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与早期项目的逻辑和心态
这几天文章末尾有读者提到了一个很常见的问题:
如果错过项目最早期应该用什么心态来评估是否还值得参与?
这个问题中提到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早期”。
但以我的经验,判断一个项目是否还处于早期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常主观的,很难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很可能我们自认为发现的一个事物根本就不新鲜,但其实生态中的大部分人根本都还没接触到;也有可能我们自认为很新鲜的事物这个生态中的其他人早就见怪不怪了。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大体上可以参考的标准,那我的参考标准就是看推特以及相关媒体提到这个赛道或者相关项目的频次多不多?
可是什么叫“多”什么叫“不多”这又是个人经验了。当多经历几次加密生态的牛市后,投资者或许能在心理上大概建立一个感性判断。
除此以外,还可以大概参考一个新项目其代币的总流通市值(FDV),把它的FDV和当下生态中比较成熟的项目代币市值相比。
比如现在排名第100的代币其FDV是13亿美元,那么如果一个代币的FDV不到10亿美元,那我觉得它大概率就还处于泡沫不大的阶段。
对这样的项目,我就不认为价格是我要担忧的因素了。
如果我们按上面的标准找不到这样的项目,错过就错过,也没什么好后悔的------即便是眼看着自己曾经看过但放掉的项目日后一路高涨也不要产生情绪,可以总结反思一下自己在哪些方面是不是可以调整一下判断标准或者可以吸取什么教训,以利再战,未来一定还有机会。
如果我们幸运,找到了这样的项目,接下来,我重点考虑的就不是价格而是项目的基本面了:比如赛道、团队、建设等。
但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很可能又会碰到另外一种尴尬的局面:项目的资料少的可怜、甚至根本就是白纸一张。
这个时候我觉得最需要的是勇气------拿出可以完全牺牲掉的资产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大胆参与。
比如我最早看到Virtuals平台时,就是这个状况。
那个时候还没有项目联创的专访,我也记不太清楚在哪里看到这个平台的信息了,然后就好奇看了一眼这个平台。
看完后,我大概能理解的就是它是用类似1CO的方式给AI代理融资,除此以外我也没有更深的理解。
在当时的Virtuals平台上,排名前三的就是项目方支持的三个AI代理:LUNA、GAME和CONVO。然后剩下的有大概一百还是两百个山寨代理。
我曾经在文章里说过,我对LUNA没什么感觉。
至于GAME,我当时看它的介绍,只有个印象它是和游戏相关的代理,但这个代理能干啥,根本就没有细节,更不要说详细介绍。
而CONVO,我也没有太看懂,我似乎觉得它是和AI代理使用体验相关的东西,但它到底有什么用,我也找不到更多的信息。
剩下的那些山寨代理,我随便看了几个,觉得和GPT没什么区别,估计就是披了一层花里胡哨的外衣而已。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怎么想的呢?
我想的第一点就是:VIRTUAL是平台币,不管它成不成功,反正其它代理上币都得靠它,所以怎么也得买它。
而其它的呢?
我不可能相信那些没有任何背景的山寨货,所以选来选去只能选那三个平台支持的代理。
这就是我的逻辑。
我没有任何高深的认知、没有任何内幕消息、更没有任何先见之明。
大概到了12月底,GAME项目方突然传出消息说它们弄出来一个AI代理框架,和ELIZA是同类竞争项,自此项目代币一飞冲天。
可我在买GAME的时候哪里可能知道这些?
完全就是大胆参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