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无情的,那么所有亏钱的人都是无辜的吗?
文章来源:话李话外
记得之前的文章里面我们提到过一个观点:本轮牛市基本还是属于 ETF 驱动型牛市,而山寨方面, MemeCoin 在整个过程中抢占了大部分的热点、流量、话题和流动性。从今年总统 MemeCoin TRUMP 的推出,某种角度看,也似乎标志着大多数 MemeCoin 的阶段性周期顶峰,因为再没有任何一个人或组织能够有美国总统发币这样更大更出圈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了,这之后的各路名人发币也仅是跟随性质而已。
在去年的时候,我在文章里面也说过,我最初的计划是想等到 TOTAL2 达到 2 万亿美元左右的时候,再考虑分批清掉持仓中剩余的山寨币。不过,从今年特朗普总统开始发币后,接着是总统夫人 Melania 也发币……那时候我就感受到,似乎市场有点被玩坏了。如下图所示。
当时我在文章最后的一句提醒就是:TRUMP 代币现在对加密市场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出圈效应和带头效应,为市场带来更多的流动性,但如果你不知道市场的流动性来自哪里,那么,你就是那个提供流动性的人。
而且在本月初(2月3日)的文章中,我们基于链上数据问题的初步考量,也进一步降低了对新一轮山寨季(TOTAL2市值规模)的预期。
其实,如果回顾一下最近两个月以来的文章,我们自己对山寨方面也是有一个大致的心理变化过程的,不过整体总结起来还是比大部分的人乐观的:现在大概率不是本轮牛市的终点,但理论上留给本轮牛市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了,除非能发生诸如我们在 1 月 17 日文章中提到的打破四年周期规律的情况。现阶段我们依然看好 ETH 生态的发展,我们依然也认为今年还可能有山寨季机会,但这里指山寨季可能和你自己想象中的山寨季(或者之前牛市周期中的那种山寨季)完全不一样了。
而也正是基于一些综合方面的考虑(市场方面+个人方面),我最近两个月也在尝试改良一些自己的原有计划,并且优化自己的个人时间和精力。比如,前些天的文章中其实我也进一步分享和梳理过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我会考虑随时清仓掉剩余仓位的山寨。如下图所示。
市场总是时刻不停(7x24小时)在变化着,而这种变化有时候显得也总是那么无情且有趣。
最近几天,市场的情绪似乎又受到了一些新的打击,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人们(甚至是KOl或者大户)对 MemeCoin 的 PvP 愈发感到是一种无情的游戏,阿根廷总统在 2 月15 日发的 LIBRA 也让不少人见识到了 PvP 的残酷性,甚至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场针对加密行业的洗劫。
阿根廷总统(或者说是背后的操盘手团队)发币割韭菜也罢了,甚至昨天(2月17日)一个姓中带草的老嫖客也来直接发币割韭菜,而且还真有不少人去捧场,更有脑残还宣传说能够买到该嫖客的币是“华人的荣誉”,这个就让人很难理解了,到底这个市场现在怎么了!虽说市场是无情的,但所有亏钱的人都是无辜的吗?
