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创业者说:我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作者:Metasense
4.22北京时间晚8点,由Metasense主办的twitter space Web3创业者说活动顺利进行,嘉宾分别是STEPN的Co-founder ,RSS3的founder Joshua,以及Mask Network founder Suji;三位优秀的创业者分享了他们在Web3领域创业的故事,以及其中遇到的挑战与新奇,让我们一起来跟着他们的步伐看一看发生了什么?
以下是精彩内容节选。
Alice:首先想请三位分享一下投身Web3的机缘,以及发起现有项目的缘由。
Joshua:RRS是整个信息分发的协议或者说内容分发协议,是Web3这个时代的一个体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当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会有大量新的内容形态或者说内容载体,也有大量新的资产载体出现,所以我们觉得需要一个新的协议来去做这件事情,让它用于这个整体。
我们去不断确定和研究一个新的标准,同时去实践它,慢慢就通过一定的探索,就大概做出了现在RRS3这种形态的项目和产品。
Suji:我觉得,人跟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第一次听到的Web3还只是一个概念,觉得很好玩。直到2016年后看到V神和Gavin Wood关于Web3.0的文章,后面有幸跟这些早期基金会的人碰到。于是在2017年我们决定要做一个新一代的社交网络基础设施。
Alice:那你是如何看待去中心化的Twitter的呢?
Suji: 我们其实2018年就开始跟推特沟通。2019年的时候推特创始人做了一个类似于一个DAO的开放组织。除了他自己的员工之外,还有八、九个社区成员,我们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会选择发展Mask,因为我们去尝试和研究了很多种路径,发现不太可能把Web2的用户甩开。我们采用的方法,就是以twitter、facebook、Instagram为底子,我们在上面做一层新的网络,术语叫做就over top (OTT),就好比你在用微信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用你的手机号码,这两个关系是类似的。那mask 就是在Twitter上面的一个这样网络。
当然我相信可能也会有别的做法。在社交里面一定是要让更多普通人进来。现在twitter本身还是处在一个比较混乱状态,这也是做去中心化社交的机会。但我觉得大家都不要想着去挑战它,而是去把它上面的用户引入Web3。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一个目标。
Yawn: 我的进入还挺偶然的,2017年左右进来这个圈子是做投资。去年年底跟邻居聊天聊到了GameFi 跟Axie,我们觉得应该有机会可以做的更好。所以我就把投资公司暂停了,与co-founder Jerry开始了STEPN。
Alice:下一个问题,如何更好的做决策。非常想了解一下,有没有在你们做这些项目过程当中遇到比较印象深刻的成功挑战,这个过程中,是怎么能够更好的去做出一个决策呢?有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心得?
Joshua:我觉得在角色上来说,可能一个比较重要的点是如何保持专注吧。我觉得就在整个这个业务本身,它的scope 的选择上,尝试着保持专注。因为WEB3 是非常模块化,它的可组合性的要求很高。那怎么样把自己变成在某一个单领域非常有用,能提供价值的主线,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
Alice:明白,我有一个额外的问题,如果说作为一个想要去进入Web3的一些创业者,在垂直化的方向上,对他们在方向的选择上面会有什么建议吗?
Joshua:选择垂直化方向的话,有两种出发点。第一种,你本身是一个开发者,在开发某一个应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有结构性的空间或者缺失的组件。那你就可以去更多的研究,发现这里是不是有机会。
另一种就是从技术的发展,或者说是从组件本身的发展去看。你不是一名开发者,但可以通过某些办法去判断这里是不是有系统性的机会或者漏洞,提前去做布局。
Alice:我了解到Web3的开发者比例其实很小,身边的一些真正懂这方面技术的人其实也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可能是第二种类型吧。对于对行业的预测的话,我觉得还挺考验行业认知的。可不可以分享一下你去深度理解这个行业,平时会有通过什么方式吗?
