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度为啥一直卖价值币?|疑问解答
1. 比特币ETF通过后,机构购买ETF就等于持有比特币,是什么原理?
ETF的全称是exchange traded fund。它最早是从传统金融领域兴起的,很多产品(比如指数ETF)就是典型。后来这种方式逐渐扩散到了其它领域,比如黄金ETF、石油ETF,乃至现在的比特币、以太坊ETF。
我们以比特币ETF来说,一个机构要发行比特币ETF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比如:
这个机构需要持有相等份额的比特币实物资产,这是最直接的“实物复制”;
机构还可以持有其它“实物”/金融资产或者各种挂钩比特币的衍生品工具。
不管这些发行机构使用什么手法,它发行的比特币ETF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ETF的价格要密切跟踪比特币的价格。
因此,当买方(机构或者散户)从发行机构手中买入了比特币ETF后,因为这个ETF的走势密切跟踪比特币,所以买方就相当于买了同等份额的“比特币”。
ETF的好处是交易方便,不用真实持有比特币。但坏处是买方并不真实地持有实物比特币,而是持有一种金融资产,这种资产的价值由发行机构的信用支撑。一旦发行机构出问题,资产价格就等于零。
比特币ETF相当于绕了一大圈又把比特币转换成了一种完全中心化的金融资产。
2. 灰度为啥一直卖价值币啊?
我看重灰度的持仓仅仅只是作为参考,而且即便是看它的持仓也只是看它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持仓。它的很多其它币的持仓在我看来没有多大意义。
在我看来,它和贝莱德一样,只是华尔街的一个资产“销售”公司。他也谈加密资产的价值,但他谈那些只是为了更好地卖它的产品,而不见得是他对加密生态有多么深刻的理解或者预判。
这些机构很喜欢谈的就是到了XX年比特币一定到50万美元、100万美元、1000万美元......
这些话不能说不对,可是意义不大。
而且月月说、年年说,都听得审美疲劳了。更有意义的对加密生态未来场景的构想和发展的预判,我几乎很少从它们那里听到。
3. 值得深思的逻辑,觉得他们都是“扬长避短”的投资思维,把自己擅长的做到极致。
这是9月5日文章末尾一位读者的留言。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
这段时间无论是在读巴菲、芒格、费舍尔、但斌等前辈的书时还是听段永平、林园等的视频时,我发现他们尽管出身背景五花八门、投资思路南辕北辙、投资标的也截然不同,但每当他们讲起自己的思路和理解时都侃侃而谈、信心百倍,那种自信和坚定似乎不会被任何其他人所打动和干扰。
而要做到这一点,不正是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了吗?
他们甚至只需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呆下去,不用扩展自己的能力边界,就已经超过了这个领域99%的人。
所以这一点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我以前也经常在文章里写,我们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这个领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把自己锻炼成某个细分领域的专家。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不愁我们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