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币经济模型和生态发展层面对比:做 Layer1 还是 Layer2?
引言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初步《梳理 Cosmos、Polkadot 与 ETH L2s Stack 技术方案》之后,我们得以了解 CP 与 Layer 2 Stacks 方案的网络架构和核心技术。就目前来看, CP 的技术远远超过 Layer 2 Stacks, 那么社区和生态状况呢?
接下来,本篇将从各自的代币经济模型和生态发展层面展开描述。通过梳理代币价值捕获场景,以及各自方案各个维度的对比。帮助读者了解各自代币的可能发展趋势以及方案的特征优劣。
一. 代币价值
随着 CP 和 Layer 2 相继发展超链网络,其生态代币会在这其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超链网络的发展给这些代币带来了哪些更多的可能性呢?
为了讨论代币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先梳理了各自的代币模型,分析异同;再深入讨论各自的方案可能给代币带来的潜在影响,并挖掘出对应的投资价值等等。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代币经济模型如何充分激发各自的潜能。
1.1 Cosmos
其实,如果能理解 Cosmos 框架,就可以知道在其提倡主权和自由定制链下,Cosmos Hub 的 $ATOM 代币在实际的应用场景需求不大,因为每条链都有自己的原生代币, $ATOM 并不是必须。不过,在 Cosmos2.0 大会上,该团队制定了 ATOM 2.0 计划,致力于为 $ATOM 代币带来额外的效用和价值。
1.1.1 代币分配
$ATOM 的供应没有限制,目前市面上以发行 2.9 亿 $ATOM。其中:
- Seed Sale: 11.8 million ATOM at $0.025 per token
- Strategic Sale: 16.9 million ATOM at $0.079 per token
- Public Sale: 160.3 million ATOM at $0.10 per token
- Interchain Foundation: 23.6 million ATOM
- Tendermint: 23.6 million ATOM
1.1.2 代币价值
(1) Validators Staking
由于 Cosmos 生态都是 POS 链,所以节点所质押的代币反应了其对网络的贡献度。而 Cosmos 也针对 Staking 机制制定了相关的措施,主要是通过调节网络质押率和代币通胀率共同协调。
对于质押者,Cosmos 给予两部分奖励:Emission( 区块奖励)+Fee(网络费用),当网络质押率超过 66% 时,系统会降低通胀率(最低至 7%);当网络质押率低于 66% 时,系统增加通胀率(最高至 20%)。总之系统通过算法来平衡网络质押率和质押者的收益。那些不质押的用户,他们将承受通胀带来的损失,间接促使他们参与质押。
为什么要提高质押率?因为 Cosmos Hub 的经济安全性是取决于 $ATOM 质押数量,抵押的 $ATOM 越多,攻击网络的成本就越高。因此,$ATOM 锁定的越多,网络的经济安全性就越大。
(2)Validators Rewards
验证者的奖励主要来源于区块奖励,由于是 POS 机制,所以验证者们收到的奖励份额和他们质押的 $ATOM 数量有关。
这里引申一个概念:委托人(Delegator),是指那些持有 $ATOM 但是没有能力 / 意愿成为验证者的用户,他们可以将自己持有的代币委托给自选的验证者进行质押。验证者收到奖励之后也会按照投入比例返回部分奖励给委托人。当然,验证者可以从委托人的收入中收取佣金(Commission)。
那么验证者的收入就来源于:区块奖励 + 委托人佣金
(3) Transaction Fees
链间账户打通了整个 Cosmos 的生态,提高了 $ATOM 的使用场景。$ATOM 作为 Cosmos Hub 的原生代币,可以作为中继链实现不同链间资产的无缝转换,使得生态中不同链上的资产可以直接交易,为不同主权链上的不同资产与 $ATOM 的交互提供了便利。
(4) Governance
