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交易员Timo:$Trump过后,Ai Agent还有没有机会?拿到过X个百倍收益的Timo给你答案

FC Talk
2025-02-26 09:10:42
Collection
如果下一波AI叙事来袭,链上该怎么玩儿才能拿到大结果。

以下文字整理自系列Twitter Space #对话交易员,主持人FC,SevenX Ventures创始合伙人,Twitter@FC_0X0

本期嘉宾:Timo,@timotimo007

想要Alpha,要玩自己能看懂的东西

在Web2,Timo是一个专门投一级市场AI赛道的VC,布局了国内许多做不同方向的AI公司。

而在Web3,他的交易之旅是从2017年买比特币开始的,2019年玩合约滚仓,最高浮盈上千万,但几次爆仓亏回去了大部分。从去年初开始玩链上,铭文、图币互转、预售都玩过,之后就是动物园和AI。

“看AI标的跟之前看动物园那些币完全不一样,还是要去玩自己能看得懂的东西,如果只是跟着别人去瞎冲的话,那在这个市场只能去成为别人的流动性了。”

Timo在链上交易AI标的的策略概括来说就是以玩二段为主,即寻找潜在收益在十倍以上、上限比较高的Alpha,同时做好仓位管理,单币投入不超过15% 。这个策略到目前为止胜率在90% 以上。

在链上寻找Alpha之外,Timo的大仓位Beta都放在交易所里,标的包括BTC、ETH、SOL、DOGE、PEPE和AAVE。

买什么:哪些AI标的值得关注?

总体而言,Web3的AI其实是在跟随Web2的AI,从技术的应用,到叙事,再到人才的水平,所以Web3 AI 的趋势基本可以参照Web2 AI的发展。

具体地,按照产业链来看,Web3 AI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需要被解决的问题,有问题就有新的机会。

1. 协议层

当Agent本身的智能程度达到一定状态的时候,Agent和Agent之间应该能够智能地、跨生态/平台地去交互,而这种交互需要底层的协议。目前这个环节其实没有人在做。

2. 模型层

目前很多模型都是通用的大模型,什么都懂一点,但其实又不都太懂,所以如果想让模型在一个领域做的更好更专业,就需要拿专有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之前市场上出现过一些专门for solana的模型,之后大概率会出现更多的专有模型,这里面机会很多。另外,模型的推理成本也是一个可以被改进的环节。

3. 数据层

跟人需要找到高质量的学习材料一样,模型也需要高质量的数据。但大部分的数据都是无效的,需要对它们进行筛选、清洗、打标签。Web2一家专门做数据清洗的公司Scale AI,估值已经10亿+美金。

4. 工具层

把模型比做人类的大脑,它去完成一些任务是需要工具的。目前很多想做agent的项目,在工具这一块儿会面临两个问题:第一,自己有没有能力介入;第二,工具愿意不愿意让你介入。所以Timo认为,如果能够做一个开放平台,大家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调用各种各样的工具,会是非常有潜力的。

5. 应用层

在Timo的定义中,应用层其实就是各种各样的AI Agent。在Web3里面,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能够吸引Web3用户注意力,让他们高频使用的应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项目在讲AI+DeFi的故事的原因。但现在做的比较基础,停留在对token进行基本面和技术相关的分析,还不能自动地去执行想要的交易策略,所以这里也有很多机会,只是需要高质量的链上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

怎么买:玩二段应该如何操作?

二段的玩法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步骤:先分析基本面,再分析盘面。基本面分析是判断一个标的能不能买,而盘面分析则是判断在哪个位置买。

基本面分析可以从四个方面出发:

第一个,叙事,本质上是产品的定位。

叙事决定了一个项目的上限,一个好的叙事可以吸引市场上足够多的资金来FOMO。Timo建议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三类叙事:1)用户可能会用的比较多的 2)能够切流动性的 3)基建类的

第二个,控筹,就是有没有强庄。

为什么要玩儿控筹程度高的项目(强庄盘),在之前跟麦总的对话中他有详细解释过,总结起来就是强庄盘有相对更长的生命周期和更大的想象空间,是庄和散户共赢的游戏。判断是否是强庄盘也很简单,去GMGN看持仓钱包,如果前排的钱包基本上都是小鱼,早期买入,然后盈利非常多的,基本上全都是庄盘。

第三个,产品和技术。

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纯故事已经很难被buyin,还需要关注产品和技术。这两方面的分析,Timo建议如果自己看不懂,可以和小伙伴组成team,有的人看代码,有的人负责“感受”链上,一个人把全部的分析做好是一件及其艰难的事情。

第四个,团队的背景。

Timo认为,如果Open AI 的DEV可以打100分的话,现在Web3里AI DEV的平均水准可能只有30分。但这个行业也在逐渐吸引更优秀的人才进来,所以要尽量去找“正规军”,同时对履历和科研成果等等做好充分的核实。

其实跟DEV团队直接对话,获得一手信息会对判断项目的基本面有非常大的帮助,很多DEV是愿意进行这种沟通的。

而关于建仓的位置,以Timo的经验来看,很多项目的二段其实不用着急,因为至少有两个底部,通常是做市商接筹的时候,一般这个时候建仓是比较合理的。而做市商的操作则可以通过监控和追踪做市商钱包来知晓。

玩二段,怎么能不出错?

