奪其市場份額。
第一次協議大戰:Sushiswap vs Uniswap
8月下旬,一群匿名開發者突然發布了Sushiswap,拉開了這場"戰爭"的帷幕。這個新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幾乎是Uniswap的翻版,只除了一點:Sushiswap將添加SUSHI作為治理代幣(持有者可以對平台的提議和改動進行投票),並將在平台占全部交易量的0.05%(5個基點)。
添加SUSHI代幣這一舉動並不是開創性的,但Sushiswap認為,自己的模型為流動性提供者們(LPs)提供了更好的激勵措施。若果真如此,Sushiswap將獲得比Uniswap更高的流動性,這將為交易者帶來更好的交易執行,並最終促使更多交易量的產生。當前這個市場相當可觀,Uniswap每天都能獲得100萬美元以上的費用(主要支付給流動性提供者)。同時,這筆巨大的潛在收益也吸引了其他競爭項目參與進來,以期搶占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Dune Analytics)
但這裡還存在另外一個問題。Sushiswap不僅將流動性挖礦看作一種公平的代幣分發機制,同時還是一種將Uniswap的流動性轉移至Sushiswap的聰明路徑。其工作機制如下:
選擇Uniswap資金池提供流動性(比如ETH或USDC),並被授予"Uniswap-LP-Pool-Tokens",這代表了你在那些資金池中的流動性份額;
將那些"Uniswap-LP-Pool-Tokens"存入Sushiswap合約中("質押"它們),之後Sushiswap將在分發時按照比例提供SUSHI代幣,而這也是SUSHI進入市場的方式;
在未來某個特定時刻,Sushiswap的智能合約會將所有質押的"Uniswap-LP-Pool-Tokens"全部轉化為"Sushiswap-LP-Pool-Tokens",同時贖回所有質押在Uniswap池中的資產,並將它們存入Sushiswap相同的資金池中。
最終,Uniswap的流動性將會自動轉移至Sushiswap,這是由希望按比例獲得SUSHI代幣獎勵的用戶所推動的結果。這就是一場全面的流動性戰爭,不僅有效地引導了一個新的DEX進入市場,同時也削弱了現有的"統治者"。
究竟發生了什麼?
簡而言之,將近20億美元的"Uniswap-LP-Pool-Tokens"被存入Sushiswap的智能合約中,為它們的存儲者賺取SUSHI代幣。Sushiswap質押者們提供流動性獲得的年收益(APY)有時甚至會超過1000%,更是極大地推動了這一趨勢。同時,在如此雄厚的存款的支持下,SUSHI開始在一些去中心化交易所及中心化交易所上市交易,並迅速升值,市值達到了3億美元。
(數據來源:defipulse)
但在接下來的一周,一切都開始瓦解。隨著越來越多的SUSHI代幣被鑄造出來供流動性挖礦者使用,其價格開始迅速下降,一些人只想盡快抽身,於是開始了大量拋售。價格的下跌促使該項目的匿名首席開發商("Chef Nomi")出售了價值1400萬美元的SUSHI代幣,因為其希望獲得長期資金。然而,此舉對社區來說是一個打擊,同時也背叛了人們對他的信任(之前Chef Nomi承諾不出售任何代幣),他被逐出了這個項目。
之後Chef Nomi開始道歉,並在9月15日完成了1400萬美元的SUSHI代幣回購。但傷害已經無法挽回。雖然Sushiswap成功地轉移了Uniswap的流動性,並重新啟動了交易所,但最初的活力和熱情已經減弱。值得讚揚的是,Sushiswap項目現在有了自己的目標,其希望與Solana等區塊鏈進行潛在的整合,規劃了自己的發展道路。
與此同時,Uniswap並沒有停止反擊。沒有原生代幣俨然成為了一種劣勢,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9月17日,Uniswap發布了其治理代幣UNI,並迅速向以前的用戶空投了價值約1000美元的UNI,以獎勵他們過去所作出的貢獻和長久的忠誠。同時,將通過流動性挖礦分發剩餘的UNI代幣。
(數據來源:Coinbase)
如今,Sushiswap維持著3億美元的鎖倉量、4000萬美元的日成交量和1億美元的市值。對於僅有一個月的項目來說,這算是不錯的成績了,但與Uniswap相比,仍然相形見絀。據鏈得得旗下DeFi產品D-Market Cap數據顯示,截至發稿時,Uniswap目前約36億元的鎖倉量、3億美元的日成交量以及3億美元的市值,成為了這場戰爭的贏家。
其他參與者
在Sushiswap發起這項運動後,其他項目也紛紛加入其中。舉幾個有代表性的項目:
Swerve與其分叉項目Curve;
C.R.E.A.M.與Compound及Balancer;
YAM、BASED和Ampleforth。
所有這些"鬥爭"都發生在過去兩個月,帶有不同程度的勝利。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這些分叉出來的項目都未能超越原來的項目,但每一個都在想方設法存活下來,找到自己的發展路徑,並通過自己的社區構建新特性來優化產品以適應這個市場。
協議之戰與DeFi未來
倘若Sushiswap獲得成功,那麼也必將會有另外一個項目以同樣的方式取代它,但目前Sushiswap還無法超越Uniswap。由此可見,要想在開放市場中取得勝利,可能需要真正的差異化。巧合的是,Sushiswap的新路線圖透露出更雄心勃勃的計劃,或許會為其帶來這種必要的差異化。
而更深層次的含義是,在DeFi領域,所需要的轉換成本或許要比預期的大得多。雖然複製代碼很簡單,但你不能複製一個社區、一個品牌、一份信任或更廣泛的整合和頭腦份額。其他一些想法還包括:
1.公平推出的流動性挖礦可能無法實現長期增長
項目之間的"協議之戰"是通過將大部分(有時是全部)代幣直接分發給協議的用戶來實現的。但長期的可持續性需要長期的激勵措施。一旦代幣分發完畢,將如何激勵開發者繼續構建?隨著時間的推移,社區能夠正確地引導這些新生協議嗎?這些問題或許有很多可能的答案,但目前還不清楚。
2.社區治理將是一個挑戰
採用基於代幣治理模式的去中心化項目是新的構造,可能會帶來許多權衡。參與"協議之戰"的項目加劇了這種情況,因為這些項目的定義是新的,並且需要迅速形成社區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它們很可能更自然地吸引到那些無法長期合作的短期利益相關者。
3.實現富裕還是民主?
在Sushiswap的案例中,曾有傳言稱,一家大型基金會參與其中並投入數百萬美元,這將使其獲得可觀的SUSHI代幣,足以對該協議的未來施加強大的控制。許多深意包含其中,但這些項目最終很可能會實現富裕而不是民主。
4.匿名性也存在"陰暗面"
很多項目的創始人都是匿名的,這有好也有壞:它能使世界上任何人都能貢獻並擁有一份新協議,但也能潛在的讓壞人創造惡意項目,在其竊取所有資金後,通過一個隱藏的後門推出騙局。
最後,這些"分叉"出來的項目必須迅速建立起社區並展示其優秀的產品,有信心超越其現有的競爭者。這對DeFi的未來是一個好兆頭。這意味著建立獨特項目並努力在社區中取得領先地位的創始人將能夠抵禦協議戰爭的攻擊,並最終鼓勵更多人來創建新項目,推動DeFi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