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分布式资本黄凌波:新周期下区块链应用与投资的机遇
本文于2020年4月12日首发于链捕手公众号,作者龚荃宇。
一、区块链应用的突破机遇
提问者:近期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新基建的概念,区块链技术作为新兴的数字化技术,它在新基建的方方面面中又能处于怎样的地位?
黄凌波:新基建主要包括三个网络,信息网、交通网、能源网,我认为与区块链技术相关性更高的是以5G为核心的信息网。
行业里一般把5G应用概括为8大模块,分别是节能、人的跟踪、移动大数据、物联网、实时服务、商业系统升级、高速网络应用和高可靠性网络应用。其中与区块链技术关系较大的是人的跟踪、商业系统升级与高可靠性网络等几个模块。
再从区块链技术的功能角度来看,区块链可以在5G信息网中起到三个作用。第一是保障数据和网络安全,未来5G网络会是以数据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人类社会对数据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对数据安全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区块链技术在其中会具有重要帮助。
第二是解决数据的交互问题。在现代社会电子化进程中,不同机构的数据交互问题还没有得到完整的实现,例如政府各个部门都有单独的数据系统,税务局、房产局等部门的多数数据是不连通的,每个医院的数据也是不连通的,形成了数据孤岛的状态,那么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非对称加密计划推动内部协同的工作,互相间不需要知道数据本身,就可以得出数据推演的结果。
第三是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这是区块链形成相对颠覆性作用的落地方式,国外已经基于稳定币或其他主流Token在慢慢推进,但国内还需要DCEP出来才能有较大发展。
未来,可能大部分实体权益或资产都会Token化,基于资产确权、智能合约等会有很多商业模式会衍生出现。
提问者:你认为区块链行业应该怎样去抓住这一次新基建的机遇?
黄凌波:现在大部分区块链项目在行业的整体增量做得不够好,跟行业外的连通性依然不强。所以我认为这次新基建给区块链项目的启发在于,区块链和传统场景的结合是打造增量数据的好机会,是区块链的真正落地应用的一个重要机会。
如果要抓住这个机会,我觉得项目方应该更多地去与政府、金融机构或者大型企业等B端机构合作,深耕一些垂直领域,但要求项目方对行业有比较深度的理解。
提问者:你前面还提到实体权益证券化的概念,这个概念从五六年前就有不少人在提,你认为这个方向的突破口在于哪里?
黄凌波:最大核心问题是优质资产,原来这个行业非常缺乏可资产证券化的优质资产,但现在开始有这样的资产逐渐上链。优质资产是指可确权、可验证的资产,例如打通房产局的房产证数据的资产,才是真正可确权的优质资产。
为什么说今年的数据增量是一个大机会,因为政府、企业机构等都在开始为现实生活中的优质资产开发电子化凭证,这些未来都是可资产化的,传统实体一定会与区块链产生越来越多的连接。
例如现代社会许多理发店在收取客户预付款后会发生跑路现象,那假如未来客户使用DAI等稳定币去购买预付卡,商家收取的预付款会锁在智能合约里,产生一次服务释放一部分资产,各环节的分成机制也都是透明的,不是商家想拿走跑路就能拿走的。
提问者:但如果一个商家有意侵犯用户权益,很可能一开始就不会去采用区块链的支付方式。另外,前段时间支付宝也在基于芝麻信用开发类似作用的「芝麻GO」产品,用户基于信用分可先享后付,你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黄凌波:但有些商家可能一开始并不存在这样的意图,直到后期资金链断裂才会选择跑路,这种情况下基于区块链的支付方式具有更高的透明度和更高的违约成本,既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风控方式,也是一个营销手段。
支付宝其实是用相对中心化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区块链则是通过可能更加透明和开源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确实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提问者:你曾经提到数据上链会迎来大爆发,多年来数据上链存在数据准确性、安全性、合规性等方面的质疑,长期进展缓慢,你认为这个方向如今具体实现了怎样的突破?
黄凌波:过去数据上链准确性不够,主要问题是Oracle还不成熟,使用者会质疑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但如今这波数据上链趋势是政府自上而下驱动的,来自政府、金融机构的数据本身就有信用背书,所以具有很高的信用度与价值,实现场景应用的大爆发。
真正的去中心化的、通过博弈机制的数据上链目前来看还非常难,只有Machine to Machine普及后可能性会更大。
提问者:在很多应用场景,区块链的价值主要在于打通不同主体的数据壁垒,那么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在这里是不可替代的吗?政府部门是否可以通过系统内部优化、加强协作等非区块链手段去解决?