持有 $ATOM 的用户享有治理投票权,可以参与到 Cosmos Hub 的治理,发起提案与表决生态系统的未来走向。此外 $ATOM 也会被运用到社区管理上,通过一次性的补助给到社区,或者设立开发者资金流等激励措施,让社区可以更好的为 Cosmos 生态系统提供建议。
$ATOM 的代币机制使得大多数用户选择质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的安全性,防止攻击。但是这同样导致了代币的流动性低,无法流通于生态,特别是给其 Defi 产品居多的生态特色起到积极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dydx 选择部署到 Cosmos 中,且 Cosmos 现已支持了 CCTP 的原生 USDC,另外在前不久的社区提案中,增加了对 $ATOM 流动性质押解决方案,赋予被质押的 $ATOM 和现货 $ATOM 同样的流动性。这些更新和优化无疑为其代币赋予了更多的需求场景,相信未来的 $ATOM 的发展会比当下更好。
1.2 Polkadot
1.2.1 代币分配
Polkadot 的代币 $DOT 没有供应上线,其代币分配为:
- 3.42% 私募投资者
- 5.00% SAFT 投资者
- 50.00% 拍卖投资者
- 11.58% Future Sales
- 30.00% Web 3 Foundation
1.2.2 代币价值
(1) Validators Staking
如果你要成为 Validator,必须先质押一定数量的 $DOT,因为 Polkadot 网络是采用 NPoS(Nominated Proof of Stake) 共识机制,所以和 Cosmos 类似,验证者的质押可以维护网络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
只不过在 Polkadot 网络中,分为三种验证者类型:Parachain Validator; Relaychain Validator; Other Validators。从字面上就能理解每种验证者起到的作用:
- 平行链验证者除了验证本链状态,并将候选收据提交给 Polkadot 的中继链,以便可以添加更多区块。
- 中继链验证者参与中继链的共识,以审查来自其他 Polkadot 验证者的有效性声明,从而允许添加区块。
- 其他验证者共同构成分布式网络验证,像一个双重验证过程,以确保正确分配准验证者以获得更高的吞吐量和更少的延迟。
(2) Validators Rewards
在 Polkadot 中,验证者会在一个纪元(Era)中通过出块或者其他活动获得对应的 Era Points,根据分数分配奖励 $DOT。
奖励会在每个纪元结束之后发送,只不过考虑到在当前纪元所有验证者们获得的分数以及 $DOT 的通胀模型,所以具体的数量是不清楚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提名人 (Nominator) 角色,可以理解成 Cosmos 中的 Delgator,这些代币只有这个可以将自己的 $DOT 提名给验证者来获得奖励,两者可以共享一部分收益。
(3) Transaction Fees
Polkadot 推出了一个「Weight-Based Fee Model」,考虑到有限的区块资源,因而对于整体的收费模型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
比如每条中继链必须高效的处理交易以防止区块堵塞;每个区块必须保留一定空间给一些高优先级,处理不善的交易;费用变化速度要慢以防交易者可以精准预估费用等等。
(4) Governance
波卡于今年推出了新的治理方案,我们先来分别了解 Gov1 和 PolkadotOpenGov( 新方案 ) 以及两者的区别和改进。
在传统的 Gov1 中,参与治理的角色包括:
- 议会:执行治理,负责管理参数、提案等
- 技术委员会:管理升级时间表等
- 持有者:$DOT holder,参与公投
在新发行的治理方案中,参与治理的角色包括:持有者、技术协会(Fellowship)。从治理角色来看,新方案与原治理方案相比,更加去中心化,波卡的治理也与持有者的关系变得更高。
a. 网络治理
在 Gov1 版本中,在要对网络进行任何更改,其想法是将活跃的代币持有者和议会一起组成来管理网络升级决策。无论提案是由公众(代币持有者)提出还是由议会提出,最终都必须经过全民投票,让所有持有者按权益加权做出决定。