当市场处于看似奔溃边缘的时候,我们总是会看到几种比较极端的情况,比如:
1. 病急乱投医的人们
前几天的时候,就有个小伙伴留言给我说:大龙你不是说还有山寨季吗?那么就请你帮帮我吧,我只要能马上翻倍回个本就行,只要你帮我回本我就离开币圈再也不玩了。请你明确给我推荐一下现在应该买什么山寨币可以翻倍回本,出现任何的结果我都不会怨你。
对于小伙伴的这种情绪,我肯定是理解的,但这种行为确实有点病急乱投医了。可能这位小伙伴平时虽然也偶尔有看话李话外的文章,但似乎并没有去理解文章里面表达出来的底层思考逻辑。并不是我说过今年可能还会有山寨季机会,我就可以随便推荐一个或几个山寨币帮助别人回本或者赚钱,如果我个人真的有这能力可以准确预测市场和把控市场的涨跌,那么我自己蒙着头发大财不就好了,还写个毛线的文章,囤个毛线的比特币(我囤个几年比特币,平均下来不也仅仅只有3–5倍的收益吗)。
另外前几天因为那个 PI 币的火热,也有小伙伴跑过来问我:OK 里面的 PI 还还能不能买?自己想买,请给出一些操作建议。
我本来是想拿出 2022 年发过的一篇 PI 文章给她看的,可惜 OK 宣布要上 PI 币那两天我就把文章删掉了,因为对于这种项目,我现在是提都不愿多提,骂也不想再骂,就是不想和该项目产生任何的交集,也许是我肤浅,也许是我不懂,但 PI 这种项目我自己肯定是不会去碰的,更不可能去进行宣传。如果有人想去玩,那么还是那句老话,拿出自己能够接受亏损的资金去玩即可。PI 这个盘子可能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大,也许项目产品本身的玩法和逻辑是没问题的,但因为有了层级制度关系、且在这种层级关系下面还发展出了上亿人的规模(很多还都是中老年人),那么这里面就不排除蕴藏着各种传销骗局或诈骗了。就好比一款保健品本身的配料可能吃不死人,但如果有人利用保健品建立起严格的层级制度关系,那么这里面就可能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
不要因为病急,就去乱投医,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不仅最后保命的钱也都没了,甚至病情还会进一步加重,真到了那个时候,就可能真的无力回天了。
2.沉默的人们和各种圈子
听说最近几天很多的社群里面都沉默了,说话的人也越来越少了,看起来似乎有那么点熊市的氛围和感觉了。
人们之所以沉默,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在市场中赚到自己预期中(或计划中)的钱。比如,前两年给自己定目标说本轮牛市要赚到 10 倍、100 倍的,可能折腾了两年多山寨币最后只有几倍的收益,甚至还有被套的,于是有些沉默寡言了。再比如,去年或今年进场后,想通过一次性梭哈某山寨或 MemeCoin 实现一夜暴富的,结果发现自己一夜暴负了,于是也变得沉默寡言了。
治疗沉默最好的良药就是来几根大阳线,可惜的是,很多人已经在此之前选择了放弃或者被吓怕,即便是未来真的还有机会看到大阳线,那么大部分也只能是继续追高被套的命。因为大部分的人即便是在遭遇失败后,也无法正视和放下过去的失败好好反思自己(比如依然总是想着继续通过赌的方式来快速回本)、也无法沉下心来好好去理解什么是仓位管理和风险管理。
而市场的来来回回不断波动和震荡,就是要淘汰或埋掉那些不坚定或者瞎坚定(比如梭哈一个自己不了解的土狗、并且还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做的是长期投资,绝对不设止损和止盈)的人。
3.依然能够赚大钱的少数人
既然市场中有人亏钱,那么自然就会有人赚钱。
记得我们较早之前的一篇文章的标题里面写过:加密市场中 90% 以上的人都是亏钱的。结果,这篇文章当时还被人留言说我制造焦虑和危言耸听,对方甚至还补充留言道,进入这个圈子不就是为了赚大钱吗,如果照你说的 90% 以上的人会亏钱,那么谁还会进你们的这个币圈玩啊!
