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C20 激化 CEX 内卷 Web3 钱包,币安等相继入场
作者:flowie,ChainCatcher
中心化交易所内置Web3钱包正成为大势所趋。继OKX集成Web3钱包后,币安和Bitget本周陆续宣布内置Web3钱包;gate.io虽尚未直接宣布内置Web3钱包,但也发布了自研的Web3钱包。而此前,Bybit也早已内置了Web3钱包。
此次中心化交易所密集推出的Web3钱包甚至内置的Web3钱包,很难不被猜测是OKX Web3钱包倒逼下的产物。本周BRC20二次爆火下,OKX因Web3钱包再次迎来流量红利。据Dune数据,随着比特币Ordinals交易量激增,11月8日OKX Web3钱包的 Ordinals 单日交易量超过1200万美元,市场占比超 75%。OKB价格也突破58美元创历史新高。
随着OKX Web3钱包初现成效,其他直接竞争的交易所们纷纷效仿,也不足以为奇。但目前来看,对于效仿者直接参与Web3钱包竞争的做法,市场评价褒贬不一。尤其是对于一家独大且处于敏感时期的币安而言,依旧赢家通吃,直接与产业生态参与者竞争的姿态,真的可取吗?
不过尽管存在争议,在拥有用户优势和资金优势的CEX搅动下,Web3钱包势必进入下一个混战时代。而与此同时,也为Web3入口标准之争提供了新的看点。
BRC20激化CEX内卷Web3钱包?
CEX布局Web3钱包也不算新鲜事。Coinbase最早于2017年就推出了Coinbase Wallet,币安2018年就收购了Trust Wallet,Bitget也于今年3月份收购了BitKeep 的控股权。OKX 的Web3钱包早在2022年上线Web端。但彼时来看,钱包作为兵家之地,资金雄厚的交易所拿点闲钱收购或者自研钱包,也只不过是常规的布局。
但到了2023年,OKX 在Web3钱包上猛开油门,让CEX对待钱包这快阵地开始变得有所不同。从披露的信息来看,OKX Web3 钱包几乎每周都有或大或小的新动作。其中较受关注的动作就有,今年4-5月份全面上线Ordinals市场;7月份推出AA智能合约钱包等。
OKX Web3 钱包的初衷和野心何在?今年3月份,OKX Web3 钱包赛道负责人Zakk在接受ChainCatcher 的专访中提到了OKX Web3 钱包的立项初衷和愿景。他认为加密行业链上用户面临着明显痛点,即在多链生态下,用户很难在市场上找到一个全面的多链钱包。仍然需要针对不同的链使用对应的链上钱包,资产转移和交易十分繁琐。
在这样的行业痛点下,OKX Web3钱包更希望成为一个钱包Web3门户网站,让用户一站式管理不同生态 80 多条链,包括异构多链;同时可以聚合DEX、NFT 等多个场景,让用户通过这一个入口就能够玩到所有的场景。或许可以说,OKX 在做Web3钱包的背后 ,藏着的是,一个CEX试图制定Web3入口标准的野心。
而OKX Web3 钱包今年也的确一直高歌猛进。根据OKX最新披露的数据,在多链战略上,当前 OKX Web3 钱包已聚合 20+条跨链,20+条公链。而在聚合场景上,OKX Web3 钱包已经聚合300+Dex,支持OpenSea、Blur、Magic Eden、LooksRare 等主流 NFT 交易平台、以及DeFi理财板块等。此外,OKX今年也通过及时抓住市场最热的用户需求,吃到不少的红利。
比如快人一步的在今年4-5月份全面上线Ordinals市场,OKX Web3 钱包让用户可以通过 Ordinals 市场一站式转移、交易、铭刻 BRC-20 和 BTC NFT等,更低门槛地参与到比特币生态中。随着Ordinals近日二次爆火,OKX Web3 钱包数据非常可观。据 Dune 数据,随着比特币 Ordinals交易量激增,11月8日 OKX Web3钱包的 Ordinals 单日交易量超过1200万美元,市场占比超 75%。
另一方面,头部CEX靠上币获得流量的优势也逐渐变弱。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二三梯队CEX抢先上币,第一梯队CEX用户则成接盘侠。币安等第一梯队的玩家需要寻求出路守住“江山”,而其他竞争对手们则需要抓机遇寻求增长空间。Web3钱包业务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新增量入口。
而从整个交易所的情况来看,CEX 的话语权相对于DEX乃至整个We3叙事中式微。加密分析师@tmel0211分析道,Uniswap等DEX竞品正一步步通过账户抽象、代付Gas、竞拍式路由等微创新,降低和CEX的用户体验差距。“当上币优势,流量优势,服务优势等一点点被削弱,主动向去中心化环境靠拢,迎合更web3的玩法本质上是一种行业进步。”而钱包作为新产品矩阵,利用MPC及账户抽象技术确实能降低一部分用户参与门槛,也有利于CEX扭转核心交易所业务过于中心化的形象。
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躺着赚钱的CEX,为何非要下场去做Web3钱包。
CEX抢滩Web3钱包,为什么币安惹质疑?