黄凌波:数据打通这件事没那么简单,不同机构主体之间不愿意打通数据的,这在商业体系上表现得更加明显,数据是商业体的核心机密,肯定不愿意开放出去。
那么通过区块链技术平台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可以实现数据共享但不公开,并结合MPC计算等方式共享一系列的数据分析结果。
但对具有内部信用机制的政府相关部门而言,行政指令具有很强作用,很多数据壁垒的确不通过区块链也可以打通,但其中的问题是即便打通了数据但仍然可以被修改,政府可以用区块链技术将内部数据变得更加可信、透明,实现可追溯可追责,同时防止出现内部腐败问题。
提问者:虽然许多区块链项目在社会各界落地,但它们并没有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与重视,你认为区块链技术需要进入怎样的阶段才能得到社会更高程度的认可?
黄凌波:即使是如今区块链技术应用最广泛的供应链金融场景,区块链技术在具体业务中仍主要是支持性模块,而不是核心模块。我认为,只有在5G真正落地后,区块链才能取得更大规模的爆发与认可。
5G可以推动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物联网的发展则可以带动Machine to Machine的发展以及Machine数量的大增。Machine和人一样可以作为数据载体,但它的优势在于数据采集、存储与交互过程都是安全和透明的。
区块链在一定治理机制下进行数据交互,面向人的治理机制存在很多难题,但由于前述优势,面向Machine to Machine的机制设计更加简单方便,它可以主动采集人的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在底层区块链网络进行交互与集成,再通过激励机制来激励节点共同维护平台的安全性,最终推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经济的发展。
二、投资逻辑与未来
提问者:在你看来,国内区块链投资行业在过去几年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黄凌波:我是17年进入区块链行业的,当时的项目其实更注重社区融资,50%以上的份额是归社区的,社区化很强,多数项目私募的份额甚至不到10%。
而从18年下半年到现在,整个行业开始呈现传统VC投资的模式,社区参与的比例非常小,大部分项目都以私募作为主要融资方式。比如社区的份额从原来的超过50%缩水到现在可能10%都不到,而私募份额从最早不超过10%到现在多数情况下占30-40%甚至更多。
在我个人来看,现在并不是一个很理想化的融资方式,因为区块链的核心精神在于社区化,它需要达成各类社区共识(技术、资金、治理、应用等)来推动自身的发展,而不是依赖投资机构运作,这样对区块链行业并没有太大的助力。
提问者:可以分享下分布式资本现在看好的投资方向吗?
黄凌波: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原生态区块链项目,这是我们最重要的长期投资方向,这个方向的好项目现在出现的频率会比较低,因为其技术等各方面要求都很高。我们最近在研究区块链数据库索引项目和隐私计算项目,还挺有意思。
二是区块链生态项目,例如交易所、钱包、媒体,这类项目市场的二八法则会很明显,一旦有项目做起来市场格局就会比较稳定成熟,我们最近在关注区块链金融衍生品还有挖矿相关的项目。
三是企业服务类项目,去年10月以来国内这类项目出现非常多,我们正在密集关注这类项目。
提问者:许多人都认为DeFi行业是目前区块链生态中创新化、落地性程度最高的方向之一,你认可这个观点吗?
黄凌波:其实我们认为DeFi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落地只局限在圈内,并不是一般意义上与生活及传统金融强相关性的落地。
同时,DeFi并没有做金融革新,真正的金融革新是比特币这样的项目,它将传统的金融系统进行了革新、改变了生产关系,但DeFi仍然在数字货币系统内的金融系统,比如数字货币抵押借贷等,属于金融资产的创新,还称不上整体的金融革新。
此外经历三月初的黑天鹅时间后,越来越多 DeFi开发者意识到整个DeFi体系及其产品机制设计存在的问题,包括底层性能和治理机制。长期来看,DeFi行业也需要经历这种金融风暴或者黑客事件,这样对它自身体系的完整性、稳定性才会有更大的帮助,从而最终可能实现金融革新。
提问者:对于区块链未来发展,你认为最应该思考的问题会是什么?
黄凌波:我觉得最应该思考的问题有两点。第一点是去中介化,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多数人对去中介化机制的理解是不够的,包括我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它可以引申出我们应该怎样去革新商业模式、怎样真正改变生产力关系,基本上大部分业内人士对这一点的思考是不够的,因此现在也少有项目真的能做到这一点。
第二点是,行业里多数人都仅专注区块链技术本身,但它要真正发展起来会与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密切相关,所以大家可以不只局限在区块链技术,而可以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其他新兴技术的发展情况,拓宽自己的视野,这样更有助于看清区块链未来的路径与趋势。