也不知道曾经留言的这位小伙伴现在是不是已经实现了自己赚大钱的目标。其实我说 90% 以上已经算保守了,我当初本来想写的标题其实是 99% 的人都会亏钱的。
那么,到底这个市场里面谁赚到钱了呢?这个大家也可以自己去思考一下。
最近看到一个很有趣的钱包地址,该钱包在 Libra 上赚了 1000 万美元,在 Melania 上赚了超过 900 万美元,仅最近的一个月时间,该钱包交易过的 MemeCoin 数量就达到 660 个,如下图所示。
至于这个钱包是谁的我不知道、是不是某些内部人士的钱包我也不确定,能知道的只有一点:反正不管市场行情如何,总会有这样聪明的人会把别人的钱都赚走。
同时,这里也需要额外提醒一下:即便是如上面这样聪明的钱包(人),TA 也不是所有的币种交易都是赚钱的,你在没考虑好自己仓位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不要轻易去跟随(跟单)类似这样的聪明钱去做交易。
严谨来讲,买和卖的问题一定是要基于自身仓位和风险承受能力去做思考的。比如,有些伙伴总是喜欢留言问我什么时候卖,以便他自己来参考卖出,其实这种答案没有太大的参考性,因为每个人的持仓成本、风险偏好、目标计划等都可能是不同的。或者我这里再说的直白点举个例子吧,我 SOL 的买入成本是 18 美元,并且在 36 美元的时候我已经出了一半的 SOL 仓位(虽然卖飞了吧,但当时也是在执行自己的交易纪律而已),剩余仓位的 SOL 我随时可以不考虑成本问题清仓或者留着一直不卖,你可以吗?
再比如,最近似乎不少加密 KOL 又转战到了股票(比如港股)市场里面,然后号称又在股票市场里面赚的盆满钵满,要继续带着币圈的家人们出圈去炒股,这种你也一定要结合自身的仓位和风险承受能力去思考,你自己懂不懂股票市场的玩法,你到底是跟着别人去股票市场赚钱的呢,还是去送钱的呢?
总之,任何人选择进入某一个市场(股票市场、加密市场等等)都是奔着赚钱的目标去的,但任何一种金融市场的本质其实都是让尽可能多的人亏钱,只有带着筹码最终能离开赌场的赢才是真正的赢。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着各种矛与盾,尤其是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似乎总是被无形的手操控着并在各种矛与盾之间试图去找到自己的所谓平衡。市场是无情的,更是残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普通人的我们,首先要考虑或做的事情,肯定不是去快速打破平衡让自己直接跨越阶级或阶层,而是应该去专注于一个领域或者某个方面,确保自己(或自己的团队)能够尽可能领先于其他更多的人(或其他的团队),最终能够拿着筹码安全离开。
文章的最后,我们继续来简单看看最近几天还有什么比较值得关注或有趣的事情吧:
- 币安要卖了吗?
其实较早之前就有小道消息传出某大所要卖的消息,只是这两天因为几个头部交易所在网络上互相针对的事情让币安卖身这件事情进一步浮出水面而已。通过目前的一些消息和 CZ 的言论来看,币安应该不会直接卖掉,但大概率会有知名机构参与到币安(即币安会出售一些股权给其他机构)。如下图所示。
- 匿名用户与脑机芯片
有一位疑似来自中国的匿名程序员销毁了超过 600 个 ETH,捐赠了大约 1,950 个 ETH,并在相关的转账记录中留下关于精神控制和脑机芯片的神秘信息。如下图所示。
这个事情可能比较敏感,这里我们简单提一下点到为止,感兴趣的小伙伴直接去 Google 搜索了解即可。
- 港币支持的稳定币要来了
渣打银行香港子公司、Animoca Brands 及电信公司香港电讯 (HKT) 联手成立合资企业,计划发行与港元挂钩的稳定币。如下图所示。
香港其实在加密这个事情上面,走的相对还是比较超前的,去年(2024)12月的时候颁布了《稳定币法案》,而现在,一些机构又开始计划发行与港元挂钩的稳定币。不过这件事情估计也不会对当下的市场行情产生太大的利好作用,现在市场主要还是得看美国的相关政策。另外,并不是说香港合法了,大陆就会开放加密或给予合法支持,这完全是两码事。