几乎两天时间内,币安、bitget、gate.io为代表的三家交易所都宣布了Web3钱包新动态。从已经宣布集成内置钱包的币安和Bitget、Bybit来看,其产品功能和OKX Web3类似,都是计划整合一系列 Web3 服务。包括去中心化钱包、Swap、NFT 市场、DeFi理财以及 DApp等。
但可能刚刚上线,相比于OKX很多产品功能上略显单薄。币安和OKX作为头部两家交易所,也被大家全方位对比。目前来看无论是多链方面,还是在其他NFT、理财板块的Web3场景聚合上,币安的产品都更简单一些。比如在币安的Web3 Wallet 目前支持 37 条公链,包含大多数的 Layer1 与 Layer2。而OKX支持目前其钱包支持 61 条,且只有值得注意OKX 支持Bitcoin 网络。NFT上,币安仅支持 OpenSea 市场,OKX 支持OpenSea、blur等主流的7家。推荐阅读:《Web3 钱包分析:OKX、Binance 钱包功能详细对比》
而对于这波币安在Web3 钱包上的追赶,加密社区用户也提出了一些质疑,主要集中在“赢家通吃”这个话题上。此前OKX由于自身体量与行业地位较币安差了几个身位,外界质疑很少,但币安作为行业首屈一指的巨头,在二级交易、风险投资、公链、数据工具等赛道都有深厚布局,新方向的探索也在陆续展开,比如大家熟悉的BNBChain,以及近日被爆料在测试中的社交产品Binance Messenger。
加密KOL@WutalkWu分析道,Web3 钱包其实和 BNBChain 存在战略矛盾。Web3 钱包如果要得广泛使用,需要得到广泛投资和整体生态的支持,尤其是强势的以太坊和 L2。但币安也下场做了合作伙伴的竞品BNBChain 以及BNBChain上的L2。
投研社区7updao创始人@26x14eth则将币安和腾讯对比,直言币安应该学习腾讯在2010年3Q大战前后的组织力和战略变化的思考,不要和产业生态的参与者做直接竞争。因为对于当下的币安处在一个敏感时刻,“不应把敌人搞的多多的。”
回顾2010年腾讯和360的世纪大战,彼时腾讯虽如日中天,但却成为“行业公敌”,被斥责抄袭、垄断。而自3Q大战后,腾讯自上而下进行了一场彻底的反思,并确立了新的发展战略,从原本的“闭门造车”到“连接一切”。也就是核心业务自己做,其他业务交给合作伙伴来做,马化腾曾在公司内部信中形容,把“半条命”交给了合作伙伴。而正是3Q大战后倒逼腾讯作出战略改革后,腾讯开启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
头部玩家入场背后的Web3入口标准之争
尽管存在争议,在拥有用户优势和资金优势的CEX搅动下,Web3钱包正进入下一个混战时代。
回顾近一年,Web3钱包吸引了更多的头部玩家。除了CEX 的进场外,另一具有流量优势的社交平台的布局也不容忽视。9月份的新加坡的 Token2049 活动中,Telegram 与 TON 基金会官宣合作,Telegram 整合了TON 所推出的自托管加密钱包“TON Space”。此外,Uniswap 、dYdX、ParaSwap 等头部 DEX发布自己的移动端钱包,传统Web2巨头PayPal、Reddit 也在开发自己的加密钱包。
而Web3钱包的原生龙头选手MetaMask也在今年推出了重磅功能——用户自定义钱包功能插件平台MetaMask Snap。头部玩家们在自身积累的流量优势下,似乎都意图通过Web3 钱包争夺链上用户,制定新的Web3超级入口标准。
但到底是Web3社交、交易所、支付还是加密原生钱包哪类玩家,最先成为Web3超级入口,暂时难有定论。对于用户而言,低门槛,更好的用户体验才是关键,而头部玩家的入场后竞争后势必将其卷出一个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