针对于提案选举,每个提案的权重都一样,Holder 一次只能对一项提案进行投票(紧急提案除外),并且投票期可能会持续数周。除此之外,Gov1 也支持交替投票时间表,允许每 28 天投票一次天。不过在新的升级版本 OpenGov 中,其改变了投票机制,让提案投票范围更广更灵活。
- 通过直接民主投票制度将议会的所有职责转移给公众。
- 解散议会
- 允许用户以更多方式将投票权委托给社区成员
- 解散技术委员会并建立的 Polkadot 技术奖学金
- 取消了偏中心化的议会,真正实现了去中心化的治理。
b.国库机制
国库,顾名思义,是 Polkadot 网络治理的公共财政部。当提案被通过时,将会拨出一部分的资金用于实现该提案,以更好的发展网络。
国库的主要收入来源是:
- 交易费用:80% 的交易费用收入提交给国库,20% 给验证者
- 质押收益:Polkadot 网络会生成一个理想质押率。当网络的实际质押率没有达到理想质押率时,质押者们的 APY 收益会下降。为了将通货膨胀率保持在 10%,该系统并没有减少代币的数量,而是将投资者的总回报的一部分转移到国库。(波卡会定期燃烧掉一部分国库里的资金,所以实际通货膨胀率是小于 10%)
- 验证者:当验证者或者提案人人数减少时,他们的一部分代币会转移到国库里。
- 转账:任何人都可以向国库转账捐赠,不过一般情况下是受赠人出于一些原因偿返还他们获得的资金。
国库资金存放在任何人都无法访问的账户中,当提案被接受时,该天就会进入分配的等待期。因为如果立即拨款资助,可能会存在国库资提议支出时,他们必须保留至少占提案支出 5% 的保证金。如果提案被拒绝,这笔押金将被削减一部分,如果被接受,押金将被退回。
提案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基础设施部署和持续运营、网络安全运营(监控服务、持续审计)、生态系统规定(合作)、营销活动(广告、付费功能、合作)、社区活动和外展(聚会、披萨派对、黑客松)…
现在通过 OpenGov 来管理国库,资金如何使用取决于公投。
c. 插槽拍卖&Core Time
平行链需要锁定 $DOT 来获取插槽,在插槽的租用期持续锁定,等平行链退出之后会自动返还。且持有 $DOT 的用户有权进行投票,对平行链进行治理,甚至可以直接允许某条平行链在网络中免费运行。
原本的插槽机制其实灵活性没有很高,因为是针对长期的单链而设计。虽然由平行线程缓解了流动性,但对于那些针对技术的团队,他们可能需要募资营销,获得 $DOT 再锁定才能参与到这个生态网络中。
不过波卡近期提出了 2.0 版本,可能会取消插槽拍卖机制,而采用核时间(Core Time) 的分配方式。
核时间的机制与现在的插槽拍卖最大的不同在于插槽拍卖是将 $DOT 锁住一段时间;而核时间是支付 $DOT 购买时间,$DOT 并不会被解锁返还。
目前将该出售机制分为两种:大宗采购&即时采购
- 大宗采购:每个月进行一次,以固定价格卖出 4 周的核时间,非同质化资产。
- 即时采购:类似于平行线程的即用即付模型,有使用需求的时候再买。
Polkadot 的代币治理机制非常完善,并且更新了平行插槽的拍卖机制。摒弃质押解锁机制,采用购买机制,给 $DOT 带来了新的价值捕获。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方选择部署在 Polkadot,相信 $DOT 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
1.3 Optimism
1.3.1 代币分配
$OP 的初始供应量为 4.3 Billion,大致分分配给:
- 25% 生态基金
- 19% 空投用户
- 19% 核心贡献者
- 17% 投资方
- 20% RPGF(追溯性公共服务基金)
Source: Whitepaper
1.3.2 代币价值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制定 $OP 在超链网络的需求场景,不过 OP Stack 将由 OP Collective 进行统一治理。
简单来说,其采用两院制(Two-House System)治理结构,包括代币院(The Token House)和公民院(Citizens' House),两者权力相互制衡,避免治理权过度集中。