- SOL 出现负面情绪行情
一直依靠 MemeCoin 叙事走强的 Solana,这两天似乎出现了一些负面行情,截至撰写本文时,SOL 的价格已经跌到了 160 附近,近 7 日跌幅约为 20%。如下图所示。
如果我们回顾过去一年的时间,可以发现 SOL 类似规模的负面行情情绪差不多出现过 3 次,一次是去年 4 月 6 日的网络拥堵事件(当天Solana创下了 TPS 1,504 笔的惊人记录)、一次是去年 8 月 31 日的机构/鲸鱼抛售事件(当天预计机构抛售了1950 万美元SOL)、然后就是 2 月15 日开始因为 Libra 事件(外加大额解锁事件、1120 万枚SOL将于3 月1 日解锁)导致的负面情绪。
按理说,SOL 出现负面情绪行情应该是直接利好 ETH 的,不过 ETH 似乎在涨到 2800 附近的时候就涨不动了,又回到了 2600 附近继续趴着。虽然也有个别 MemeCoin 似乎想在 Ethereum 上面复制一些 Solana 的成功案例,不过目前看起来,Base 似乎更适合作为 MemeCoin 的启动。
- 闷声暴涨的OM
当大家都在忙于 PvP 的时候,当大家都被 MemeCoin 伤透了心的时候,突然有人发现,居然之前看不起的 MANTRA(OM)从本轮行情启动(2023年10月)到现在,已经闷声上涨了超过 400 多倍。如下图所示。
MANTRA 是一个 RWA 概念的项目,团队在香港,可以简单理解为是一个 RWA 领域的 L1 项目。其实 OM 代币 2020 年就推出了,不过 2024 年 3 月份的时候他们才拿到了 1100 万美元的融资,并于 2024 年10 月才上线了主网,这个项目也算是赶上了 RWA 概念的东风,当然,也有人说这就是一个披着 RWA 皮的公链资金盘。至于项目的好坏这里我们不做分析和评价,但在价格炒作和表现上,确实是一个涨幅的很高的项目。
不过,现在最好也不要去追高,因为谁也不知道这把大镰刀什么时候会开始收割。这里只是想说明一点,不管市场如何不好,总会有人能成为大赢家和找到蓝宝石,这个很少有 KOL 推广和卖力喊单的 OM 项目,反而能够上涨 400 倍,这似乎也值得所有热衷于跟随 KOL 步伐追逐百倍币的人们反思一下。
以下是其他方面的一些消息:
- KAITO 已于 2 月 17 日宣布完成 KAITO Yaps 快照,空投即将到来。该项目在 Base 链部署了10 亿枚代币,预计其中 33.3% 的份额会用于空投。
- 2 月 17日币安启动了社区投票,计划将通过投票结果来决定是否上线 Pi 代币。又当又立,表面看起来是由用户在决定结果,但实际还是币安不想错过这波流量,底线再一次被拉低。
- FTX 于 2 月 18 日开始偿还 160 亿美元债权人,第一阶段将偿还 65–70 亿美元。不知道拿到现金赔偿的人们,会重新买什么?
- 2月18日 Circle 在 Solana 上又新增铸造了 2.5 亿枚USDC。目前稳定币的市值不断在创新高,截至撰写本文时,已经达到 2250 亿美元规模。市场的钱变得越来越多,但很多韭菜手里的钱则越变越少。如下图所示。
- Ton 将从 2 月 21 日起成为 Telegram 小程序的独家区块链平台,TON 和 Telegram 似乎正在完成整合。
- 本月初刚完成网络升级的 MultiversX(EGLD)可能会在本月底或下个月推出新的 AI 产品。
- 马斯克确认 xAI 将成立 AI 游戏工作室开发游戏。AI+Game概念是否会成为接下来的新炒作热点?
- Monad 宣布其测试网将于 2 月 19 日上线,主网预计会在今年的第二季度上线。该项目去年的时候完成了 2.25 亿美元融资、也是近期话题度比较高的项目之一。最近各种项目依然在加速 TGE 的路上,第二季度会不会还有新的行情?到时候韭菜还够用吗?
今天就聊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