Joshua:多去参考新的信息。比如某一类的基础设施会有比较快的增长,或者某一类基础设施已经成熟了,对这类型的比较多的关注,是最好的一种信息源的补充。
Suji: 我觉得是不同项目方案,不同做法。我们也在想,到底在网络里面有多少是商业化的,有多少是公益的。这里就跟大家推荐一下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叫做search.interface.social,它是一个通过搜你的名字abc.eth能够搜到你的各种身份的来源的一个东西。
通过参与几次捐款,我们对于为什么公共设施很重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因为大家可能不会去做自己的私信平台,不会去做自己的分发平台。能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那最终才会形成真正的网络。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个简单的社交网络像twitter里面可能是很多协议层组合的结果。
Yawn:理论上来讲,我们认为,如果是一个成功的连续创业者的话,你的直觉经常会非常准确的。所以说当我们面临着重大决策的时候,经常把最开始的这种initial reaction作为做决策的一个蓝本。
然后当理性介入的时候,会用更理性的方法去分析,是不是刚才过激了,或者有没有什么考虑不周的事情,就会拿出来一个相对理性的方法。一般来讲,我们去做个人决策的时候,会遵从这两个原则。
在我们做团体决策的时候。就涉及到了团队管理。那团队管理,有两个问题。第一个你就是放权,第二个你就汇报。
我们会分哪些决策,它是可以放下去,哪些决策是它可以去想一个方法,然后去跟我们比如说角色什么时候有一个汇报。
最终,我们认为的这个决定是如何去做的,是如何去二次去double check 进行分析和之后的复盘,外加上一个团队的一个分配模式和团队的structure。这是我们的一个很小的一个思考。
Alice:总结一下,就是第一是要有一个可执行的,能够被执行的一个决定;第二是可以被观测到的,是每一个节点或每一个点都可以有及时的反馈,能够去有一个总结。
Alice:咱们三位创业者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哪些你们意想不到的坑,或者说挺意外的一些挑战?
Joshua:最大的挑战或者说困难就是在早期的时候,开发者的信任。还有就是在最开始当你的业务还比较少,或者说提供的服务不多的时候,你怎么样去找到这个价值,让他们去成为基础的种子用户和信任者。
Alice:获得开发者信任是通过什么方式呢?
Joshua:大概两个方式。第一个,你跟对方本身有比较好的connection,团队之间或者说是founder之间本身比较熟悉。
另一个就是可以自己去做一些demo出来,让开发者看到,这个组件让整个开发门槛降低,那他可能就会比较愿意去做,就愿意去尝试一下。 一般来说,是你自己团队写这种开源的应用,然后把它放到github上,在twitter上传播,或者在自己的社区传播,或者直接去跟用户打交道,直接获取用户。
Alice:从你的角度,你觉得Web2 和Web3的开发者他们会有什么区别吗?
Joshua:我觉得一个最大的差异就是对于模块化的理解与使用。对于Web2 来说,基本上是自建一整套服务,不会出现分离的情况。对于Web3,首先是数据的资产化,使得数据属于用户,开发者并没有这种垄断性的优势。其次就是有大量的组件可以去挑选,可以使用,而不是说什么都要自建。这里面的巨大差异,能预计Web3的产品生态或者开发生态会更繁荣一些,因为它的开发效率会高得多得多。
Alice:STEPN火了之后,很多创业者都在做X to Earn。那这块有没有什么想法,你觉得接下来会有什么新的出现吗?
Yawn: 很难。因为我们当初选用走路去赚钱或赚币,最大的原因也是因为第一它所有人都可以用。第二的话就是它利于我们防作弊。
X to Earn最大的问题是怎么去防止别人薅羊毛。像我们做了相应的一些处理,导致用户需要花费自己精力和时间,币的产出是有成本的,跟比特币挖矿一样需要消耗。如果说有一个币,它不需要消耗而产出,那它是没有一个底层的价值支撑的。
这个时候的话,这个币的价值支撑就非常的弱。我们看到的其他的X to Earn,他只要有成本,只要可以防止别人去薅羊毛,他就应该可以成功的。 当然也要有一个激励,要有实用性,要在他的这个经济体系里面要有用才可以。
所以说有使用场景、有投入、防作弊,我觉得是X to Earn上面非常重要的几个;其次X to Earn也是一种获客模式。在市场里,你的用户是会不断流失的,所以要不断的去补充用户。因为用户是有流动性的,而用户的捕获和留存需要持续努力。所以说最后考验一个项目方能力的,就是他在执行上面有多强,可以不断的去想新的方法,去从各个生态里面去捕获新的用户,然后给他放进来,同时降低用户流失的速度。
Alice:最后一个问题,可以对正在Web3行业创业的小伙伴,或即将想要创业的小伙伴一些寄语吗?
Yawn:我们说Web2和Web3,Web3到底是Web2的下一个模式,还是Web3会把Web2 给吞噬掉?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需要讨论的问题,因为它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举个很好的例子:英国,日不落帝国,应该是银本位的发明者,英镑是之前的结算货币。二战之后,美国主导成立了金本位,掌握了这个以后,石油兑换变成了美元,英国没落,英镑也就完蛋了,彻底变成了老二。
我认为,从Web2 进入到Web3,只有剧烈的、激烈的竞争和吞并或者是降维打击,会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间前,迅速的转变到Web3。当然这里面可能会有更多的监管层面的东西出现。
关于主办方Metasense:
Metasense是一个由CMC 市值前三百的项目创始人或联创组成的投资基金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