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am:Web3大规模落地的实用革命,从日常连接到 AI 智能时代的基石
什么时候会让你觉得 Web3 离日常生活很近?是看到更多国家或城市将 BTC 纳入战略储备的新闻,代表宏大的政策尝试?还是旅行时发现蓝色和绿色收款码旁出现「USDT」支付选项,仅在少数地区悄然试水?抑或走在街头,手机上的 Roam App 自动连接周围的 Roam 网络,一个触手可及的现实?国家政策遥不可及,局部试验稍纵即逝,而 Roam 网络已覆盖 200 多个国家,拥有近 300 万 WiFi 节点,250 万注册用户仍在保持迅猛增长的势头。要实现应用层的大规模落地,Web3 必须先融入生活,而 Roam 正是这一转变的鲜活证明。
Web3大规模落地需要更具实用价值
加密货币的终极目标是「大规模采用」(Mass Adoption),让区块链像互联网一样融入每个角落。但这之前,有个更现实的起点:加密货币大众进场(Crypto Mass Admission)。它不是把加密货币当作投机玩具,而是让它成为日常生活的自然延伸。Roam 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当你走在街头,手机自动连接上 Roam 的网络,你可能并未察觉这就是 Web3 的触角,但它已经悄然拉近了你与去中心化世界的距离。Roam 拒绝「炒作至上」,用实实在在的实用性引领普通人迈入 Web3,搭建起从大众进场到全面应用的桥梁。
传统公共 WiFi 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深受其扰——步骤繁琐,安全性堪忧,而流量漫游的资费标准之高往往令人望而却步,只在无可奈何之下才会选择开通。而 Roam 带来了改变。它通过智能全球 eSIM 和 OpenRoaming WiFi 技术,让无线网络变得更快、更便宜、更安全。旅行时,你不再为漫游费发愁,Roam eSIM 落地即可转为本地流量,并根据实际使用扣除,不会出现过期作废问题,这使得本地连接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Roam 的WiFi网络覆盖20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 450 万个OpenRoaming可用热点和近 300万个自建WiFi节点。 而这些都是你打开手机就能体验的现实。
Roam的服务对于有着不同需求的用户都有吸引力。对于 Web2 用户,Roam 意味着省心——一张 eSIM 即可畅行全球 180 个国家,且没有漫游费,对于频繁往来于各国出差的人士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不仅如此,当用户打开 App,自动连上热点,无需重复登录、无需担心隐私泄露,背后是无线宽带联盟(WBA)的 OpenRoaming 技术和区块链 DID+VC 技术提供的加密保障。而对 Web3 用户,它是一个社区驱动的去中心化网络。无论是数字游民分享WiFi,还是咖啡馆老板升级 WiFi,用户都能通过 Roam App 参与网络共建,赚取 $ROAM 代币和积分。这种参与无需复杂的加密知识,只需使用网络,就能自然拥有加密货币。 截至目前,Roam 的全球注册用户超过 250 万,数据的快速增长证明了它的吸引力。
△ Roam eSIM覆盖超180个国家,已成为全球Web3参会者的必备选择
Roam 的意义远不止连接网络。它在推动全球 WiFi 网络向更安全、更开放的方向演进的同时,也为 AI 数据层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Messari的年度报告把 DePIN 看作是AGI「回溯时间」的一种穿越方式,通过激励全球范围内的参与者来贡献他们的闲置资源,为未来AGI时代的到来创造必要的条件。作为 DePIN 赛道的头部项目,Roam为运营商级别的数据资源开放获取开辟了一条新路,以 Web3 的方式重新定义 AI 时代的数据基础设施,推动全人类共建共享的智能时代的到来。在 Solana 生态和 MetaBlox Labs 的加持下,Roam 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一场变革。它用实际价值证明,Web3 要真正落地,靠的不是小众噱头,而是让每个人都能用得上的服务。
Roam代币经济模型的高阶引力