要注意两个方面。

1. 调研一定要做的足够充分。

做二段有非常多的时间分析项目,所以千万不要懒惰。另外Timo建议要去收集一手信息,比如跟Dev直接对话,这样的信息是更有价值的。

“我觉得二段最大的问题一个就Dev不做了,你以为他会做,但他不做了,或者说他本来就不做了,但你根本没有联系他,不知道这个项目的情况,你还去买二段,那就是傻了。”

2. 建仓的位置和仓位管理。

“永远要记住不要梭哈。就像芒格说的,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我将永远不会去那里。”

另外,建仓是需要耐心的,不要太着急地去买够你想要的仓位。与此同时,也不要所谓的技术分析,因为链上的池子容量有限,大户突然砸一下或者诱骗一下,都很容易破了K线的“支撑位”,但这个时候不代表就应该进场了。还是把握那两个点:第一,对基本面足够了解;第二,去看做市商的钱包的的行为。因为链上的波动非常大,只有做好这连个点,你才能在波动中保证“动作不变形”,从而拿到高胜率。

以Timo的自身经验来看,他大部分的标的买入的时候都是先浮亏的,比如买了1%,浮亏了30%,但是他分析做的足够彻底,所以他能够接受。“因为我知道它一定会涨回去,所以可能都不会太在意。”

如何对AI标的进行估值?

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估值决定了如何止盈。Timo认为估值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和标准,他试着进行了一下分类:

第一种,对于一个已有赛道的新标的,采用对标估值法。

基本上一个已经存在的叙事/赛道,这个赛道龙一的市值就是这个赛道里所有标的的上限,且龙二大概是龙一估值的20%。但在AI领域,有可能出现一种新的情况,那就是:同类赛道里,后出来的项目的水准超越了之前所有的标的,那可能「龙二是龙一估值的20%」这个原则就不再适用。

举例来说,Timo认为现在市场上的AI标的都只有一些领先优势,缺少护城河。假设Open AI核心的Dev出来做一个框架的项目,那就要重新审视,大概率这个项目的估值是要超越ai16z的。

第二种,对于一个完全新的,没有参照物的项目,只能通过认知来进行估值。

“比如说最开始AI16Z出来的时候,以我对这个东西的认知,我觉得它值1B,有些人觉得会更高。TRUMP也是,有的人觉得它值1B,有的人认为是10B,还有的人觉得能到100B,所以才敢在10B的时候上大仓位,这个东西就只能说见仁见智。

而对于速通盘来说,比较能够参照的东西就是情绪,通过群里的聊天,社交媒体上的内容,来判断传播链走到哪里了。”

再说回到如何止盈,Timo的方法是:

给项目三个估值,第一阶段的估值、第二阶段的估值、最终的估值。第一阶段如果到了目标位置,出30%,到了第二目标位置,再出30%。

“当然这个东西是一个变化的事情,不能成为固定成一种标准,在止盈方面,大家要根据自己对盈利的接受程度,以及对回撤的接受程度去做。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可能卖飞应该比较应该比回撤要好一些。”

基本面本身重要,还是市场认为它是什么基本面更重要?

如果是一个超短期的标的,那市场认为它是什么,比它本身是什么更重要一些,因为炒第一波fomo的时候,本质上推高币价是需要吸引的是大家的注意力跟流动性。

但如果是长期或者中长期地去hold一个标的,那应该更关心它本身到底是什么。因为这个市场的迭代其实非常快,如果你不行,其实很快就会被证伪。

做二段的话,还是需要多花多一点时间去关心一个项目的基础能力,判断它的基本面,因为这些筛选掉一些标的,错过机会也要接受,要遵从自己的交易体系。

如何持续成长?

Timo提了四个点:

第一个,缩小自己的ego。这个观点包括张一鸣在内的很多人都用不同的话来表达过,本质上是要抛开自己的情绪和外部的噪音,看清事物的本质。

第二个,保持好奇心和开放的心态。在Crypto市场里每个时间点玩的东西都不一样,要永远去保持好奇心和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如果市场的热点转变了,主流的趋势转变了,要能够快速的去跟进。

“虽然我还是非常坚定的认为,之后主要的趋势会是AI,但如果是别的东西,我也会快速地去转变我自己的打法跟策略。”

第三个,学会复盘和反思。错的事情不要再犯了,它看似简单但其实很难做到。

第四个,接受意见跟质疑,不要纠结于是否认同不认同,多吸取一些外部的好东西才是重要的。

对Timo影响最大的三个人和三本书

第一个,米塞斯,奥地利派经济学的创始人,让Timo在大学时期了解到了货币周期、政府还有人的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帮助他更好地认识了这个世界。

第二个,段永平。“一个人能够在不同领域持续的赢,绝对不是运气而是能力。他的名言之一是要做正确的事,错了要立刻停止。我觉得这个东西远比聪明更努力要重要。”

第三个,塔勒布,《随机漫步的傻瓜》这本书的作者。“很多事件其实都是随机的,本质上没有人类去赋予它的所谓的因果关系。我觉得核心还是要尊重客观的规律,尊重概率,也要尊重黑天鹅。”

推荐的三本书分别是:《随机漫步的傻瓜》《乌合之众》《基业长青》,其中第三本让彼时在Web2做投资的Timo理解什么是一个长青的公司帮助很大。

写在最后

Timo说到,他从去年开始玩链上,其实花了很长时间去学习链上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游戏,从dev到叙事到做市等等,搞清楚市场规则再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我特别认同。

之前我在一个VC朋友家里玩游戏的时候他也跟我说过类似的话:先确定游戏设计者的目的是什么,再开始玩游戏。你要知道游戏规则,不同的环节都在怎么思考,怎么运作,你才能玩儿的好,这其实也是我为什么做对话交易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再次感谢 Timo 参与对话交易员,往期Space音频会陆续更新在小宇宙,搜索对话交易员。

ChainCatcher reminds readers to view blockchain rationally, enhance risk awareness, and be cautious of various virtual token issuances and speculations. All content on this site is solely market information or related party opinions,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form of investment advice. If you find sensitive information in the content, please click "Report", and we will handle it promptly.
ChainCatcher Building the Web3 world with innov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