其中,代币院由 OP holder 组成,负责业务参数决定。但是如果代币持有者可以完全决定业务,那么大概率将系统经济倾向于他们,对其他的利益方不友好。公民院则采用一人一票机制,负责长期价值判断。不同类型的决策相互监督,用更广泛的视角进行评估。Optimism 希望通过这种模式的新迭代,建立一个可经受时间考验的治理体系,帮助集体繁荣发展。
就近期来看,Base 和 OP 推出了经济合作协议,Base 提供给 OP 两种收益模式(取其高),一个是 2.5% 的排序器手续费,或者是 15% 的利润;而 OP 将给 Base 2.75% 的 $OP(具体细节会在第三篇阐述)。
OP 已经开始了其尝试性的收入分配方案,且根据市值计算,在这个合作中 OP 其实是赚的。在以往的 L2 中,主要靠交易产生的 Gas 费(L2gas+L1gas)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而 OP 开创了一种新的收租模式。作为使用 OP Stack 方案部署的 Base 需要支付其取得的收益,对于 OP 来说,无疑是积极正向的。
只不过这种模式的收益,应该如何回馈到 $OP 的代币持有者身上呢?目前来看可以肯定的是生态治理权,后续会怎样的应用场景对于目前在 L2 Stack 中位居首位的 OP 来说非常关键。
1.4 Arbitrum
1.4.1 代币分配
$ARB 首次发行与 2023 年 3 月 23 日,总供应量为 100 亿,当前已经流通量为 12 亿
- 17.53% Investors
- 1.13% Arbitrum DAOs
- 11.62% Individual Wallets
- 42.78% DAO Treasury
- 26.94% Team 和 Advisors
Source: CoinGecko
1.4.2 代币价值
暂时官方并没发布有关 $ARB 在超链网络中的具体需求场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不论超链们是否发行了本土的 Token 和管理机制,Arbitrum DAO 会使用 $ARB 全权管理所有的超链网络和社区和技术更新。
1.5 Polygon 2.0
Polygon 于今年 7 月发行了针对 Polygon 2.0 超链网络的代币经济白皮书,希望通过发行 $POL 对网络进行治理。
本质上 $POL 就是 $MATIC 的升级和更名,两者 1:1 等额兑换,不会共存,$POL 在将来会完全取代 $MATIC。因而,我们暂以 $MATIC 的代币分配模型替代 $POL 。
1.5.1 代币分配
- 12.00% Staking Rewards
- 23.33% 生态社区
- 21.86% 基金会
- 4.00% Advisors
- 16.00% 团队
- 3.80% Private Investors
- 19.00% Binance Launchpad
1.5.2 代币价值
(1) Validators Staking
Polygon 2.0 作为 POS 链,想要成为其网络的 Validator,必须质押 $POL 代币。一旦质押,他们就可以加入验证者池,有资格检查任何的 Polygon 链。
(2)Validators Rewards
为了激励 Validator, Polygon 网络给予验证者们的奖励主要分为三部分:
- 协议奖励:协议会持续发送 $POL 给验证者池作为基础奖励,基于验证者们的质押份额比例进行分配。
- 交易费用:因为验证者可以自由验证任意数量的链,所以可以从这些链中收取交易费用。值得注意的是,Polygon 允许每条链自行决定使用哪种代币来支付 Gas,不强求使用 $POL,因而验证者们收到的交易费用也各样。
- 额外奖励:为了吸引更多的验证者,一些 Polygon 链可以选择额外引入奖励,不限于代币种类,作为激励手段。
(3)Governance
拥有 $POL 代币可以拥有治理权,只不过具体的细则暂无在白皮书上列出。
Source: Polygon Whitepaper
Polygon 2.0 允许各自的超链使用自己的代币作为交易费用,这一举措非常的关键和特殊。充分的做到了尊重每条超链的原生自治,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切断了一个重要的代币捕获来源。
当前所有的 Layer 2 的 Gas Fee 都是 ETH 作为单位结算,如果 Polygon 2.0 放弃了这部分的收入来源,应该如何吸引代币持有者呢?即使拥有治理权,是否能反哺到 Holder 身上,赋予他们额外的收益呢?