加密货币的热潮曾被「To the Moon」的喊声推动,但如今,Web3 高阶用户厌倦了迷因币的狂热和拉高出货的游戏。他们想要的不是空洞的炒作,而是能带来实际价值和可持续回报的代币。Roam 用精心设计的代币经济模型回应了这一需求。不同于传统项目将代币与运营利润割裂,Roam 通过积分、代币和反向燃烧机制,打造了一个既激励团队又惠及持有者的生态。持有 $ROAM 不是赌别人接盘,而是参与一个真实增长的网络,Roam的全球 WiFi 节点数增长势头强劲——年初时凭借节点数超百万,Roam 成为了Messari 年度DePIN报告中全球排名前五的项目,而且自去年年末以来,Roam 在DePINscan节点排行榜持续霸榜,甩开第二名(100 万节点)近三倍。这种可持续性,正是吸引高阶用户的关键。
△ 自去年年末起Roam节点增长速度迅猛,目前已超过280万(数据:Roam Explorer)
Roam 的反向燃烧机制是其代币经济的核心创新。传统项目如 BNB 或 Jupiter 通过销毁代币减少供应,短期推高价格,但效果往往昙花一现,且团队与散户的利益难以对齐。Roam 则不同:它允许用户将 $ROAM 代币转换为积分,再通过「燃烧」退出流通。以一个例子来说明,若团队赚取 100 万美元后,以 1 ROAM = 282 积分回购代币,97% 的代币在转换中永久销毁。用户则可选择通用池(282 积分 ≈ 0.61 ROAM)或贴纸池(282 积分 ≈ 2 ROAM)进行套利,回报翻倍的可能性让参与者直接受益。传统烧币需要市场价值大涨 8 倍(约 830 万美元)才能让持有 12% 代币的团队不亏,而 Roam 只需涨 3 倍多(约 325 万美元)就够,门槛低得多。这种机制既压缩供应、推升价值,又通过市场比率调节,确保团队和持有者同向获益。
数据进一步佐证了 Roam 的潜力。自反向燃烧机制推出以来,$ROAM 的价格获得稳定支撑,用户参与度也在攀升。Roam 的挖矿模型借鉴比特币的指数衰减曲线,初始每月释放 0.6% 的 6 亿代币,10 年后降至 0.2%,并通过网络活跃度(每日打卡数)动态调整难度,避免价值崩盘。截至 2024 年底,顶级玩家每日可赚上万积分,折合可观收入,而矿机持有者通过近300万自建节点获得被动收益。Roam Discovery 已经与 20 多个生态项目合作,进一步放大代币价值。这些早期数据表明,Roam 不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运转中的经济飞轮,为 Web3 高阶用户提供了值得持有的理由。
Roam:从连接到收益
参与 Roam 并不复杂。用户只需下载 Roam App,注册账户,就能开启这场去中心化网络的旅程。无论是 Web2 新手还是 Web3 高手,Roam 都设计了低门槛的入口,让每个人都能轻松上手,体验从连接网络到赚取奖励的无缝过渡。
Roam 的活动丰富多样,收益也颇为可观。用户可以通过添加 WiFi 节点成为矿机持有者,每日赚取积分和少量高阶贴纸,奖励逐步根据服务能力(如 CDN、基于 IP 地址的服务等)差异化分配,顶级玩家甚至能日入上万积分,折合可观收入。社区验证者则通过每日打卡验证网络,获得积分和贴纸奖励——在东南亚,有些玩家骑摩托车逐城打卡,类似 StepN 的走路赚钱模式。积分可在燃烧池兑换 $ROAM 代币,而贴纸则能用于贴纸池的高收益反向燃烧,回报翻倍。此外,用户还能参与反向燃烧即代币换积分再燃烧套利、质押(APY 高达 200%)和锁仓得eSIM流量活动。
从3月24日到4月15日,限时反向燃烧活动更添吸引力,它的奖励规则可以参考这个例子:用户燃烧1000 个代币可以换 279000 积分(以1 ROAM=279 积分为例),此外还能获得额外的 250 个代币奖励,奖励48 小时内发放至 Earn钱包。Roam 还通过路由器矿机让用户投资高流量区域的网络节点,或参与精准空投获取代币和流量。这种多样化的奖励体系,满足了从日常参与到战略投资的不同需求。
TGE后,参与机会进一步扩大。用户可通过 Bybit、Bitget、Gate等 12 家交易所购买 $ROAM,解锁更多玩法。无论是将代币投入反向燃烧套利,还是选择质押和锁仓,都能享受高收益。Roam 甚至计划在 2025 年下半年推出 AI 数据飞轮激励,为未来参与者提供更多可能。从打卡到挖矿,从贴纸到 NFT,每一种方式都让用户在构建网络的同时收获回报。
写在最后
正如联创 YZ 在博客中所写的那样:「Roam 的目标不是加密专家,而是普通人。它的设计理念简单而有力:打造一个连祖父母都能轻松使用的产品,满足他们的网络、社交和娱乐需求。」结合电信革新与区块链激励,让 Web3 无声融入日常;用户从寥寥数十万跃至 250 万,节点从无到 300 万,相信不远的将来,人们提到 Web3 将不再是「小而美」的代名词,而是像Roam这样人人皆可使用、参与并收益的 Web3 一站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