笔者认为,仅以当前官方披露的代币用途,可能相比于 CP 而言,Holder 的激励没有那么丰富,不过不排除之后其发展策略的更新。
二. 生态对比
2.1 Cosmos & Polkadot
1)生态数据
从图表中可知,在市值上 Polkadot 大约为 Cosmos 的三倍,不过 Cosmos 生态粘性更高,每日有 12.95K 的活跃用户数;两者的核心开发者相差不多,不过 Polkadot 的网络收益要远远高于 Cosmos。
2)生态项目:
从两者的生态项目分布中可以看出:
Cosmos 中除了较为出名的 Sei 网络之外,金融类项目占比较高且覆盖面广,覆盖了包括去中心化交易(DEX)、借贷以及稳定币在内的多个领域。例如衍生品交易所 dydx,DEX 如 Osmosis,以及 Kava 借贷平台。此外,稳定币 Terra 也是其中的一员,但是在 UST 崩溃后,Cosmos 的稳定币就没有特别出彩的项目。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CCTP USDC 已经在 Cosmos 部署完成,极大的解决了 Cosmos 流动性问题,更快的发展生态社区。
而 Polkadot 的生态项目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类项目上,比如网络和区块链开发工具。其中较为知名的 Acala Network,MoonbeamEVM 兼容的智能合约平台…Polkadot 的 Substrate 框架,更加方便与开发者创建自己的独立共识的区块链,因而吸引了更多基础设施类的项目。
综上所述,从生态项目分布来看,Cosmos 生态主要侧重于金融类项目,而 Polkadot 生态则有比较多的基础设施类项目,生态多样性会稍强一些。两者不同的开发工具 Cosmos SDK 和 Substrate 框架的不同特性吸引了不同的项目,从而形成了当今这个局面。
3) 2.0 版本更新
CP 都发布了各自的 2.0 版本,针对生态治理以及代币赋能进行更全面的完善优化。
在 Cosmos 2.0 中,引入的新机制大部分集中在如何重新分配 $ATOM。包括链间调度器,链间分配器,链间安全以及流动性质押等等,将 $ATOM 往这几个方面深入融合。具体表现为:
流动性质押链加入 Hub 消费链,通过质押 $ATOM 获得 $stATOM 和 $qATOM,将其用于交易以及其他链间活动;修改 $ATOM 发行政策,以 36 个月为时间分界线递减发行量。36 个月之后,Hub 消费链产生的部分交易费将重新分配给质押者、节点和社区池。 而 $ATOM 发行、链间调度器和联间分配器则将把收益分给国库,以支持生态增长和 $ATOM 公共资产的发展。
此外,Cosmos Hub 最新的社区提案将在 9 月 13 日对 $ATOM 的流动性质押模型 (LSM) 进行优化,允许质押状态的 $ATOM 可以享受与现货 $ATOM 相同的流动性。这一举措,使得原本质押率高达 68% 的 $ATOM 可以释放到 Defi 场景中,加速生态整体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另增了流动性质押上限,验证者保证质押,即时流动性质押等等管理措施。
且在 Polkadot2.0 中,将平行链插槽拍卖的机制修改成核时间,从而降低进入门槛以及优化灵活性。可以通过大宗采购和即时采购,在一二级市场流通,不再提供原本插槽拍卖的解锁 $DOT 方式,优化了 $DOT 的流动性。
并且 2.0 中,Polkadot 希望将之前的以中继链为中心的范式,用户可能在 A 链上使用某应用,在 B 链上也想使用该应用,那么这就涉及到应用的无缝跨链部署。针对跨链部署的范式,Polkadot 开发了 XCM 跨链通信协议,一种描述性语言框架,帮助你描述你想要做什么,然而很难保证接受方会诚实的翻译这条信息。因而创建了 Accord 协定以确保行为忠诚。此外 Polkadot 也在创建其他机制如 Hermit Relay, Project CAPI 等等来帮助中继链释放空间,将功能应用层转移到平行链中。
总体而言,Cosmos2.0 主要针对于链间的调度分配等等来重新分配 $ATOM 代币价值,而 Polkadot2.0 主要修改了 $DOT 的使用场景,增加了新的赋能方式,并且将针对于打造跨链应用,实现一个完全的去中心化的跨链网络。
2.2 L2s Comparison
1)发展现状:
从图表中可得,Polygon 的市值、日活、核心开发者是最高的;zkSync 的 TPS 最高;除去没有发币的 Starknet 和 zkSync,仅在当前情况下,$OP 价格最高。
2)生态资源
回想 2021 年的公链之战,Solana 因为其创新的 PoH(工作历史证明)技术获得 SBF 赏识,FTX 站台创建自己的 DEX,并且其背后的金主 Multichain 也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 Solana 大力扩展生态,$SOL 币价暴涨;BSC 由顶级交易所币安背书,多次举办黑客松自出顶级 DEX,快速导入币安流量;Avalanche 创建了雪崩共识提升链性能,被 A16Z,Polychain,Three Arrows Capital 等顶级基金会投资,TVL 在半个月内暴涨 10 倍….
如果 L2s 想要壮大网络,必然逃不开开发者 - 项目 - 用户三个层面,而在这背后生态资源又显得极为重要。如果背后强大的顶级交易所 /VC 的支持,那么就会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项目,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形成正向循环。那么当前这些推出 Stack 方案的 L2s 们,是否有其核心的生态资源壁垒呢?
Polygon($4.5 亿 ):
- 创始团队来自 Matic Network,核心成员中不乏来自 PayPal、Google、0x、Coinbase 等知名公司的高端研发人才。
- 完成数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Coinbase Ventures、Binance Labs、Mark Cuban 等知名机构和天使投资人,并获得获得以太坊基金会的 ETH 和 Financial Grants 支持,以及 Polkadot 生态基金会支持。
- 与传统 web3 行业领袖方面合作积极,比如加入迪士尼的加速器计划,与 Meta 合作开发 Instagram 的 NFT,与阿迪达斯、Prada 等知名品牌在 Polygon 链上发布 NFT,拥有大量 web2 公司的会员 NFT,成为了 web3 行业领袖的带路者角色。
Optimism($1.79 亿 ):
- 最初由 Plasma Group 研发,核心成员 Karl Floersch 同时也是 Uniswap 的创始团队成员之一,以以太坊关系密切。
- 完成过种子轮和 A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Coinbase Ventures、Binance Labs、Paradigm 等,并获得了以太坊基金的支持
- Synthetix,知名合成资产的 Defi,最早支持 Optimistic Rollup
zkSync&Matter Labs($2.58 亿 ):
- zkSync 由 Matter Labs 的团队创立,核心成员来自于斯坦福、MIT、以色列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技术实力雄厚。
- 完成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Coinbase Ventures、Paradigm、Framework Ventures、Three Arrows Capital 等知名 Crypto VC 和机构,并获得了以太坊基金会的多个开发和研究资助。
Arbitrum($1.4 亿)
- Arbitrum 的创始团队 Offchain Labs,由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Ed Felten 等技术专家组成。
- 完成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Pantera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Ribbit Capital、Naspers Ventures 等知名机构。
- 获得多个头部项目的部署,比如 Reddit, dydx, Chainlink,其最重要的永续交易平台 GMX 也为其生态增色不少。
Starknet( 暂无融资,Starkware $2.61 亿 )
- Starkware 作为 Starknet 的核心研发团队,由多名密码学和区块链专家组成。
- Starkware 团队获得了以太坊基金会的多个研究和开发资助
- Starknet 与英伟达等公司达成合作,利用 GPU 提升计算速度;也与其他知名的实体公司达成协作,共同探索供应链金融等应用
可以看出在这些 L2s 中,在资金层 Polygon 实力最为雄厚;Optimism 团队与以太坊团队关系密切,社区认可度更高;zkSync 作为第一家使用 zk 技术的团队,开创了 ZK Rollup 的先河;Arbitrum 虽然融资最少,但其占了 L2 一半的 TVL,且出圈项目较多;Starknet 另辟蹊径,虽然是基于 ZK Rollup 以实现扩展方案,不过利用了原生技术 StarkEx 机制来实现可并行计算的 Rollup。
三. To Be Layer 1 or Layer 2?
Cosmos 和 Polkadot 在过去几年中不断的完善发展生态,相继推出了 2.0 版本。那么这两者面对 L2s 的发展,他们的 2.0 是否能够有一些特色保持自身的优势不被过多影响呢?
Cosmos 和 Polkadot 的 2.0 版本,通过对共识机制,跨链互操作性,代币价值分配等层面进行了优化。可以说,CP 相比于 L2s 对于超链网络的创建都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且当前 CP 的市值已经将近 10 Billion,L2s 想要超越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精力。不过由于 L2s 本身依赖于以太坊,而以太坊的强共识和庞大的社区,也会给 L2s Stack 的发展带来帮助。
在此我们大致总结了 CP 和 L2s 会吸引项目方部署的特色:
- 主权性:CP 允许应用链自行选取验证者、发行 Token、自行治理等等完全自治的权利,虽然 L2s Stack 允许开发者修改堆栈模块,定制自己的链。但是却没有给到他们自主治理的权利,交易的共识最终一致依靠以太坊等 L1,治理完全由 L2 控制。因而对于那些需要自己高度定制化公链或应用链,并要对参数、治理等拥有控制权,那么可以首选 CP。
举个例子,近期 dydx 创始人选择将 V4 版本部署在 Cosmos 上。其认为以太坊基于 L2 有几个问题:性能上不够强大; 以太坊 L2 目前通过中心化的排序器 (Sequencer) 运作,这些排序器有能力审查和屏蔽交易。虽然可以通过绕过排序器直接访问 L1 来避免审查,但是以太坊 L1 又太慢太贵,无法支持 dydx 核心产品的需求。
所以即使当前看来以太坊其实更去中心化,但其 L2 最不去中心化的组件如排序器无法满足应用需求,因而选择了 Cosmos。
- 跨链互操作性:CP 支持异构链之间的通信以及资产转移,不仅仅局限于本生态,也兼容以太坊生态。比如目前 Cosmos 生态依赖 Axelar Network 和 Gravity Bridge 从 ETH 生态桥接资产,安全性依赖于第三方桥,因此 TVL 较少。虽然跨 EVM 桥兼容性暂时并不理想,但仍然提供了更广阔的跨链可能性。
项目方可以在 CP 上实现以太坊等其它公链的通信,甚至是 L2s 超链。相比之下,L2s 的互操作性协议就略显单一,仅凭共享跨链桥只能实现内部生态的通信,无法与其它非 EVM 公链进行交互。因而,对于那些全链交互平台,可能会更加偏向于 CP。
- 用户体验:CP 作为独立的区块链,不受限于以太坊,通过通信协议实现更高的吞吐量和交易速度;而 L2s 虽然利用 Rollup 技术将大部分的交易处理工作转移到本链上,Stack 也会用 Rollup 递归压缩再极大降低成本,但是最终的安全性和共识仍然受限于以太坊。如果追求交易速度,用户体验的项目,可以选择部署在 CP;而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的链下存储空间的,将交易处理放在链下的项目而言,选择 L2s 会更加方便,CP 链上空间有限。
- 部署难度:目前 CP 和 L2s 都是可兼容以太坊 EVM,不过相较之下,L2s 的兼容度相较于 CP 而言可能更加成熟。本身 L2 就已经承接了以太坊极为丰富的 Dapps,引导这些项目进行迁移部署,其部署难度和意愿度要比放在 CP 上更加容易。
- 正统性:承接部署难度,在部署意愿和社区共识层面,用户对于以太坊的认可度更高。因而对于本身在以太坊生态发展的项目,CP 很难做到吸引他们加入生态。因而对于需要快速利用以太坊上的各种工具和协议,那么部署在 L2 可以获得最丰富的生态资源,并且也很安全。
- 准入门槛:如果节点想部署在 CP 上,需要质押 $ATOM / 抵押 $DOT 拍卖插槽,筛选门槛较高。相比之下,L2s 如 Optimism 只需抵押一定 ETH,zkSync 甚至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有一定技术能力就可以成为节点。因而以太坊 L2 相较于 CP 来说,门槛更低,但也更方便节点部署。
总体来说,Cosmos 和 Polkadot 在互操作性、性能、扩展性和治理方面更具优势,但以太坊二层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成熟的生态。
结束语
本篇文章从代币经济模型和生态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了对 CP 与 Layer 2 Stack 方案的探讨,总结出项目在成为 Layer 1 还是 Layer 2 需要考虑的点。我们分析了随着 CP 和 Layer 2 的发展,其生态代币在网络中的作用,以及超链网络的发展如何为这些代币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这些分析为我们理解这些技术方案的长期影响和价值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虽然这些 L2s 各自有相应的资源,但是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将自己的生态打造好,这就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L2s 如何发展自己的超链网络,我们将于 Series 3 中详细讲解。
参考资料:
https://medium.com/@eternal1997L
https://medium.com/polkadot-network/a-brief-summary-of-everything-substrate-and-polkadot-f1f21071499d
https://tokeneconomy.co/the-state-of-crypto-interoperability-explained-in-pictures-654cfe4cc167
https://research.web3.foundation/Polkadot/overview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16271
https://v1.cosmos.network/
https://polkadot.network/
https://messari.io/report/ibc-outside-of-cosmos-the-transport-layer?referrer=all-research
https://stack.optimism.io/docs/understand/explainer/#glossary
https://www.techflowpost.com/article/detail_12231.html
https://gov.optimism.io/t/retroactive-delegate-rewards-season-3/5871
https://wiki.polygon.technology/docs/supernets/get-started/what-are-supernets/
https://polygon.technology/blog/introducing-polygon-2-0-the-value-layer-of-the-internet
https://era.zksync.io/docs/reference/concepts/hyperscaling.html#what-are-hyperchains
https://medium.com/offchainla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